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较有实力的企业每年都要引进一批大学毕业生,然后像“宝”一样进行培训,希望他们成长为企业未来的顶梁柱。而每年新进员工的离职率之高又让不少企业头疼。毕业生进入企业后,往往呆上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个跳槽高峰期。因为初入社会的年轻人思想难免偏于理想化,而工作后会发现现实并非想像的那么完美,容易出现心理落差。这当然与大学生对社会、对企业了解不充分,思想不够成熟有一定关系,但是企业对新员工初期的培训方式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个原因。不同的培训方式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好的培训方式能引导帮助大学生正确、客观地认识企业,进而留住他们的心!海尔作为一个世界级的名牌企业,每年招录上千名大学生,但是离职率一直很低,离开的大部分是被淘汰的 (海尔实行10/10原则,奖励前10%的  相似文献   

2.
较有实力的企业每年都要引进一批大学毕业生,然后像"宝"一样进行培训,希望他们成长为企业未来的顶梁柱.而每年新进员工的离职率之高又让不少企业头疼.毕业生进入企业后,往往呆上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个跳槽高峰期.因为初入社会的年轻人思想难免偏于理想化,而工作后会发现现实并非想像的那么完美,容易出现心理落差.这当然与大学生对社会、对企业了解不充分,思想不够成熟有一定关系,但是企业对新员工初期的培训方式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个原因.不同的培训方式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好的培训方式能引导帮助大学生正确、客观地认识企业,进而留住他们的心!海尔作为一个世界级的名牌企业,每年招录上千名大学生,但是离职率一直很低,离开的大部分是被淘汰的(海尔实行10/10原则,奖励前10%的员工,淘汰后10%的人员),真正优秀的员工多半会留在最后.那么海尔是怎样进行新员工培训的呢?  相似文献   

3.
《科技与企业》2004,(7):50-51
较有实力的企业每年都要引进一批大学毕业生,然后像“宝”一样进行培训,希望他们成长为企业未来的顶梁柱。而每年新进员工的离职率之高又让不少企业头疼。毕业生进入企业后,往往呆上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个跳槽高峰期。因为初人社会的年轻人思想难免偏于理想化,而工作后会发现现实并非想像的那么完美,容易出现心理落差。这当然与大学生对社会、对企业了解不充分,思想不够成熟有一定关系,但是企业对新员工初期的培训方式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4.
王跃军 《大众标准化》2004,(12):35-35,i003
较有实力的企业每年都要引进一批大学毕业生,然后像“宝”一样进行培训,希望他们成长为企业未来的顶梁柱。而每年新进员工的离职率之高又让不少企业头疼。毕业生进入企业后,往往呆上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个跳槽高峰期。因为初人社会的年轻人思想难免偏于理想化,而工作后发现现实并非想象的那么完美,容易出现心理落差。这当然与大学生对社会、对企业了解不充分,思想不够成熟有一定关系,但是企业对新员工初期的培训方式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5.
九州 《中外管理》2008,(5):114-114
海尔作为一个世界级的名牌企业,是怎样进行新员工培训的?第一步:使员工把心态端平放稳。  相似文献   

6.
“囚徒困境”下的员工培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蓉 《企业文化》2008,(7):80-82
企业员工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职能。作为企业,对员工进行培训,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最终提高企业利润。据欧洲一些国家的资料统计,工人技术每提高一个等级,企业生产率可提高10%~20%:日本的一项研究也证明,不同素质的个人,对降低产品成本的作用大不相同。如果一般工人的作用是5%,那么经过培训的工人则为10%~15%,  相似文献   

7.
员工关系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赵克诚 《企业经济》2003,(8):115-116
1、问题的提出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建立积极正向的员工关系可以吸引且留住优良员工、提高员工生产力、增加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提升工作士气、提升公司绩效、降低旷工、缺席率。员工缺勤率提高,增加了由于员工福利、补充员工、培训和绩效损失带来的企业经营成本。员工离职率提高,增加了由于招聘、培训和绩效损失带来的企业经营成本。2、影响员工关系的因素有些管理者认为对员工的积极正确评价是员工关系计划的基础。这些计划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但是这并不是员工关系的核心。员工关系的核心是一个不断建立关系的过程。企业将花费时间、精…  相似文献   

8.
<正>一、知识型员工流失的风险分析正常的员工离职率是十分必要而且是有益的,因为它可以加快组织成员的新陈代谢,提高工作效率。然而,如果离职率超过了组织的最大期望值,特别是知识型员工的高离职率,则往往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风险,其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9.
“留”不住的应届生 对于大多数应届生来说,初入职场的第一年并不轻松——他们必须尽快完成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身份和心理转变,否则很有可能被淘汰出局;同样,对企业HR来说,这段日子也格外难熬,除了要完成相关的适岗、培训任务,更要有强大的内心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新员工闪辞.根据《2016应届生能力画像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的数据,2015年度应届生离职率高达24.8%,远超国际公认的18%离职率警戒线.不仅如此,在受访应届生中,愿意留在同一家企业工作超过一年的比例不足1/4,结合24.8%的离职率来看,即使有超过半数的应届生留在了企业,但他们跳槽的心依然是那么火热(见图1).  相似文献   

10.
孙琳琳 《人力资源》2007,(11S):70-72
据太和顾问2006年的员工离职率调查显示,企业员工的主动离职率为12.4%,而房地产等竞争激烈的行业,这一数字则达到14.7%——看似“黄金满地”的行业,为什么员工的主动离职率却会远高于平均水平?[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知识型员工组织忠诚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知识型员工忠诚度缺失的表现 1.流动率高 近年,知识型员工流动加剧、跳槽频繁,在整个亚洲都是一个共性问题,这是知识型员工忠诚度滑坡的主要表现。据经济学人集团对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企业的研究,目前,新加坡和香港地区的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动率每年为20%左右,泰国为14%左右,菲律宾为13%左右,中国内地企业则超过12%。普遍比10年前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进入青岛海尔,无论是在车间、餐厅、工业园区。无时无处不充溢着海尔“话”。其实细究海尔的企业文化很简单,也很直白,可贵的是由海尔人对此进行了诠释并完善地形成了一个文化系统,并深入到每一位员工心中。每一位员工都清楚企业的方针、目标、作风、精神及自己在企业中的位置。海尔也为每一位员工进行了职业生涯设计,企业与员工之间是互动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围绕新新生代员工离职率升高趋势分析、新生代员工离职原因探析、新生代员工工作价值观差异对离职率的影响三大方面展开讨论,对新生代员工工作价值观的差异对离职率的影响机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理论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马楠 《河北企业》2013,(1):48-48
<正>培训是企业对人力资源进行投资的一项重要形式。海尔总裁张瑞敏说过:"经过培训的员工是企业的资源,没有经过培训的员工是企业的负担。"摩托罗拉公司也曾做过调查,结果显示每在培训上投入一块钱,就能给企业带来三十块钱的回报。正因为培训具有可观的投资回报率,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培训,加大员工培训力度。但是,在企业看到培训收益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培训当中存在的风险,并进行防范。一、培训风险分析(一)培训风险的含义1.培训。培训,是企业通过各种方式使员工具备完成现  相似文献   

15.
, 《长三角》2012,(12)
近日,人力资源服务商前程无忧发布的《2013离职与调薪调研报告》显示,在宏观形势不明朗的前提下,员工离职和企业涨薪都格外谨慎。数据显示,2012年员工整体离职率为16.7%,去年为18%,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全球出现了一个共性问题,即员工流动加剧、跳槽频繁。据经济学人集团对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企业的研究,目前新加坡和香港的企业员工流动率每年在20%,泰国为14%,菲律宾为13%,中国企业则在14-27%之间,普遍比10年前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在过于频繁的流动中,员工弃企业于不顾,甚至将企业的客户源席卷而去,给企业造成人力、财力、发展潜力上的  相似文献   

17.
淘汰不合格的员工是企业保持活力营造良好企业文化的必要手段,本文首先提出了建立员工淘汰机制的必要性,然后说明了企业建立淘汰机制所应该具备的条件,最后指出了企业应该对不合格的员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企业员工培训是指企业为了发展需要而采取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企业进行员工培训的主要目的是能够让员工在不断提高自身技能的同时,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文章通过分析企业员工培训现状,提出了新的企业员工培训机制。  相似文献   

19.
国外一些知名企业的实践证明,如果公司给员工提供有目的培训课程,就会减少员工的抱怨,并且离职率也会降低.美国一项研究表明,每1美元培训费可以在3年内实现30美元的生产收益.因此,要想使自己的企业发展壮大,企业必须把内部培训作为企业发展的硬指标.那么,国外一些企业又是如何开展培训工作的呢?  相似文献   

20.
员工是每个企业的重要基石部分,重要性不言而喻。企业的培训l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对企业的快速发展起着推动的作用。但目前我国建筑企业对于员工的培训情况不是很乐观,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本文探究了建筑企业员工培训中所遇问题,从原因上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几点有效的策略,提高了我国建筑企业培训工作的质量,为我国的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铺垫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