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向全党全国人民提出了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奋斗目标,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百分之八十以上。而要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首先要全面建设农村小康。全面建设农村小康,首要的任务是实现农村贫困地区,贫困农民的小康。也就是说,没有贫困地区农民的小康,就不会有全国农村的小康,而没有全国农村的小康,就难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因此,笔者认为,要建设贫困农村小康,必须下大力气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选准…  相似文献   

2.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落实农民国民待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重点、难点也在农村。从总体小康的16项指标来看,目前已经实现了13项,而没有实现的3项全部在农村。没有农村的稳定,就不会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会有全国的现代化;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会有全国人民的小康。“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首要  相似文献   

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密切相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只有农村全面实现了小康,才能说明我们国家真正实现了小康,才是完整意义上的小康。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江泽民同志进一步指出: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  相似文献   

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只有农村和农民全面实现了小康,我国社会才是完整意义上的小康社会。而实施城市化发展战略是当前推动经济持续发展、扩大城市就业、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性措施,是融合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的根本出路。 在如何发展休闲产业方面,我们认为,应当以市场调节为主,把企业和个人作为投资的主体,但政府要提供一个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环境,同时要加强统筹规划。  相似文献   

5.
李冬梅 《发展》2012,(3):127-127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其重点在农村。如果没有农村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而农村教育的成败直接关系着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是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的关键。目前,农村教育在教育目标、投人、体制等方面尚存在诸多问题,阻碍了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全面,当然包括农村牧区,可以这么理解,没有农村牧区的小康,就不是全面的小康。我们说,目前青海与沿海差距大,主要是指农村牧区与沿海差距大。西宁等城市虽与沿海有差距,所以也要赶超,但远不如农村牧区那么显著。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村牧区面临着更艰巨的任务。青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在农村牧区,如何啃下这块“硬骨头”是关键。这里试作以分析。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村牧区就必须完成从土地密集型产业向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变。在畜牧业内部,草原畜牧业是土地密集型产业,舍饲畜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相似文献   

7.
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妇女素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快农村的经济发展,助农增收,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农村的现代化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点所在,也是难点之所在。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而农村妇女,作为农村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转型,农村现代化的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明确确立了新世纪前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从我国农村目前和未来发展实际情况来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还是在于如何解决“农村、农民、农业”问题。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没有农民的小康就称不上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发展,就无法带动全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对构建全面小康社会评价体系的一点意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突出存在贫富差距悬殊、农村发展缓慢、市场机制不健全、环境污染严重等我们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所面临的紧迫问题。因此,建设全面小康社会,需要有一套衡量全面小康的指标作为指导,并建立相对健全的评价指标体系。 一、构建评价指标的基本依据 1.小康社会与全面小康 1979年,邓小平第一次提到“小康”时,是指“小康”不同于发达国家的中等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指出实现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因此要制定优惠政策,提高农民文化科技知识,从根本上大力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从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全面小康。近年来,势不可挡而又非常成功的农  相似文献   

11.
常晔  韩启昊 《发展》2004,(8):37-39
农村实现小康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然而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建设的主导力量--农民整体科学文化素质不高,严重阻碍了农村小康建设的步伐.因此,把农村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尽快进行改革、完善,促进其迅速发展,以此来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已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12.
一 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一个基本现实立足点就是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从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总的判断指标就是2002年我国人均GDP达到了900美元左右.但同时又强调指出我们现在实现的小康依然是一种在低水平基础上的不平衡、不全面的小康.其中就包含了有些地区仍然没有实现小康的意思.例如甘肃省就没有从总体上实现小康,而是总体上解决了温饱,只有某些地区、城市实现了小康.  相似文献   

13.
王夏 《开放潮》2003,(2):29-30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令全国各界人士为之一振。令著名社会学家陆学艺感到兴奋的是,报告中对小康的阐述除了经济指标外,增添了更多的社会指标,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总体小康还只是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 陆学艺认为,目前总体上的小康是刚  相似文献   

14.
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农村的难点在中西部地区的农业大省。江西是传统的粮———猪型农业大省,但大而不强,大而不优。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下滑,实现农村小康目标的难度在加大。虽然按照国家统计局确定的农村小康16项指标和标准综合评价,2000底江西农村小康实现程度达到了90.1%,综合评分值为90.01分。但从总体看,江西农村小康建设还存在着小康进程不平衡、人口素质较低、消费结构不合理、社保程度低等尚待解决的问题,以及产业约束、投入约束和科技约束等制约因素,离丰裕的小康社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宏观微观综合分析,加快江西…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只有农民实现了小康,才谈得上全面小康,而要农民实现小康,关键是推进农业企业化,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全面繁荣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站在历史的高度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民,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而当前农民增收滞缓成为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重要瓶颈。近几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呈连年下降趋势,据统计,1996年增长9%,1997年增长  相似文献   

17.
全面建小康关键在农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今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也是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起步之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2000年实现总体小康后,制定的至2020年社会经济发展的宏伟目标。从总体上的小康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村,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也在农村。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我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农村全面小康的实现在整个小康实现过程中举足轻重。“十五”期间广东省委、省政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贯彻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切实解决“三农”最迫切的问题,全省农村全面小康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可喜成绩。2005年广东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过半,达53.9%,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继续排在第五位。2005年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排位前8名的省(区、市)依此是:上海、北京、天津、浙江、广东、江苏、山东和福建。“十五…  相似文献   

19.
新闻背景分析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世界瞩目。但是,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在城市。有的地方甚至"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与国家形象很不相称,与经济发展很不适应,与人民群众共同富裕的要求很不相符,从战略高度提出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充分体现了党中央改变这一现状的高瞻远瞩和坚定决心。城乡协调发展,是化解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深层次矛盾的良方。城乡协调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没有8亿农民的小康,就不是全面的小康;没有农村社会的和谐,更不是我们追求的和谐。  相似文献   

20.
陈新 《现代乡镇》2006,(11):35-38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我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农村全面小康的实现在整个小康实现过程中举足轻重。“十五”期间广东省委、省政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贯彻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切实解决“三农”最迫切的问题,全省农村全面小康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可喜成绩。2005年广东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过半,达53.9%,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继续排在第五位。2005年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排位前8名的省(区、市)依此是:上海、北京、天津、浙江、广东、江苏、山东和福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