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在耕地面积有限,粮食单产短期内难以大幅提高的情况下,稳定和提高粮食生产的最重要因素是种粮的积极性问题。1983年我国97%的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有力的促进了粮食生产,基本解决了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近几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减免了农民的土地使用税,增加了农业的各项直补,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保证了国家粮食的安全。  相似文献   

2.
我国粮食生产区域格局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我国粮食生产区域格局的变化规律黄爱军粮食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建国四十五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自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全国粮食总产连攀高峰,基本上解决了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伴随着粮食生产的发展,我国粮食生产的区域格...  相似文献   

3.
我国粮食生产区域格局的变化趋势探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我国粮食生产区域格局的变化趋势探讨黄爱军粮食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建国15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自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全国粮食总产连攀高峰,基本上解决了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伴随着粮食生产的发展,我国粮食生产的区域...  相似文献   

4.
关于进一步发展粮食生产的对策林世弟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生产出现了一个飞跃。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育,讲求经济效益,农业也不例外。当前,种粮效益不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减弱,生产的粮食自用部分增加,可提供的商品呈减少...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粮食生产能力跟过去相比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从总体上讲,我国农业生产力还较落后,经不住大的自然灾害的打击。13亿人口中有近9亿人生活农村,农业生产规模狭小,基本上是一家一户耕种,生产的社会化、专业化集约化程度很低;粮食自给部分很大,向社会提供的商品率只占社会粮食的30-35%;耕作技术比较落后,生产成本高,土地产出率低,不少地方出现农民种粮亏本现象。  相似文献   

6.
一、1997年粮食生产量预测1997年是“九五”计划的第二年,粮食生产能否在1996年丰收的基础上实现持续增产,关系到能否圆满完成“九五”目标。因此1997年全省农业工作继续贯彻“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方针,坚持增粮增收。(1)促进粮食生产的有利因素按照省委、省府制定的《四川五年粮食丰收计划》的发展思路和增产措施来抓粮食生产,在支农政策上仍然坚持:继续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增加对农业的投入;继续实行定购粮奖售办法;减轻农民负担、坚决制止农民负担反弹,强化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同时…  相似文献   

7.
山西农业与粮食生产的微观经济效益分析山西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综合考察研究所张宝林史清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户家庭经营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我国的农业及其粮食的增长与发展。如何诱导农户增加农业及粮食生产投入,关键在于农业及粮食生产经济效益的高低。...  相似文献   

8.
《农家之友》2007,(8S):12-12
从广西区政府获悉:为了让种粮农户全面受益,今年广西有三路资金扶持农民群众发展粮食生产,总额9亿元。三路扶持资金分别是:水稻良种推广补贴、对种粮农民农资综合直补和对粮食主产县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  相似文献   

9.
我国伟大的改革开放事业已走过了30年的历程,我国的粮食工作也取得了世人瞩目的突出业绩。粮食生产实行了农民家庭联产承包制,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种粮积极性,粮食总产由1978年的30476.5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501483万吨,人均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319公斤增加到2007年的381公斤(需要指出的是1996年-1999年人均每年都超过400公斤,  相似文献   

10.
《农家致富顾问》2013,(11):15-15
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10月12日消息,为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发展,国家继续在小麦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并适当提高2014年最低收购价水平。经国务院批准,2014年生产的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提高到每50公斤118元,比2013年提高6元。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1991—2011年相关指标的时间序列数据,对我国粮食单产与劳动投入和种粮收益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粮食单产与劳动投入和种粮收益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劳动投入和种粮收益是影响粮食单产的重要原因,粮食日劳动用工量每变化1%会引起粮食单产变化2.12%;粮食日纯现金收益每变化1%会引起粮食单产变化0.89%,但粮食生产的单位劳动投入呈逐年下降趋势,种粮的比较效益明显偏低。基于上述实证结论,本文提出增加种粮的比较效益,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进一步推广应用农业机械,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等提高粮食单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数说     
2012年国家支持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主要政策措施摘要 种粮农民直补151亿元 2012年,中央财政将继续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安排151亿元,补贴资金原则上要求发放到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民,具体由各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相似文献   

13.
一、种粮面积连续两年低于警戒线 2001年 3月 14日 ,国家统计局发布一项调查分析表明 ,2001年全国粮食种植面积将继续减少 ,约 1. 06亿公顷 ,比上年减少 600万公顷 ,是建国以来种粮面积最少的一年,已连续两年低于 1. 1亿公顷的粮食面积警戒线。值得注意的是粮食面积减少主要集中在三大产粮区 ,东北及长江流域小麦种植面积减少 ,南方地区早稻面积减幅较大。有关专家认为 ,粮食面积减少主要是以下五个原因造成的。   1.种粮效益低 ,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一亩地稻麦两季产量按 1000公斤算 ,仅种子、肥料、农药、机耕、水费就达 600元 ,加…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粮田适度规模经营研究──粮食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丁贤,卫新,杨祖增,桑文华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社会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  相似文献   

15.
据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对全国30个省(区、市)9000个农业生产单位主要农产品收益情况调查,2004年种粮亩均纯收益普遍提高,达到199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但农资价格上涨应引起重视。——2004年种粮效益普遍提高。2004年全国粮食生产平均每亩纯收益为270.1元(不含人工费用),比上年增加79.9元,增长42%。  相似文献   

16.
数字粮食     
3 元为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发展,国家决定2010年继续在小麦和稻谷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适当提高最低收购价水平。2010年生产的白小麦(三等,下同)、红小麦、混合麦最低收购价分别提高到每50公斤90元、86元、86元,均比2009年提高3元。  相似文献   

17.
自1989年建市以来,葫芦岛市粮食生产高速发展。1998年同建市前三年平均值相比,种植业总产值增加了68156.3万元,平均每年增加6815.6万元;劳动生产率从每劳力1983元提高到3011元,提高51.8%;农民人均收入从621元提高到1825元...  相似文献   

18.
近两年来,一系列惠农措施极大刺激了农民种粮积极性,我国粮食生产取得全面增长,稻谷增产尤其明显,2005年总产量突破1.8亿吨。但是,我们也看到,今年在国家进一步加大惠农力度支持粮食生产的同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生产成本增加,稻谷销售价格却面临极大的压力,而其他经济作物市场价格看好,这一切会不会影响到农民种植稻谷的积极性呢?2005年国家启动最低收购价预案,各地是不是执行到位,农民、企业收益如何呢?带着这些问题,为全面掌握今年早稻种植变化情况及其原因,2006年4月中旬长江中下游地区早稻栽插全面开始之际,南方粮食交易市场调研…  相似文献   

19.
农户粮食生产和出售行为分析与调控黎国林江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农户重新成为我国粮食生产和市场供给的基本单位。但是自改革以来,我国粮食供给呈现出“一年增、一年减、三年平”的周期性波动,粮食市场“卖难”、“买难”问题也交替出现,这与农户的生产和出...  相似文献   

20.
1 2007年中国稻米市场分析 1.1 稻米生产情况 2007年,围家继续高度晕视粮食生产,加大农业生产投人,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依然很高,粮食生产实现连续第4年增产。同家统计局公布:2007年粮食总产量达到50150万吨,比上年增产350万吨,增长0.7%,成为历史上第4个高产年。据有关部门测算,2007年中国稻谷生产总体呈“两增一减”态势,即播面略有下降,单产与总产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