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正> 一、台商来闽投资的状况及其特点福建是大陆离台湾最近的省份,两省仅一水之隔.福建凭借天时、地利、人和三优势,一直是台商到大陆投资的热点地区之一。截止1992年底,福建省批准设立的台资项目达1927项,占全省外商投资企业总数的23.84%.协议投资金额为24.99亿美元,约占全国的1/3。台商来闽投资经营和办企业有如下特点:1.非公开性投资。因受台湾大陆政策的影响.多数台商都未以公开身份在大陆投资.而以其在第三国(地区)所设立的公司名义投资福建。这类企业表面上看是非台商投资企业,但实际上投资者都是来自台湾的居民。  相似文献   

2.
<正> 近两年来,我省吸引外资出现了好势头,尤其台商投资势头更是前所未有。至今年5月底,台胞来闽投资累计突破10亿美元,投资项目已超过500项,台资已成为我省引进外资的主要部分。现在全省平均每天接待前来接洽谈项目的台商有三、四十家之多。台资之所以大量入闽,除了闽台因血缘关系、方言相通、习俗相近以外,其主要原因还有:1.台币升值。  相似文献   

3.
<正> 福兴投资区位于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发展较为迅速的福州市郊区鼓山乡,是我省已正式批准的10个土地成片开发项目之一,开发面积两平方公里。该投资区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乡村自办,资金自筹,统一规划,分期开发”。自1990年8月开办以来,通过将土地使用权转让费的集中投入,对区内的供电、供水、供气、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进行配套建设,使农村闲散资金得到合理运用,极大地改善了投资环境,成为台商、外商来闽投资的一个热点。开办仅一年就确定“三资”企业项目30个,引进外资8000多万美元,开发土地近1000亩。  相似文献   

4.
一、台商来闽投资的发展状况及其特点福建是大陆离台湾最近的省份,两省仅一水之隔。福建凭藉天时、地利,更兼人和之优势,一直是台商到大陆投资的热点地区之一。截止1992年底,福建省批准设立的台资项目达1927项,占全省外商投资企业总数的23.84%,协议投资金额为24.99亿美元,约占全国的1/3。福建省台商投资企业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初始阶段(1979—1987年)自1979年台商在泉州市开办第一家合资企业之后,随着海峡两岸关系的渐趋缓和,台商陆陆续续开始在闽投资办企业。这期间台商投资多采取单个,间接,隐弊的试探方式,故具有投资项目少,投资金额小的特点。全省共批准台商投资企业58家,吸收台资金额3968万美元。发展阶段(1988—1989年)这一阶段一方面因为台湾当局逐渐开放工商界人士赴大陆考察;另一方面福建省经过几年的发展,形成了对外开放的多层次格局,吸收外商投资的配套承受能力大为加强。  相似文献   

5.
<正> 当前.海峡两岸关系出现了一些重大的变化。闽台经贸合作迅速扩大,在台湾名列前500家中的40多家企业集团,先后来闽考察洽谈投资。这无疑会给我省的经济和对外贸易带来新  相似文献   

6.
<正> 近年来,我国大陆继美国、东南亚诸国之后成为台商投资新的热点地区,并呈现以下特点和发展趋势:1、投资迅速增长.随着大陆经济的较快增长,尤其是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建立.能源、交通及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充分重视,这一切使大陆的投资环境得到很大改善.为台商投资大陆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投资总额迅速增长。根据经贸部提供的数字:1992年头九个月.台商协议投资额比1991年底的34,3亿美元又增加了29.7亿美元。这样,台资在大陆历年吸收的外资中已位居第三、累计协议总金额已达64亿美元,接近美国65.5亿美元的投资额。另外.台湾排名在前100位的大企业中有三分之二的企业的董事长或高级经营主管纷纷来大陆考察或洽谈投资合作事宜,不难看出台商的投资信心越发增强。  相似文献   

7.
<正> 最近记者在台资企业集中的深圳、东莞、中山和珠海等地调查时发现,目前台商在大陆投资方式、投资形态都在发生重大变化,从“三来一补”加工贸易型企业为主,向“三资企业”转变,过去“台湾接单、大陆生产、香港出口”的传统营  相似文献   

8.
论台商投资福建金融业的优势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构想以来,闽台经贸往来规模日益扩大,台商掀起新一轮来闽投资热潮,金融业成为台商关注的新领域。随着祖国大陆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福建在两岸金融往来中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近两年台商对福建金融业的投资步伐明显加快。当前,福建应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争取中央赋予本省对台金融相关事项的特殊政策.进一步密切闽台金融业合作.打开两岸金融直接交往和良性互动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9.
<正> 两年来,随着台商到大陆投资的迅速发展,我省出现了引进台资的热潮。面对这种形势,中国银行应该充分利用外汇、外贸专业银行的优势,着重从结算融资、资金等方面积极为台资企业的发展服务。一、提供结算融资服务1、以各种手段扩大宣传,让台商了解到中国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种类、特点及其做法,引导他们采用正确的结算方式;同时,广泛听取台资企业的意见,以便及时对结算工作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祖国大陆政府高度重视台商在祖国大陆的投资以及台资企业发展,保护台商投资者合法利益,从政策上为台商创造了有利的发展环境。随着新形势的发展,一方面祖国大陆投资体制逐步改革,外商投资持续增加,另一方面台湾当局为两岸同胞的相互往来和经济交流合作人为设置障碍,使台商在祖国大陆发展既面临新的机遇,也面临很多困难。这些都与广大台湾工商界人士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密切两岸经济关系,符合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也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晓强特为此撰文,为新形势下台商在祖国大陆投资指明了方向,期望广大读者尤其是已经和准备赴祖国大陆投资的台商和台资企业能从中获益。  相似文献   

11.
福建是祖国大陆距台湾最近的省份。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发挥“五缘”独特优势,与台湾形成了较为紧密的经贸合作关系。自1983年第一家台资企业在福建省漳州落户以来,台商在闽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台资已成为福建省第二大境外资金来源。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外商来闽直接投资对我省经济发展起了巨大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中国入世之初,冷静审视存在的问题,分析我国、我省扩大引资所面临的形势,根据我们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综合目标,探讨今后阶段我省继续扩大引资的应有策略,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两岸经贸关系日益密切。一是台商到大陆投资迅过增加,台资企业发展较快。如我省沿海某开放市,到今年4月台资企业已达213家,占三资企业总数的47%;个别市、县台资企业在三资企业中的比例甚至高达70%以上。从目前趋势看,台商投资信心正日益加强,独资企业增多,投资项目也由小向大发展。二是对台贸易逐年增长。据统计分析表明,从1986年以来,两岸转口贸易及大陆对台小额贸易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如1986年至1991年六年间,我省某市五个沿海开放县对台小额贸易年均递增45%;今年第一季度又比去年同期增长1.18倍,发展速度呈历史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4.
<正>台商投资的发展趋势 厦门经济特区对台经贸关系已揭开了新的一页。台商投资已从小规模的起步阶段步入较大规模的发展阶段,到1991年6月底,厦门特区累计批准的台资企业合同447项,台资金额10.39亿美元。台商投资占全部客商投资合同项目和总额的42.33%和47.31%。在国民经济33个大行业分类中,台资企业已涉及其中的20个行业。台商投资形成了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一、第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在三项产业中,台商投资呈现四个比较明显的趋势: 其一,化学工业、缝纫及皮革制造业、造纸及文教用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成为台商投资相对集中的行业。首先,化学工业是台资流向最为集中的行业,占据第二产业投资总额的48.76%。其次,造纸及文教用品制造业、缝纫及皮革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也是台商投资较多的项目,占据了总项目的三分之一。这些行业不少属于劳动密集型的出口贸易加工企业,投资少、见效快、项目平均额小。如服装制造业29项,投资额4534万美元,平均单项156万美元;制鞋业20项,投资额2404万美元,平均单项120万美元;体育用品业10项,投资719万美元,平均单项71.9万美元。  相似文献   

15.
随着台商投资珠江三角洲的持续增多,珠三角台资企业普遍存在资金短缺、融资不易和借贷无门的困难状况.本文通过分析台商在珠三角现有的融资方式和融资策略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来提出拓宽珠三角台商融资渠道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全面分析了加快搭建闽港金融合作平台,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现状、问题,并提出6点政策措施:加强闽港金融机构、业务和人员交往全面合作;鼓励闽港两地银行业互设机构,开放金融业务市场;积极吸收港资保险公司,发起设立地方性保险公司;加强境外上市企业政策支持和服务,鼓励福建企业到香港资本市场融资;支持福建驻港企业合理有效运用外汇资金;成立“福建基金”吸收海外闽籍华侨和企业资金投资福建省重点基础设施和项目。  相似文献   

17.
随着海峡两岸关系的进一步缓和,台资向大陆转移的趋势正在增长,厦门经济特区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人文历史渊源和较好的投资环境,在吸引合资工作中天然地成为一枝独秀。1988年,厦门市台商投资额占台商在大陆投资额的三分之一,来厦洽谈投资贸易事宜的台商更是络绎不绝。台商来厦投资特点表现为四个为主:以生产性项目为主;以独资兴办为主;产品外销为主;项目以中小型为主,建设周期一般在半年左右。40%项目做到当年签约,当年投产,当年收益。  相似文献   

18.
随着台商投资珠江三角洲的持续增多,珠三角台资企业普遍存在资金短缺、融资不易和借贷无门的困难状况。本文通过分析台商在珠三角现有的融资方式和融资策略的特,最及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来提出拓宽珠三角台商融资渠道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如何帮助贫困地区尽快脱贫致富,促进我省加快经济建设步伐,争取早日走在“四化”前列,是全省人民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从我省实际情况看,发展就地取材、量大面广、周期短、易消耗产品的项目,是我省贫困地区目前和将来一段时期投资的重点,我省贫困地区合理使用投资的标准应主要是:一看投资能否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二看投资能否发挥最佳经济效益.投资方向应着重是“短、平、快”  相似文献   

20.
<正>1月23日至2月13日,国务委员兼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李贵鲜在我省考察经济金融工作。在闽期间,李贵鲜行长与省委书记陈光毅、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程序、省长贾庆林以及有关地市领导座谈,听取了省政府及有关地市政府工作汇报,并在程序主任、常务副省长陈明义、省人民银行行长林敬耀及有关地市领导的陪同下,视察了福州、厦门、泉州、漳州、莆田等地市的国营企业、三资企业、乡镇企业、农贸市场和经济特区、开发区、台商投资区、福建炼油厂等重点建设工程以及湄洲湾;视察了基层银行储蓄所、营业部和重点金库,看望了工作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