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文体用品的生产和销售在国际上占有相当比重.2000年,我国文具企业出口额达26亿多美元,这几年一直呈递增趋势.2002年中国生产的碎纸机229万台,已成为世界第一生产国.到2003年中国文具出口金额已经达到30亿美元,办公用品出口已超过200亿美元.欧美、东南亚、中东等均是我国的出口地,中国已成为名符其实的文具大国.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文体用品的生产和销售在国际上占有相当比重。2000年,我国文具企业出口额达26亿多美元,这几年一直呈递增趋势。2002年中国生产的碎纸机229万台,已成为世界第一生产国。到2003年中国文具出口金额已经达到30亿美元,办公用品出口已超过200亿美元。欧美、东南亚、中东等均是我国的出口地,中国已成为名符其实的文具大国。  相似文献   

3.
我国按摩器具出口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按摩器具出口概况 按摩器具最早起源于日本,后在欧洲、北美等发达国国家兴起,上世纪80年代引进中国,经过短短的二十几年,现已发展成为集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庞大的产业链,中国设计和制造的按摩器具在功能、性能上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成为世界主要出口按摩器具国家.据统计,目前全国生产和经营按摩器具的企业有2000多家,出口销售额达千万美元的有10多家,达百万美元的有150多家,全国从业人员超过20万.我国按摩器具主要出口市场是美国、日本、德国、中国香港和英国等国家和地区.近年来,我国按摩器具出口一直呈现快速稳定增长态势,2001年出口额达1.74亿美元,2007年出口额达9.61亿美元,7年间出口1年平均增长 27.97%.2008年,我国按摩器具出口额为10.5亿美元,首次突破10亿美元大关.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出口额降至9.26亿美元,随后2010年、201 1年连续两年出口额超过10亿美元.与此同时,当前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与挑战,成为阻碍我国按摩器具出口发展的障碍.  相似文献   

4.
据中国家具协会统计,中国家具产业多年来保持着15%的年均增幅.1998年,全行业总产值达870亿元,比1978年的13亿元增长了近67倍,出口创汇22亿美元,比1986年增长了27倍.1999年,出口创汇27亿美元,中国已取代加拿大成为出口美国市场的第一大国.目前中国家具生产企业已逾3万家,与世界家具生产大国和出口强国意大利相当,产业工人超过200万人.显然,中国已经跻身于世界家具生产和消费大国的行列.  相似文献   

5.
据我国海关统计,2011年我国保健品出口2.06亿美元,2012年出口2.13亿美元,同比增长3.47%。作为营养补充剂的重要原料,我国维生素类产品2011年出口高达18.2亿美元,保健按摩器具出口也达到12.3亿美元。中国健康产品正源源不断地走向世界,已成为世界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和主要推力。我国出口的保健品主要为鱼油、卵磷脂、蜂王浆等产品,已出口到世界98个国家和地区。美国、日本和加拿  相似文献   

6.
2003年中国船舶工业增长势头强劲,造船生产经营成绩显著,船舶出口金额结束了长期在十几亿美元徘徊的局面,一跃达到30.22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57.03%,比机电产品出口增长高了12个百分点.船舶出口到93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希腊、挪威、美国、英国等世界航运大国和日本、韩国、德国等主要造船大国,成为中国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机电产品出口支柱产业.2003年我国进口船舶8.12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33.74%.船舶出口额大大高于船舶进口额,贸易顺差22.1亿美元.  相似文献   

7.
2004年1~8月全国玩具出口65.12亿美元,比2003年同期增加了9.1%,全年出口总额业已突破110亿美元.中国玩具行业已经发展成为国家和各省市解决劳动力就业、出口创汇、上缴利税的一个重要产业.中国虽然成为世界玩具生产大国,但是由于我国玩具行业是从上世纪80年代后发展起来,起步较晚,正处在发展阶段,70%以上还是来料加工和来样加工,自主开发和创新的能力不强,能够以自创品牌出口的还为数不多,洋玩具对本土玩具的冲击已不仅仅是产品的冲击,更是技术、品牌与文化的冲击.要提高我国玩具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还需要一定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乘风破浪 扬帆远航 熟悉中国造船业的人们清楚地记得,在1982年,我国造船产量世界排名仅在17位。到1994年,我国造船产量一举超过德国,仅次于韩国和日本,从此一直稳居世界第三位。2003年,我国造船业捷报频传:船舶出口首次突破30亿美元,达30.22亿美元,一次跨越20亿美元和30亿美元两个台阶造船吨位接近650万吨,首次达到了全球份额的10%。目前,在全球新增船舶中,每10艘就有1艘是中国生产的,船舶工业已成为我国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机电产品出口支柱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9.
对于中国眼镜出口企业来说,已经过去的2004年,可谓是既沉重,又值得欣喜的一年!2004年国家先后两次对出口退税政策进行调整,将综合退税率从原来的15%平均下调了3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当年中国眼镜出口成本约增加了4%。而对于出口产品结构以中、低档为主,价格为主要竞争优势的中国眼镜行业来说,影响不能算小。同时又加上眼镜行业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上升、少数国家对中国眼镜产品反倾销等因素,确实让眼镜出口企业感受到了沉重。然而,值得欣喜的是,2004年中国眼镜出口企业在困难面前没有退缩,在努力克服上述不利因素的基础上,保持了全年眼镜出口的稳步增长。当年我国眼镜出口金额为14.89亿美元,同比增长了41%。其中,眼镜镜片出口金额为7亿美元,眼镜架出口金额为2亿美元,眼镜成镜出口金额为5.78亿美元,分别占出口总额的47%、14%和39%;同比分别增长79.48%、26.58%和15.6%。2005年,作为世界眼镜生产领先大国,中国能否把小眼镜的贸易在全球市场上继续做大、做强,应该说是机遇和挑战并存。迅速发展的中国眼镜业据专家介绍,眼镜是我国轻工行业中比较小的一种商品。但眼镜行业却是一个市场化程度较高、劳动密集而又蕴含着巨大商机的行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眼镜行业是较早走向国际化的行业之一,目前已成为中国轻工业中市场化较高、发展最快、产业链较为完整、最具生机和活力的产业。据中国眼镜协会理事长徐云媛介绍,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领先的眼镜生产大国。近5年来,中国眼镜产业年均增幅达17%,2004年眼镜工业总产值超过160亿元。目前,中国眼镜生产企业已超过4000家,有一定规模的验光配镜店超过2万家,每年不仅能生产2亿副镜架、2亿副镜片和近3亿副太阳镜,而且已开始批量生产纯钛、钛合金、记忆合金镜架、镀膜、CR-39光学树脂、渐进多焦点、非球面镜片、隐形眼镜等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并已形成了广东东莞、福建厦门、浙江温州、江苏丹阳、上海、北京等一批产业链齐全、具有一定经济规模的眼镜生产基地和一批年产值上亿元的大型眼镜生产企业。与此同时,中国的眼镜出口也迅速增长,目前眼镜产品出口已遍及全球181个国家和地区。据海关统计,2004年中国眼镜产品出口金额14.89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41%。今年以来,我国眼镜产品出口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1-4月,我国眼镜出口金额为5.61亿美元,平均单价为0.88美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1.52%和18.92%。  相似文献   

10.
进入新世纪后,中国纺织服装出口迅速增长,以2006年为例,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总额达到1470.85亿美元,同比增长25.14%,其中:纺织品出口522.54亿美元,同比增长18.84%;服装出口948.30亿美元,同比增长28.91%。虽然我国已成为世界  相似文献   

11.
罐头行业是中国传统的出口产业,也是目前食品工业最重要的出口产品之一,是中国众多食品中最先打入国际市场、产品质量较早与国际接轨的一种商品,在我国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主要的罐头生产和出口国之一,2012年罐头出口299万吨,货值约44亿美元.以山东口岸为例,2012年山东省共出口罐头食品9617批次,19.4万吨,货值3.6亿美元,其出口量约占2012年山东省食品出口量的一成.  相似文献   

12.
我国贸易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快速发展.1979年我国出口贸易总额仅为136.6亿美元,到2005年已达到7620亿美元,增长了54.8倍.同时,进口贸易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1979年中国进口总额为156亿美元,到2005年增长到6601.2亿美元,增长了41.3倍.伴随着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我国对外贸易总额也从1979年的292.6亿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14221.2亿美元,年均增长率高达24.4%.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经济增长、外汇储备积累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浅谈外贸企业国际结算方式的选择与综合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结算是国际贸易的最后一环,也是国际贸易流程中的关键环节,其风险防范对于进出口企业至关重要.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的进出 口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国家统计局2010年1月2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国全年进出口总额22,073亿美元,出口12,017亿美元,进口10,056亿美元,超过德国(2009年出口总值为11,213亿美元,低于中国的12,017亿美元)成为全球出口"冠军".  相似文献   

14.
《中国市场》2005,(9):22-23
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设立采购中心或扩大采购量,使得全球采购对市场和企业行为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近年来,各国政府、各类国际组织、大型跨国零售集团及生产制造企业,通过在中国设立采购中心或其他方式直接采购了大量的商品,带动了出口额的迅猛增长,全球采购出口逐渐成为我国外贸出口的新亮点.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以前跨国公司在我国的采购额尚不足100亿美元,而2003年则高达550亿美元,占当年我国出口总额的13%.  相似文献   

15.
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设立采购中心或扩大采购量,使得全球采购对市场和企业行为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近年来,各国政府、各类国际组织、大型跨国零售集团及生产制造企业,通过在中国设立采购中心或其他方式直接采购了大量的商品,带动了出口额的迅猛增长,全球采购出口逐渐成为我国外贸出口的新亮点.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以前跨国公司在我国的采购额尚不足100亿美元,而2003年则高达550亿美元,占当年我国出口总额的13%.  相似文献   

16.
2007年的我国外贸出口总额突破10000亿美元,达到12180.1亿美元,位居世界出口第二,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出口市场中名副其实的出口大国.但是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出口商品附加值低竞争力不强已制约了我国出口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影响了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为了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促进外贸增长,应将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同出口商品结构升级相结合,大力发展科技增加出口商品附加值和竞争力,积极开拓新市场,实现市场多元化.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服装出口的规模和水平都有较大的增加和提高,已成为我国出口主力商品之一.1981年我国各类服装出口估计约达16.8亿美元,比1980年约增长14.2%.1950年,我国服装出口在世界服装出口总额中约占3%,名列第9位.我国服装素以做工精细和工艺水平高著称于世.我国具有发展服装生产和出口的巨大潜力.但是,我国服装出口同意大利、香港等  相似文献   

18.
一、国外对华反倾销的现状及原因分析国外对华反倾销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70年代2起,80年代平均每年6起,进入90年代以后,反倾销数量剧增,平均每年29起.当前,我国商品在国外屡遭反倾销投诉,主要有以下原因:1、中国的出口贸易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迅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外贸易额不断增加.1994年,我国的出口总额达1210.4亿美元,进口为1156.9亿美元,实现顺差53.5亿美元.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已从改革前1976年中国出口总额68.6亿美元,占世界出口总额不到1%,排名第34位,一下跃为1992年世界第11位  相似文献   

19.
纺织服装一直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产品,占我国出口商品总量的30%左右.近年来,我国服装出口发展迅猛,但相应的我国纺织行业却陷入低谷,国产面料技术含量低、质量不稳定使我国的出口服装特别是中高档服装生产面料自给率不高.以苏州地区出口服装为例,2002年来料加工、进料加工已占到出口服装总量的40%.据有关资料显示,国产面料自给率提高10%,可用国产面料16亿米,纺织行业可增加经济效益54亿,节约用汇10亿美元.因此,如何提高服装面料的国产率已成为制约我国纺织行业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20.
<正>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船舶出口大国之一,船舶出口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从1988年到1998年的10年中,我国外贸出口额从475.2亿美元增加到1837.6亿美元,年均增长14.5%。在构成我国外贸出口的主要产品中,机械电子类产品出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