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实施精准扶贫,关键在于采取差别化的政策措施,聚焦扶贫难题,整合扶贫资源,创新扶贫思路,增强贫困区域的内生发展动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大石山区是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域,是广西实施精准扶贫的重点区域、难点区域。打赢新一轮扶贫攻坚战,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必须在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地区是我国贫困较为集中的区域,在诸多致贫因素中,信息不对称和信息渠道滞后是民族地区致贫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大背景下,通过整合智慧城市中的各种资源及信息化平台、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对于帮助我国民族地区实现智慧化精准扶贫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青海省实施的精准扶贫工作为例,分析了青海省智慧化精准扶贫的框架,提出了智慧城市建设对西部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推动因素,同时针对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的现状,在PDCA循环圈理论指导下,对"智慧城市+精准扶贫"进行质量控制分析,并基于精准扶贫的6个精准内容和4个扶贫模块提出了5种扶贫效果,最后,总结了民族地区大数据平台构建、互联网+政务与服务、保障机制、智慧产业、智慧农业与旅游、智慧教育等有效的精准扶贫策略。  相似文献   

3.
《重庆与世界》2015,(24):16-23
重庆,8万多平方公里土地上,既有繁华的都市主城,又有偏远的贫困山村。为加快贫困地区减贫脱贫步伐,确保贫困地区与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庆市委、市政府决定,人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即对照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六个精准”要求,找准“穷根”、扶到点上、扶到根上。同时进~步推动政策、资金、力量向贫困区县、贫困村、贫困户聚集,坚决限时打赢扶贫攻坚战。  相似文献   

4.
农村多维贫困问题的研究有助于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本文基于2016 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库(CFPS),运用A-F 测度方法对农户的多维贫困进行测度和分解,着重探讨了互联网使用对农户多维贫困的减贫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财产性收入、农户家庭住房、生活燃料、受教育年限和社会保险等方面的贫困发生率较高;财产性收入、受教育年限对多维贫困的贡献率最大,在农户脱贫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农户家庭使用互联网对农户多维贫困的减贫效应显著,而且在高维贫困上的减贫效应更大,个体特征、家庭特征、村级特征等也都对多维贫困产生影响。因此,加大农村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注重信息化的普及和推广,贯彻落实“互联网+”扶贫政策,能够有效解决贫困农户的“能力贫困”问题,有助于实现贫困户脱贫及脱贫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了解内蒙古农村牧区建档立卡贫困户情况以及面临的问题与期盼,内蒙古调查总队2月份对12个盟市295户农牧民开展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对扶贫政策的期盼与建议"调查.结果显示,疾病和缺少劳动力是致贫的主要原因,当前精准扶贫工作成效显著,加大扶贫力度仍是贫困户的主要诉求.  相似文献   

6.
贫困农户家计特征决定精准扶贫的施政策略。文中的贫困户是宁夏山区九县(区)监测调查的2015年家庭人均年纯收入2855元以下农户,其致贫原因多种多样,认真剖析,精准施策,才能真正实现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贫困治理体系演进与精准扶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减贫形势变化,我国农村贫困治理体系结构先后呈现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贫困县瞄准为重点、贫困村瞄准为重点等阶段性演进特点。精准扶贫是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阶段,国家推动新一轮扶贫攻坚和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扶贫开发新格局的一项重要扶贫机制创新。当前精准扶贫实践中存在帮扶资源供给与扶贫需求未能最优匹配,帮扶资源动员非制度化,社会组织等其他社会力量参与精准帮扶的制度供给不足等突出问题,需要通过不断完善精准扶贫工作制度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8.
扶贫开发工作面对的是贫困群体,使扶贫开发政策、项目资金最大限度地覆盖贫困群体,使贫困群体享受改革的成果,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是扶贫开发工作的主要目标。贫困户建档立卡和管理是作为扶贫开发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不仅能找出贫困户致贫症结,对症下药,更是扶贫工作坚持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9.
水木  程文燕 《老区建设》2014,(13):20-22
扶贫开发是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户开发经济、发展生产、摆脱贫困的一项社会工作,旨在扶持贫困地区、贫困户发展生产,改变穷困面貌.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视察时强调,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扶贫措施要实,效果要好.2014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意见》强调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切实做到扶真贫、真扶贫.这一系列举动传递出国家扶贫开发方式转变的新思路,“精准扶贫”成为党中央面对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向全党、全国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0.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中央下决心要完成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深水区,实践的问题开始暴露。文章分析了当前扶贫政策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对精准扶贫的内涵理解不准、致贫原因分析不深入彻底、脱贫攻坚陷入形式主义困境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解困路径与对策:一是要正确理解精准扶贫的内涵界定;二是要摸准贫困户致贫的症结所在;三是要通过区域开发带动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四是要破解脱贫攻坚中的形式主义难题。  相似文献   

11.
曾敏  向仁康 《特区经济》2011,(6):292-294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贫困问题日益显现,已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社会稳定、家庭和个人全面发展的阻碍。依据马克思贫困理论的三个层面,从技术基础、表现形态和制度决定,分析转型期我国城市贫困的产生背景、社会构成和结构成因,提出了城市反贫困的途径,旨在为我国的城市贫困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Fractal poverty trap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China's official poverty statistics show a dramatic reduction in poverty from 31% of the rural population in 1978 to 3% in 2000. We evaluate possible sources of bias in these estimates and conclude that the official statistics underestimate rural poverty and overstate the speed of poverty reduction. Direct measures of nutritional outcomes support the contention that poverty is more widespread than suggested by official statistics. Priority should be given to constructing new statistics to accurately measure urban poverty. The method for calculating county income per capita, a key policy variable affecting official poor county designation, is ad hoc and subject to political influence.  相似文献   

14.
Wide arrays of econometric techniques have been proposed to assess vulnerability to poverty. All such measures attempt to determine the probability to fall (or remain) into poverty given households’ characteristics. We have used cross-section data from the Chinese Household Income Project Series and subjective poverty lines to shed light on the sources of uncertainty in China. The lack of a comprehensive pension system and distance from the markets raise vulnerability in rural areas, whereas the hukou registration system has generated a growing mass of exploited and unprotected migrants in urban areas.  相似文献   

15.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教。教育扶贫,是扶贫助困,治贫治愚的根本之策,是我国整个扶贫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我国教育扶贫相关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扶贫理论的发展,针对贫困地区教育扶贫的多元合作机制的不足,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Summary In this paper we will deal with definitions ofsubjective poverty lines. To measure a poverty threshold value in terms of household income, which separates the poor from the non-poor, we take into account the opinions of all people in society. Three subjective methods will be discussed and compared,viz., the Leyden Poverty Line (LPL), the Subjective Poverty Line (SPL) and the Centre for Social Policy Poverty Line (CSP). In the empirical part of the paper we compute the average poverty line and a few corresponding characteristics for each definition.  相似文献   

17.
Globalization and rural povert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19.
中国农村贫困的新特征及反贫困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春 《特区经济》2010,(3):165-167
迅速而有效地缓解和逐步消除广泛存在于农村地区的贫困现象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极具挑战和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为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逐步提高扶贫开发水平"的战略布署,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的发展能力,必须深入研究当前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构成以及所呈现的新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反贫困的有效措施,高效地缓解和消除贫困。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