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大约从1999年开始,“末位淘汰制”成为流行于中国各行业管理的一种制度。例如2001年底,IT大公司掀起了裁员风暴,裁员以末位淘汰制与减薪的方式进行,联想集团与FM365网站曾就人员优化工作发表了声明,联想集团称每年都会进行末位淘汰和人员优化,这是联想集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一项常规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2.
任革军 《企业世界》2002,(10):41-42
大约从1999年开始、“未位淘汰制”成为流行于中国各行业管理中的一种制度。如2001年底,IT大公司掀起了裁员风暴,裁员以末位淘汰制与减薪的方式进行,联想集团与FM365网站曾就人员优化工作发表了声明,联想集团称每年都会进行末位淘汰和人员优化,这是联想集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一项常规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3.
张锐 《企业导报》2002,(12):10-12
联想集团总裁杨元庆公开对媒体讲,联想患了大企业病。许多人初闻此言,大为震惊。无独有偶,早些时候,四川长虹的倪润峰也曾坦言,长虹过早患了大企业病。其实,近年来大企业病在中国并不少见,其中有的还病得不轻。  相似文献   

4.
公司与产业     
联想首次进入世界500强民企,总部设纽约 2004年12月8日上午,联想集团正式宣布以12.5亿美元收购 IBM 的全球电脑业务,其中包括笔记本和台式机业务。收购资产涉及160个国家和地区,IBM 电脑事业部近万名员工也随之划归联想集团名下。新联想集团的总部将设在纽约,主要运营中心则设在中国的北京与美国的罗利。 20世纪90年代,联想集团曾在中国市场上大显身手,屡屡挫败外国竞争对手,但最近几年的表现不尽人意。这次收购说明,联想集团再次找回了往日的壮  相似文献   

5.
随着纳斯达克的跳水,“.Com”泡沫的破灭,企业大量裁员、破产或重组。企业经营者希望通过合并、拆分来拯救企业。一、联想的拆分重组联想自1984年成立起,16年间动了三次大手术。1993年,国外电脑巨头横扫中国,国内微机品牌面临生死存亡,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大胆启用杨元庆,组建庞大的电脑事业部力挽狂澜。1997年,香港联想巨额亏损,牵连整个集团风雨飘摇,柳传志断然将香港联想与总部合并,起死回生。1999年底,当时已成为中国最大的高科技厂商的联想集团开始业务拆分,神洲数码与联想电脑分家。前两次重组都是在危机关头,九死一生,后一次头,九死…  相似文献   

6.
《江苏企业管理》2010,(1):29-29
中国优秀民营企业领袖年会日前在北京召开,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孙晓华、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中国民营企业家协会会长姜永涛等领导出席开幕式,来自全国各地的500多位企业家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  相似文献   

7.
中国汽车产业现在的并购和当初联想并购的背景有了很大变化,那时的企业思考的是生存,他们追求的增长是为了维持生存生产PC的联想集团在2004年底所创下的一项并购记录,至今仍然未被中国企业打破。它用了30亿美元购入IBMPC业务部门,据说,后者当时的年销售额是90亿美元。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中国企业跨国经营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提出了跨文化社会关系网建构理论,分析了企业家在企业全球化进程中的行为和策略,并选择联想集团作为案例研究的对象,试图构建中国特色成功跨国企业的评估理论模型,以期对中国企业走向全球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国总会计师》2010,(11):118-119
[获奖理由] 作为联想集团中国区首席财务官,吴辉始终以联想的4P文化作为价值核心,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专注于联想中国的财务管理工作。他的战略性思维和全球化视野,在联想集团成功扭转2008/2009财年严重亏损的局面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使联想集团中国区的财务管理工作不断升级和飞跃。  相似文献   

10.
杨元庆如今的春风得意,大约只有11年前可以与之媲美,当年联想集团大分拆,少帅杨元庆成为联想集团既定接班人。2011年11月,中年杨元庆再次全面执掌联想集团,从柳传志手中接过联想集团董事长大旗,同时兼任CEO。除了在集团内部个人威望的空前提升,他过去一年也带领公司取得系列突破性成绩,第一次在成熟市场业绩超过中国,成了真正的跨国公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