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水利经济》2007,25(3):28-28
2007年2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表的报告预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升高1.8℃,并将导致海平面升高18—59cm。 法国最新一期《科学与生活》杂志发表文章指出,气候变暖将导致严重缺水,尽管各项农业灌溉工程可以弥补一些损失,但降水的多少直接影响水源。  相似文献   

2.
论林业在应对气候变暖中的重大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全球气候变暖将严重损害经济发展,但开展化石燃料减排执行难度大,许多国家采取生物固碳减排。林业在应对气候变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潜力巨大。初步结算,我国林业每年可减排和吸收CO2当量的潜力为30亿t以上,并具有可持续性。若能开发潜力的50%,年均增加减排量则相当于我国目前碳排放增长的4倍。为此我国应增加科技、资金投入,加快林业发展步伐,完善政策,建立国内碳汇交易机制,积极应对气候变暖。  相似文献   

3.
气候变化下的林业虫害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龙游县的气候条件也有了明显改变,特别是冬季气温明显偏高,给各类林业虫害越冬生存提供了非常适宜的环境条件,林业虫害明显增多,危害程度加重,受害面积增大。龙游县位于我省西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明显的盆地特征,是散生竹中心分布区。全区竹类植物9属41种,竹林面积44.3万亩,占有林地面积的54.1%,是“中国竹子之乡”和全省重点产竹区,素有“浙西竹库”美誉。另外,该县其他经济林木还有柑橘、板栗等,用材林有杉木、松树等。  相似文献   

4.
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系统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齐闯 《林业经济》2012,(1):39-47
从气候变化的概念界定、成因、影响以及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占据的重要地位入手,以系统理论为基础,着重分析了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作用机理,指出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各种林业活动存在着耦合与协同关系,共同构成一个复合系统,该系统同时又是一个典型的耗散系统,存在着熵增的自发趋势。选择合理的系统结构和有效的管理模式,对系统进行内外部关系协调管理,增强负熵持续流入,抵消系统正熵产生,可使系统始终处于有序的耗散结构状态、不断进化。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管理机制主要包括运行机制、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林业碳增加、碳贮存和碳替代是主要的运行机制,这三种运行机制共同耦合成一个复合系统。准确把握三种运行机制的作用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不断对三种运行机制构成的复合系统输入负熵流,可以促使其走向耦合、协同共生,表现出协同进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碳汇:一般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机制。在林业中主要是指植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从而减少该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地球上可以吸收大量二氧化碳的是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和陆地上的森林,尤其是热带雨林。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林业碳汇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碳汇:一般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机制。在林业中主要是指植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从而减少该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地球上可以吸收大量二氧化碳的是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和陆地上的森林,尤其是热带雨林。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林业碳汇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生产转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增温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本文在对气候变化与农业生产间相互影响的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对当前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生产转型的内涵、路径和农业产业链上不同主体参与农业生产转型行为的研究及其进展进行了梳理、归纳和述评,指出了当前研究存在的一些不足:学科隔阂较为明显,导致关于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的评估存在偏差;未区分不同主体适应气候变化行为的差异,缺少微观与宏观数据的有效对接;定性研究农户应对气候变化行为的文献居多,量化分析及其方法研究不足;研究视角较为单一,缺少农业生产转型视角的研究。本文最后对未来相关研究的重点做出了展望:第一,探索更全面的分析路径,优化模拟模型;第二,结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特点,建立正确的适应机制假设;第三,综合利用面板数据和横截面数据,开展动态研究;第四,改进测评方法,区分不同主体适应气候变化的差异;第五,加强交叉学科研究,探索建立能有效结合微观调查数据和宏观统计数据的模型。  相似文献   

8.
碳汇林业     
《山西农经》2009,(6):65-65
凡是以吸收同定二氧化碳,充分发挥森林的碳汇功能,减缓气候变化为主要目的林业活动可统称为碳汇林业,但至少应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1)符合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9.
全球变暖尤其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造成农业生产的大幅波动及各种负面影响。中国农业发展的相应对策包括从农业生产内部的调整,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农业生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农业科技的研发和推广;各项政策制度的外部协调,包括"绿色通道"、农业保险和农业气象监测预报等措施的制定、实施加以保障。  相似文献   

10.
三大策略应对全球变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强 《南方农村》2009,(3):48-48
中国科学院费维扬院士表示,应对气候变暖主要有三大对策:一、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可行的办法是广泛植树造林,加强绿化;停止滥伐森林。用光合作用大量吸收和固定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二、削减碳排放量发展循环经济。目前高耗能行业能耗比巨大:钢铁、石化、水泥能耗之和占全国能耗比重的40%。实现化工资源产业的循环经济,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  相似文献   

11.
谈到全球气候变暖,很多舆论都把矛头指向二氧化碳,一些人认为二氧化碳是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主张在全球范围内将其捉拿归案。  相似文献   

12.
低碳经济:林业发展的机遇与使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是在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严峻挑战大背景下提出来的。加快林业发展是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暖最经济、最直接的途径。发展低碳经济既是林业发展的机遇,更是历史赋予林业的重大使命。  相似文献   

13.
全球气候变暖、生态危机、水土流失……人类生存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主题。  相似文献   

14.
<正>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技术顾问部主任罗德尼·库克近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农业和土地使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常常被人们忽视,主要原因是它们对土地造成的影响难以衡量和监测。事实上,农业和土地使用对气候变化异常敏感。比如,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来适应气候变化,在半干旱土地上经营的农业活动就会受到严重影响,粮食安全将可能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5.
长久以来,人类为了物质水平的提高,肆意改变自然界的面貌,以日益复杂的人类活动如快速发展的工业革命影响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和其他温室气体,吸收阳光并留在大气层内,使地球气候变暖,其中二氧化碳对温室效应的贡献率最大,在大气停留的期限长达200年以上。因此,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将极大地影响全球生态环境,甚至威胁到人类依存的家园。  相似文献   

16.
《上海农村经济》2008,(3):48-48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日前在伦敦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称,由于非洲北部和南部地区干旱问题日益严重,缺少技术来适应环境变化,到2020年非洲的农业产量可能将比目前减少一半。  相似文献   

17.
低碳经济是人类为了应对能源危机和气候变暖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当前,应对气候变化、减少碳排放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战略和共同行动。在哥本哈根应对气候变化大会之前,我国就已经提出了具有国内法约束力的减排目标,而国家"十二五"规划中也明确了"十二五"期间将减排17%的目标。可见,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已经进入规划和实施期。作为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低碳农业在未来具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因此,充分认识低碳农业对我国发展"低碳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江西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项目试点的靖安、奉新、铜鼓、宜丰四县的实地调研,并建构SEM模型,探究生态林业合作社有序发展对改善金融服务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户参加林业合作社可以改善自身获得的金融服务质量;林业合作社的内外生影响因素、入社农户体验、金融服务质量之间存在显著的多阶逻辑关系;林业合作社的内生影响因素与外生影响因素互为影响,并显著影响入社农户体验,外生影响因素与入社农户体验对金融服务质量有显著的直接影响;内外生影响因素通过入社农户体验间接显著影响金融服务质量。因此,提出支持并规范生态林业合作社发展、推进林权抵押贷款试点进程、探索农林产业链融资渠道、充分利用"移动互联"和"大数据"完善社会信用系统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联合国机构10月17日发布的一份最新报告中指出,消除饥饿和贫困的努力必须与农业和粮食系统快速转型相结合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2016年粮食及农业状况》,世界约有五分之一的温室气体来自农业,包括林业、渔业和畜牧生产。农业必须为抗击气候变化做出更大贡献,同时努力克服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报告提供的证据表明,采用气候智能做法,比如使用氮高效和耐高温的作物品种、免耕法及土壤肥力综合管理等,将提高生产率和农民收入。报告估计,仅仅依靠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