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加入WTO,发展农业产业化成为推进我国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提高农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龙头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链的重要环节,是提高产业化水平的关键,本文通过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竞争力内涵和特征的探讨以及对龙头企业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提出了关于提高龙头企业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蒋秧生 《北方经贸》2006,(12):132-134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由之路。农业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处于重要的带动地位,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必须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3.
加快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创新的对策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技术创新是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焕发生机和活力的引擎,是提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本文提出了加快农头企业技术创新的五条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春香 《商业研究》2006,(10):193-195
我国农业产业化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如整体发展水平提高,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增强、结构趋于合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继续完善等。但是,也应看到,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很低,而且我国的龙头企业规模小,龙头企业与农户的结合仍较松散。因此,要继续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必须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增强其带动能力,并进一步完善利益连接机制和发展多元服务组织及大力实行科教兴农战略和走农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战略等。  相似文献   

5.
吴珊瑚 《商场现代化》2007,(20):220-222
基于目前我国农业产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尤其是针对过程中出现的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户的利益分配问题,实际上反映了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户的连接机制问题。本文认为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户的连接机制是农业产业化的核心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能够得到合理解决,对我国的农业产业化进程将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金融支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农业正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其中最大的难点是农业经营规模过小,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则是解决该问题的可行办法之一,它可以解决一家一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矛盾、稳定家庭承包经营与扩大经营规模的矛盾、小规模农户经营与采用先进技术装备的矛盾。而发展农业产业化,培育龙头企业是关键,其中对龙头企业的金融支持尤为重要。搞好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金融服务,需要从龙头企业的自身特点出发,采取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探索建立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出资,专门为龙头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机构,解决农业产业化信贷资金供给不畅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农业产业化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如整体发展水平提高,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增强、结构趋于合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继续完善等。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很低, 而且我国的龙头企业规模小,龙头企业与农户的结合仍较松散。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最后提出了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订单农业是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的主要方式.本文从新疆番茄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户的订单关系入手,运用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订单的主要联结方式,结合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订单的调查数据,从经营学的角度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得出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9.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绩效评定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克斯  冯娟  左虹 《中国市场》2011,(36):64-65
本文以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在借鉴企业绩效评价理论和立足中国现实的基础上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内涵进行界定,与此同时以绩效评价问题为切入点,以利益相关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分析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潜力绩效"、"财务绩效"及"社会绩效"的特定内涵及组成要素;最终完成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制约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因素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增梅  李桃 《商业研究》2007,(4):208-211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新形势下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但是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并未形成规模,我国农产品生产基地分散,龙头企业组织规模偏小,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及农产品质量不高等制约着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必须完善土地产权制度,培育龙头企业,增强政府服务意识,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等几方面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带动我国农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力量,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扶持绩效如何?影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增收的因素有哪些?如何优化政策?这些问题,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政策支持与绩效研究成为当务之急.文章对宜春市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情况进行excel统计,然后用SPSS.13分析,并用产业经济结合产业链相关理论分析了2005-2009年度龙头企业发展的数据,发现了四个重大问题,然后从理论和实际出发,提出了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12.
积极发展龙头企业,是供销合作社为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规模经营综合服务链条中关键的一环,是实现我国农业第二个飞跃的一项重要举措。如何认识发展龙头企业的重要战略意义,坚持怎样的标准办好龙头企业,采取怎样的措施加快发展龙头企业?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以供销科字[1996]第175号文下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供销社工业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意见》给了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  相似文献   

13.
2003年1月10日,国家农业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外经贸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中国证监会、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九部委在全国农业产业化联席会议上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监测认定结果。湖北万宝粮油股份有限公司、中粮国际、北京汇源等235家企业成为全国第二批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由此我国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总数增加到372家。湖北省此次共有8家企业获此殊荣,万宝公司是襄樊市唯一一家得到认定的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万宝公司近年来按照市、区各级政府的统一部署,与农业、种子、农技…  相似文献   

14.
南京市农业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龙头企业是我国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南京市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迅速,有些企业取得了相当好的经济效益,并且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本文将针对南京市农业龙头企业带动能力的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试着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选取了河北省10个城市的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的融资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发现河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存在融资偏好与现实的融资选择存在较大差异。并进一步分析了造成现实差异的原因及建议。这对于完善我省农业产业化企业融资体系,促进我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俞少君 《商业研究》2000,(10):76-77
十五届三中全会以来,农业产业化已经从基层农村的实践探索上升到国家发展选择的高度上。因此,要引导我国农业产业化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必须要因地制宜发展优势农业,培育区域性主导产业;发挥市场功能,走农工贸一体化的道路;培育和支持农业龙头企业,打破地域界限,优化资源配置,形成规模经济,用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的实现,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襄樊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从整体情况来看,还存在着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依然偏低;农业产业化的运行机制尤其是利益分配机制还不完善;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品牌效应差;龙头企业规模小,发展困难等问题。为推进襄樊农业产业化进程,本文提出建立和健全适应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壮大一批龙头企业,特别是大型龙头企业;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贵州省铜仁地区、遵义市、黔东南州、黔南州和贵阳市关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营发展情况进行了系统调研,对贵州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了详细了解。报告对贵州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营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贵州省的具体情况提出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过程中需要重视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上联市场,下联千家万户,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者和带动者,它的发展壮大,是促进地方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及实现农民增收的最直接、最现实的途径。近些年,江西省新余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取得了可喜成就,但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必须加大改革力度,继续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强化政府职能,以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蒲涌 《致富天地》2012,(9):40-41
今年3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从财政、金融、税收、科技、人才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农业龙头企业迎来了加快发展的新机遇。农业龙头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发动机",已经成为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保障主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