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上海市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新情况、新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上海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调查问卷,结合座谈会反映的情况,分析上海市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现状特征,及其在上海的分布状况.能够为上海市完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进一步做好民族工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魏巍  刘蕾 《中国物价》2023,(12):124-128
医疗保险是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降低疾病风险、保障生活水平及促进融入城市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2017年的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数据,采用Multional Elastic Net-Logistic模型,从个体特征、流动特征、就业特征、社会融合及健康状况五个维度构建影响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参加医保的指标体系,研究了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医疗保险参保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总体上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医疗保险参保率低于汉族流动人口;具有家庭人口数越多、男性、受教育程度高、已婚人士个体特征的人群以参加城乡医保为主;流动人口中拥有农业户口,属于省外流动且为务工身份的人群往往选择双份保险来为自己保驾护航;拥有自购房且具有稳定工作、愿意迁户籍以及持有社保卡的人群倾向购买城镇职工医保来规避风险。  相似文献   

3.
上海是我国拥有相当规模外来流动人口的国际性大都市,在传染性疾病蔓延时期如何对外来流动人口进行控制与管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分析了上海市外来流动人口的基本情况,对上海在"非典"时期外来流动人口的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上海市普陀区、苏州市流动人口问卷调查数据为依据,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特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因素以及户籍制度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经济因素对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并没有显著的影响,社会因素的影响更加显著,其中社会融合因素与居留意愿正相关,家乡联系与居留意愿呈负相关关系;从制度因素来看,户籍制度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有一定的影响,表现在它改变了一部分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  相似文献   

5.
非常时期上海外来流动人口情况分析与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是我国拥有相当规模外来流动人口的国际性大都市 ,在传染性疾病蔓延时期如何对外来流动人口进行控制与管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分析了上海市外来流动人口的基本情况 ,对上海在“非典”时期外来流动人口的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以上海市普陀区、苏州市流动人口问卷调查数据为依据,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特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因素以及户籍制度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经济因素对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并没有显著的影响,社会因素的影响更加显著,其中社会融合因素与居留意愿正相关,家乡联系与居留意愿呈负相关关系;从制度因素来看,户籍制度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有一定的影响,表现在它改变了一部分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最近一次的流动人口抽样调查显示,全市流动人口已达341万人,全市目前实有人口已达到1530万人。1997年,上海接待来沪的国内外旅游者高达1000万人次,其中商务旅游者占一半左右。如何解决好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优化配置,成为上海市在发展都...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人口1420多万,流动人口330多万,全市下辖20个区、县,是全国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商业引导和辐射能力所表现的竞争优势也为上海烟草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现状流动人口自80年代中期开始,成为我国一大突出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各方面的关注。在我国的各大城市近年流动人口急剧增长。逐年有新的高峰出现。1988年上海市日流动人口总数达到209万人,比1986年增长55%。1993年日流动人口数达250万人。1988年,北京市、广州市日流动人口总数都达到了130多万人,1989年开始,广东省连年春节期间闹"民工潮",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群,流动人口达到500万之众。据1988年对10个大城市统计结果表明,平均有48%的流动人口在城市从事劳务和经营活动,个别城市这一比率还要高,如上海市流动人口就业者约占65%左右。广州市约占72%,在城市中来自农村的流动人口约古60%以上,他们构成了流动人口在城市就业的主体。目前。据对四川、河南省10个主要劳动力输出省(区)的统计,由劳动部门组织的  相似文献   

10.
有关流动人口的分层研究以往大多集中于制度性因素层面(户籍制度),或者从职业、收入等非制度性因素层面进行区分.从居住角度来研究流动人口的社会分层问题并不多见.利用上海市长宁区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作了分析研究.在流动人口中,住房质量的好坏、是否拥有产权不再是精英阶层的特权,相反,精英阶层和非精英阶层内部出现分化,非精英阶层中的商业服务人员无论在产权的拥有上,还是住房质量上都表现出明显的优势,而精英阶层中的专业人员在住房质量上也较为突出,但在住房面积上,职业分层并未对住房面积的大小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