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知识产权制度接轨,需要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情况,适用不同的知识产权来分别保护.本文认为,应转变思维加强对传承人的保护,如果传承人拥有了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权项,就意味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当无法确定传承人时,则政府的责任义不容辞,应担当起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重任.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比较分析各类知识产权的可保护性,论证了地理标志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特殊作用,从权利主体、权利内容及权利限制等多维度,对地理标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我国优良的民族精神,是我国历经五千多年发展所留存的非物质瑰宝。而要想更为有效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借助《商标法》来参与构建完善的保护模式,以期形成立体化的保护体系,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顺利纳入我国知识产权领域。鉴于此,本文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标法》保护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4.
《商》2015,(6)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丰富程度在国际上来说都是占有很大比例的,而对于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也亟待加强,尤其是在立法司法方面很是薄弱,仍然有很问题需要从理论到实践一一探讨。本文主要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范围的界定及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并在此基础上从知识产权归属、所有权问题及保护期限等三个法律方面的问题来进行浅析,以期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王薇 《适用技术市场》2009,(10):119-121
云南拥有大量丰富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掀起,很多地区由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属不清,有形或无形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发展面临着极大挑战,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国内外也频遭侵权。面对这种状况,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集、整理和法律的保护工作就尤其重要。主要从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说明重视少数民族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价值,为了更好保护非遗法益,面对我国目前日益猖獗地非遗犯罪,刑法保护势在必行。但刑法在保护非遗时存在诸多不足,从完善侵犯民族风俗习惯类犯罪,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类犯罪,侵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犯罪以及对非遗传承人的刑法保护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刘金燕 《现代商业》2014,(23):34-35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生命的记忆,被誉为民族基因的"活化石",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有些依靠口授或者行为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消亡以及来自其他国家的强大冲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日趋严峻。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起步较晚,以行政法为主的保护模式有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根据不同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具体的知识产权法中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法加以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赵军华 《商业时代》2012,(13):122-123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与民间文化或民间传统文化属同一含义。本文首先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然后在此基础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要素进行阐述,最后基于立法保护、产权保护及法律责任方面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问题进行研究,其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除民事法律外,还有行政和刑法的保护。  相似文献   

9.
黄永龙 《现代商业》2011,(33):275+274
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自民间,具有文化本位性,属于公共物品,关系公共利益,因此,对其采取公权保护有利于在确保原真性的基础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进行科学、适度开发和利用。本文立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共属性特征,探讨了有针对性的保护对策,尤其是深入分析了博物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所产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非物质遗产保护的重视,以及报业传媒的发展,非物质遗产保护的非物质性和报业传媒的全方位话语权性紧紧结合在一起。本文以报业传媒为研究视角,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研究目的。首先提出报业传媒在当前非物质遗产保护的重要的作用和不足,进而总结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方案: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体系,加强报业传媒对其保护的理论支撑;加强报业传媒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客观性事实的传播;建立专业化的非物质遗产保护的报业传媒宣传媒介。  相似文献   

11.
保护与开发是一把双刃剑,如能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则可实现良性互动,笔者因此提出开发式保护宁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宁波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保护时应充分发挥博物馆的载体作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性保护、应大力发挥旅游功能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性保护、应与基础教育相结合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永久性保护。同时,笔者就开发式保护宁波民间表演艺术、民风民俗、民间手工艺和餐饮老字号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以期对提升宁波旅游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保护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媒发挥的重要影响进行了其内涵作用探析,对激发传媒优势作用、抑制弊端影响,全面保护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利用媒介传播方式可有效提升公众保护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的自觉意识;传承保护体育非物质遗产进程中,我们应充分利用媒介发扬东方文化独特民族性,从而全面提升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13.
日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非遗进行旅游开发,不仅会促进日照旅游业的发展,更有利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管理和保护。本文从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管理机制,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同步宣传力度,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演和旅游参观平台,创新开发具有非物质文化内涵的旅游项目,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文化商品开发等方面,构建旅游视角下的日照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模式,从而实现非遗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共赢。  相似文献   

14.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面临挑战,电子商务并不能有效起到保护传承的作用。文章将社交商务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研究领域,采用赋能理论的视角,运用双案例进行探索性案例研究。研究发现,社交商务通过接触与参与、识别与筛选、反思与提升三个阶段,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心理赋能、结构赋能、资源赋能,帮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育朋友圈与销售产品,有效地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章的研究成果对运营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的传承人与企业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种重要分类。以苏绣为例,在其保护、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保护意识淡薄、法律法规不完善、保护人才缺乏、传承机制不健全、宣传力度不够和保护资金的来源不足等问题。对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构建一个完善的保护机制,建设一个展览馆,做好保护传承人工作,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要将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相结合,最终实现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  相似文献   

16.
耿光连  王珊珊 《中国市场》2012,(40):115-116,124
自《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公布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成为学术界研究和关注的热点问题,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及范围的界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等方面对学术界已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17.
作为当今世界上众多文化资源之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对于延续世界文明的精华,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成为当今政府机构非常重视的主要工作范畴。因此,需要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而在如今网络数字技术发达的今天,也需要政府机关和公共管理组织与时俱进,借助这一新型手段推动我国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的转变。使得其科学、合理、高效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从而推进我国传统文化得以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取得很大进展的同时,其保护途径和过程中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在新形势下,必须在全社会形成完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机制,在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律尤其是传承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科学规范的保护,逐渐形成以政府主导,法律保障、国际合作和全员参与为支撑的全方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合力”,文化领域的“中国梦”才能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19.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切实有效保护,应突破僵化的物证形式的保护和利用方式。应同旅游开发相结合,使其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公园在异地开发过程中注意了选址、舞台真实、产品创意和包装等问题,是对非遗的异地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的有益尝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切实有效保护,应突破僵化的物证形式的保护和利用方式。应同旅游开发相结合,使其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公园在异地开发过程中注意了选址、舞台真实、产品创意和包装等问题,是对非遗的异地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的有益尝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