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2015年4月16日,上证50与中证500股指期货获证监会批准正式在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挂牌交易,这是继2010年沪深300股指期货上市之后,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的里程碑和新纪元。股指期货作为一种风险管理工具,它的推出完善了中国证券市场缺乏规避系统性风险工具的现状。因此,我们应该对股指期货的推出对中国股市的影响予以研究和讨论,使中国股市的机构投资者拥有资产配置的新选择,使个人投资者拥有更多风险管理的新手段,使价值投资更加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2.
浅析我国股指期货业务风险以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外发达的证券市场,股票股指期货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衍生产品.而股指期货的推出,将对我国证券市场产生重大影响.股指期货不但具有对冲风险、提高市场流动性,促进金融创新的作用,在我国证券市场,它也将成为系统性的卖空机制.股指期货现已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也伴随着诸多的风险,本文首先介绍了股指期推出的背景、发展概况,随后探讨了我国股指期货市场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相应的防范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3.
《西南金融》2007,(6):62-62
作为金融衍生品的一种,股指期货被称为“最激动人心的金融创新”,股指期货、期权的交易量占到了全球金融衍生品交易量的半壁江山。  相似文献   

4.
国内首家金融衍生品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于2006年9月8曰在上海宣告成立,并从2006年11月1日开始以沪深300指数为标的的股指期货仿真(模拟)交易,由此拉开了全国备战金融期货的序幕,券商控(参)股期货公司成为了近几年期货市场上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5.
股指期货是以股票现货为标的的金融衍生品,股指期货本身是一把"双刃剑".在牛市助长,促进市场更好的健康发展.在熊市助跌,在出现市场危机时,可能会加剧市场的震荡.所以股指期货的推出,对股票市场有积极的影响,也有不利影响.本文将以当前我国股票市场情况为背景,对此问题做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6.
酝酿巳久的股指期货今年正式启动,作为我国新推出的期货品种,股指期货势必对我国股市造成一定的影响.文章介绍了股指期货的基本概念,分析我国推出股指期货的根本动因.在探讨股指期货对我国金融市场(主要是证券市场)可能存在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的基础上,提出维护金融市场合理有序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叶雨晴 《证券导刊》2010,(14):51-52
3399:"天长地久"历尽8年酝酿、4年筹备的股指期货终于于上周五破茧而出。股指期货产品的上市,不仅仅为投资者新增了一个投资避险、资产配置、新型交易策略的工具,在更深层次上,是将改变我国证券市场长期以来结构过于简单、单边市场、缺乏做空机制、投资者结构不合理、市场效率不高的格局,从此开启一个中国金融衍生品发展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8.
赵勇  王娜 《海南金融》2006,(11):68-70
近年来,韩国金融衍生品市场飞速发展,其独特的投资者结构和严格的管理与细致的服务,特别是股指期货、期权交易的成功经验,为我国即将开启的金融衍生品交易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本文主要介绍了韩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历程,并总结了韩国发展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海外中国股指期货的发展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外已有数种中国股指期货产品进入了实践,而且新的中国股指期货产品还在不断开发中.海外中国股指期货产品的推出虽然仍有待于市场的检验,但客观上将成为世界投资者考察中国股价的重要指标和参与中国股市的重要途径,并可能对中国证券市场产生多方面的影响.截止目前,H股股指期货比其他海外中国股指期货更为成功,其推出前的一些市场条件值得我们在推出国内股指期货时检视.  相似文献   

10.
A50股指期货对我国内地股市波动性影响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指期货异地上市不仅会对本土股票主市场和衍生品市场产生多方面的影响,而且涉及到本土市场金融定价权等一系列问题.本文通过建立ARMA-GARCH和ARMA-EGARCH模型,研究了新加坡富时A50股指期货的推出对我国股市的影响,结果发现股指期货异地上市减缓了信息向我国股市的传递速度,并且使得旧信息对股票市场影响的持续性增强.面对股指期货异地上市带来的影响,加强跨市场监管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此外还应加快完善本土股指期货制度,保护本土市场定价权,降低异地上市股指期货对本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张夏  李建栋 《新金融》2010,(3):36-41
股票拆分是公司调整股票价格的重要方式,而送红股是股利政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公司拆分股票、发放股票股利主要目的在于传递公司业绩良好的信号,以及使股价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从而更受投资者欢迎。市场对其反应一般都是正向的。股票在公告之后出现了超额收益,而且交易活动增加,股票收益波动性变得更大。但公告之后流动性的变化在理论界并没有达成一致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股份回购与国有股减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股份回购是西方发达国家成熟资本市场中常用一种的运作方法,在我国则是一种金融创新。我国股份回购有着特殊的使命-减持国有股。本文着重分析股份回购在国有股减持中的重要作用、运用条件、运用方式以及运用效果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3.
股票     
证监会:警惕高送转概念炒作风险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4月5日表示,已有部分"高送转"公司因涉嫌市场操纵、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被立案调查,  相似文献   

14.
股票     
733家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增逾3成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14日,两市已有733家上市公司披露半年报,净利润同比增长32.6%。其中,净利润同比增加的公司逾520家,占比7成;净利润增长幅度逾50%的公司也超过200家。  相似文献   

15.
股票     
16年新华社再发《关于股市的通信》7月1日,新华社以《关于中国股市的通信》为题,针对近期股市的焦点问题发表了一篇新华视点。各财经媒体根据自己的理解,把标题改为新华社:股市  相似文献   

16.
股票     
证监会:正集中力量研究改进和完善主板退市制度证监会投保局对在两会期间提出的有关资本市场热点问题进行了集中回应,涉及新股三高、上市公司退市制度、股票分红等13个热点问题。其中提到,退市制度在法律层面早有规定,而且也先后有40多家企业退  相似文献   

17.
王跃民 《银行家》2003,(6):44-48
2003年上半年的中国股市始终游走于"牛"与"熊"之间,4月,初显"牛"形的股市为SARS所累,晚节不保.随后,证监会宣布延长"五一"假期,两大交易所休市至5月11号.临近开市的那几天,关于"红五月"能否到来的讨论在各种报章上随处可见.在这个过程中,银行股一直是被重点推荐持有的对象.  相似文献   

18.
股票     
八部委:研究允许境外机构在境内发行股票、债券等国务院办公厅5月24日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等八部委的《关于加快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指导意见》提出,要研究制定境外企业到境内发行人民币股票的制度规则,认真做好相关技术准  相似文献   

19.
Recent studies document stock price underreactions and overreactions. This evidence is extended by studying open-market stock repurchase announcements. Repurchase announcements were chosen for the study because of the uncertainty regarding the appropriate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purchase announcement. Cross-section regression models are used to test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reaction to the repurchase announcement and returns in subsequent period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arket overreacts to repurchase announcements that are deemed to be “good news” by the market. Neither reversal nor drift is observed following repurchase announcements considered to be “bad news” by the market. The results are robust and are not driven by a few influential observations, beta shifts, or bid-ask bounce.  相似文献   

20.
我国股指期货与股票交易的关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指期货上市交易后对股票现货市场波动性的影响取决于届时股票现货市场的估值水平,其交易过程和结果也将改变市场投资主体结构及参与程度,形成交易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同时,我国股票现货市场对股指期货的交易也存在着反约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