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赵萍 《中国报道》2013,(2):20-22
扩大消费不能狭隘地理解为扩大即期消费规模,更应放眼长远。中国还要不要延续扩大消费政策?这是一个问题。近年来,我国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扩大消费政策,消费规模快速增长。当前我国经济能够保持较好的增长态势,就是前期扩大消费政策效果的直接体现。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不确定因素众多,必须保持消费的长期健康持续增长,才能促进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周刊》2004,(1):19-20
据国家信息中心近日发布的报告预测,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范围进一步扩大、农民收入有望较快增加、消费政策和消费体制不断改进等有利因素的作用下,2004年我国消费需求将快速增长,预计消费品零售额达到49052.3亿元,增长10.3%,比2003年提高1.3个百分点,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会有所提高。农村消费启动、服务性消费快速增长将是2004年消费增长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3.
一、济南市居民消费的主要特征近年来,济南市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通过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坚持投资、消费双向启动等一系列举措,消费领域一直保持发展的强势。从反映消费水平的主要指标看,2000年济南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354.7亿元,连续六年保持全省首位。从消费的走势分析,今后在全省“领头羊”的优势地位仍将保持。近年来,济南市消费领域的发展变化,呈现出几个方面的显著特征:1.消费与国民经济协调增长,对GDP贡献不断提高。“九五”期间,济南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增长88.67%,年均增…  相似文献   

4.
一、居民收入约束。居民收入水平决定居民消费能力,即决定着居民的消费总量及消费结构。通常,居民的收入变动水平与经济增长的水平保持适当的比例,才能使生产与消费平衡衔接,不至出现或供大于求或消费过旺的极端现象。分析近年我国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1996~1997年增幅连续两年下降;1997、1998年我国农民人均实际收入增长也分别比上年下降4.4%和0.6%。同时,由于分配差距的拉大,低收入户增  相似文献   

5.
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调整的影响,2008年我围经济增长9%,增速比上年大幅下滑。在经济连续减速的同时,反映消费变化的重要指标——消费品零信额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据此有观点认为,消费呈现与经济不同步的反周期走势,消费有可能独立于经济变化,继续保持旺盛态势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力。本文认为,通过深入客观、多角度地分析消费需求的变化,消费需求在本轮经济凋整中受到的冲击小亚于其他指标,当前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仍保持基本同步变化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
我国消费函数与制度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晓薇 《南方经济》2005,(11):41-43
我国自1998年实施以扩大内需带动经济增长的积极财政政策以来,对提高经济增长率起了很大作用。但是,投资增长速度快于消费增长速度,消费需求严重不足。消费不足引发了一系列矛盾,直接制约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借鉴西方消费理论,在分析我国消费函数的基础上,探讨促进消费增长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一、我国消费信用的产生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慢,投资消费增长趋缓,出口大幅回落,国内外市场疲软、有效需求明显不足,物价连续负增长,宏观经济呈现通货紧缩的形态。为增加最终消费品需求,扩大国内市场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并通过促进产品销售,刺激投资,扩大投资乘数效应,带动经济增长,消费信贷应运而生。 我国消费信用兴起的原因:(1)我国宏观经济中买方市场的形成为消费信用的产生提供了社会环境。(2)我国消费制度的改革为消费信用的产生提供了市场环境。(3)我国中央银行适时调整信贷政策为消费信用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4)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机制的转变加速了消费信用的产生。(5)百姓消费观念的转变为消费信用的产生提供了思想条件。  相似文献   

8.
趋势一 2003年消费品零售额增长将明显高于2002年 从目前我国经济运行持续向好、民间投资进一步启动、消费需求日趋加快、企业效益不断改善等动态发展因素看,2003年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局面.预计2003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将达45158.1亿元,增长10.3%,增速比2002年快1.5个百分点,2003年消费增长明显高于2002年.其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经济增长与由消费、投资和出口组成的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密切相关。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市场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越来越大,其中居民消费需求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也愈加明显。从近几年山东省居民的消费变化情况看,最终消费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逐年扩大,由1993年的45.45%扩大为1997年的49.50%,1997年居民消费对经济贡献率(消费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之比)已达到50%以上。正因如此,扩大国内需求、刺激居民消费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之一。但近年来,特别是自199…  相似文献   

10.
1997、1998两年日本经济连续呈现负增长,这是战后日本经济所经历的最萧条时期。1998年下半年以后,日本改变以往的财政政策,转而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终于使日本经济在1999年转为正增长。我国现阶段正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然而其效果还不甚理想,日本有哪些经验值得我国借鉴呢?  相似文献   

11.
李志俭 《发展》2003,(3):24-28
预测消费的趋势、评说投资的热点。大家都非常关心今年我国经济增长的情况,特别是在消费领域里究竟会有什么样的发展变化?2003年中国消费领域的发展趋向,究竟会怎样呢?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姚景源:我认为2003年中国的消费将会呈现三个重要特征:首先今年中国的消费会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消费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超过去年;第二,消费结构的升级将会成为今年居民消费的重要特征,所以适合消费结构升级的商品都将会成为新消费热点。消费结构的升级将会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而且还会进一步推进…  相似文献   

12.
消费需求作为社会总需求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提供了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以消费需求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量,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然而,受各种因素的制约,我国消费需求增长缓慢,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强。因此,充分利用财政税收手段增加居民的消费能力,提升居民的消费意愿,有利于扩大内需、改善民生,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13.
悄然兴起的日本第三次“消费革命”南京审计学院盛晓白一、战后日本的两次“消费革命”至80年代末期止,战后日本先后爆发了两次“消费革命”。第一次消费革命自1963年始,至70年代中期结束。当时,日本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0%以上...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信息》2006,(24):25-25
消费需求继续增长增速有所回落 受多种积极因素的影响。2007年消费需求仍将保持12%-13%的较快增长势头。城乡居民消费需求新一轮扩张性增长周期远远不会结束。这一趋势将贯穿整个“十一五”时期。但是,由于受到经济大环境的影响,消费增速不会直线提高。而是呈现波动上行的走势,2007年伴随着经济增长的回落,消费增速也将有所放慢。但消费增速的调整要小于投资和出口,其名义增长仍将位于13%左右的较快增长区间,实际增长也将继续高于GDP的增速。  相似文献   

15.
一、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消费增长的阶段特征 促进农村消费增长,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是扩大内需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总体上保持着较快增长。农村居民消费总额(按支出法计算)从1978年的1092.4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23913.7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5.7%左右;剔除农村人口变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对消费与经济增长失谐的审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孟秋菊 《改革与战略》2008,24(10):23-26
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和谐是消费和谐最根本的要求,原因在于经济增长对消费者发展、社会进步和自然生态平衡具有基础性的作用。然而,消费与经济增长失谐现象当前在我国大量存在且比较严重,主要表现为:消费率偏低,造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乏力;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太大,使得农民消费水平低下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羁绊;消费者非理性消费,导致经济增长波动较大。由于它们各自产生的原因不同,因而其对策也有所不同。只有详细区分我国当前消费与经济增长失谐的具体情况,才能找到促进消费与经济增长和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2014年山西省消费增速平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提高。乡村消费增速超过城镇,消费的区域结构逐步平衡。居民收入分配改善有利于消费能力提高。2015年山西消费仍将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我国煤炭消费指数、天然气消费指数分别与经济增长指数关系为研究对象。首先进行消费收入弹性分析,其次结合我国GDP指数建立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从长短期两个方面探究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并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两种能源矿产的消费指数均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而短期均衡则显示经济增长对于煤炭消费的依赖程度大幅度减弱,而对于天然气消费的依赖度则趋于平稳。另外,格兰杰检验结果显示近几年我国经济增长与煤炭消费、天然气消费互相没有格兰杰因果联系。说明替代能源对于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目前还没有形成,而传统矿产资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助力和支撑力在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9.
漆云兰 《发展》2013,(1):33-34
扩大消费是我国近年来重中之重的战略任务。今年以来,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较快提高、物价涨幅回落以及国家不断出台的扩大消费政策等因素使消费仍处于较快增长区间,但应注意到,自2011年12月份以来,我国居民消费增速放缓,消费热点增长乏力,消费者信心下滑。短期内,宏观经济政策应从改善消费环境、创新消费政策入手,拓宽消费领域,培育消费热点,提振消费者信心和消费意愿,同时,又要防止短期透支消费,以免对经济长期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当前消费增速持续放缓值得关注自2011年以来,居民消费增速趋缓。  相似文献   

20.
根据国外经验,消费占GDP的比重达50%以上才能维持经济的高速增长。所以一些发达国家始终将扩大内需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这里以美国以例,看扩大内需对其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首先,内需是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美国是当今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美国经济总量占全世界的1/3。美国经济的增长主要靠内需拉动。90年代曾是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实现了长达10年之久的连续经济增长。尤其是90年代后期,连年保持4%以上的增长率。在多年来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中,消费增长始终是最主要的动力。美国是一个高消费的国家,这不仅是指美国的消费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