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今日重庆》2010,(9):12-13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重庆调研时强调,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任务,事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  相似文献   

2.
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任务,事关各族群众福祉,事关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今后1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不上去,农民生活得不到明显提高,就无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发达地区县域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肩负着十分重要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的关键在西部地区,没有西部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西部地区的发展状况如何,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西部地区小康建设的相应对策是:不断进行制度创新,营造良好环境,形成加快发展的浓厚氛围,完善和落实国家扶持西部地区的政策性措施,加强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调整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具有鲜明特色的优势产业.  相似文献   

5.
当前,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基层各级政府的主要任务。为此,政府必须转变职能,当好“四种人”,促进农村和农业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提前基本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明确确立了新世纪前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从我国农村目前和未来发展实际情况来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还是在于如何解决“农村、农民、农业”问题。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没有农民的小康就称不上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发展,就无法带动全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在本世纪头二十年,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尤其是西部农村.没有西部农村的小康,也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所以,发展西部经济,实现西部小康,是关系全局的大事.为此要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民收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提高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  相似文献   

9.
农业现代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在“三农“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焦点的今天,研究思考邓小平“三农“思想,对于破解“三农“难题,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钟立华 《老区建设》2008,(16):19-21
农业现代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发展我国的农业现代化既要遵循世界农业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又要结合国情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本文提出从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业信息化三者互动发展,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  相似文献   

1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了近来人们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 什么是全面小康社会 怎样实现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 西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方面,有些什么具体的规划和实际的步骤 这些都是我们关心的问题全国已经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没有达到的那一部分,西部占了主要的比重 西部要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小康,任重道远 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需要大踏步的前进 我们等待着来自西部各地的好消息  相似文献   

1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广东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十六大提出的宏伟目标,以高起点步入总体小康的广东,如何正确处理好全面建设小康与广东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系?本文分析了全面小康的社会指标体系,全面建设小康与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系,以及广东目前的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差距和广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广西在西部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课题“率先”主要指两层含义:一是广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时间在西部12个省区市中排前3位:二是广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在西部12个省区市中排前3位。  相似文献   

14.
郭振宁 《发展》2010,(8):87-87
“三农”问题是关系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我国现代化,其实质就是“三农”问题的解决,即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路子。这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在新的历史时期,奋力推进西部经济强区建设,是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的战略任务,是在西部地区争当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支撑。从世情、国情、区情出发,广西具备建设西部经济强区的基础条件,必须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筑牢建设西部经济强区的坚实支撑;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夯实建设西部经济强区的根本基础;加快新型城镇化跨越发展,增强建设西部经济强区的辐射带动能力;加快"两区一带"协调发展,形成推动西部经济强区联动发展的新格局;加快改革开放合作步伐,搭设建设西部经济强区的改革创新和合作交流平台;加快提升基础设施支撑能力,筑稳建设西部经济强区的坚实基石;加快科技进步与创新,为建设西部经济强区注入强劲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70万行政村路该怎么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进入21世纪后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和主要任务。这一目标任务能否实现,取决于广大农村小康社会建设,取决于农业现代化进程以及广大农民生活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广大农村将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建设的主战场,70万个行政村将是发展建设的重中之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从70万个行政村做起。  相似文献   

17.
农业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农业发展决定着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民族地区应根据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发挥环境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业产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18.
农村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关键都在农村。加快农村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现代化并使之与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是各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加强农村的意识形态建设,意义更为重大。一、问题及原因剖析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意识形态和文化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并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但我们必须看到,在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农村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新矛盾和新问题。(一)党对农村意识形态领…  相似文献   

19.
贯彻落实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使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特别是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之后,各级党委、政府更加高度重视农业、农民和农村。“三农”问题是现代化进程的羁绊,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已成为制约我  相似文献   

20.
城乡统筹发展的本质,就是把工业化、城市化、农业农村现代化有机整合起来,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着重解决日益严重的“三农”问题。我们要加深对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解,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