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或世界经济不会二次探底 最近有一种理论,认为世界经济会出现第二次探底,国内也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经济会出现第二次探底.我的看法是,无论是世界经济还是中国经济,都不会出现第二次探底.  相似文献   

2.
目前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tockholm International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简称SIPRI)出版了《SIPRI年鉴2009》,显示中国军费支出已居世界第二,对此国际国内都存在质疑的声音。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中国已成为军事强国,意味着中国主动防御的国防政策已经改变?SIPRI的数据是怎么得来的?如何看待中国军费支出居世界第二这个现象?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回答。文章首先介绍了SIPRI年鉴军费开支数据的定义、数据来源、统计与计算方法,然后分析了其数据的局限性,以及西方对中国军费统计数据一直偏高的原因,最后阐述了应该如何辩证、客观地看待SIPRI中国军费世界第二的统计结果,并指出中国要坚定立场,加快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苏少颖 《经济》2011,(3):142-143
201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越了日本,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就人均产值来看,相差依然十倍左右.多年来,依赖廉价劳动力、粗放产业格局、高能耗资源、大规模基础投资的中国经济,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在产业效率、人均产值、标准能耗、技术水平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4.
2010年8月,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因素已经成为提高经济增长的瓶颈;同时环境优化增长,也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内在因素,这实际上也是环境改善的真正历史机遇.解决中国环境问题的关键在于环境执法失灵,地方保护主义是造成我国环境污染严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非常高兴今天有机会在这里跟大家做一些分享,大家知道中国人均GDP在全世界排位还不甚理想,但中国GDP总量已经稳坐全球第二把交椅。无论是中国大飞机制造项目的启动,还是许多新能源项目的迅猛发展,中国制造业在产量上是世界第一,相信在座有来自制造业的同仁的话一定会有共同的感受,那就是我们在分享喜悦的同时也面临同样的困惑和挑战。  相似文献   

6.
当前,为什么企业核心竞争力引起了政府部门、企业界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其主要原因是中国加入WT0在即,大量外资企业已经而且将加快进入中国,中国经济也必然会因此而全面加入世界经济大循环,这样中国企业的竞争将是国际性的.面对世界各国企业强有力的市场竞争,中国企业应如何壮大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呢?本文认为中国企业除了练好自己的"内功"外,必须加强以下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全球贸易高速扩张和世界制造业基地转移,中国东部沿海区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国家层面的沿海发展轴已经形成.在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湾沿海三大增长极加快区域一体化开发的同时,一些次发达地区也启动了沿海开发战略.  相似文献   

8.
一、新疆发展对外贸易面临的机遇世纪之交,世界与中国都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根据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我国政府首先做出了尽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战略决策,1999年11月15日,中美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达成了协议,2000年5月,中国和欧盟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问题也达成了协议,这说明中国加入这一世界“经济联合国”的日程已经临近.中国加入WTO必然给新疆对外贸易的发展提供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为了加快中国经济的发展,适应我国加入WTO的要求,拉动内需,寻  相似文献   

9.
近期国家能源局举行了成立以来的首场新闻发布会。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介绍说,白2000年以来,我国能源供给能力明显增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能源生产国。统计数字显示,2007年中国能源产量是2000年的1.8倍,7年年均增长7.1%。另外,2007年中国能源消费量总量达26.5亿吨标准煤,成为世界上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但是由于中国人口众多,  相似文献   

10.
刘祥官 《经贸实践》2007,(10):12-13
2006年我国的粗钢产量达到了4亿吨。中国已经连续多年居于世界钢铁超级大国的地位。目前我国超级规模的钢产量,超过了美、 日、俄、德等发达国家钢铁产量的总和。这是世界钢铁发展史上的奇迹。曾经当过世界第一钢铁大国的美、日、俄(前苏联)等国,它们历史上最高钢铁年产量,都没有超过1.5亿吨。世界惊呼中国钢铁工业的超常规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经济》2008,(7)
过去数年间,"中国制违"在全球的影响力持续扩大,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稳健成长的重要推动力.2007年,中国制遣业的GDP增加值达到13000亿美元,在能源、化工、建材、纺织、家电、电子和食品饮料等十多个行业的百余种产品的产量都居于世界第一位.  相似文献   

12.
阿根廷拉丁经济研究所8月29日公布报告称,阿根廷主要贸易伙伴中国和巴西经济的强劲增长加快了阿根廷经济复苏步伐。报告分析说,目前巴西和中国已经是阿根廷的第一和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和巴西今明两年都有望保持较高经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玉米生产及贸易现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玉米作为动物的主要饲料来源、人类的重要工业原料、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作物。随着栽培经验的积累、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物质投入的增加,玉米的产量越来越大,用途越来越广,在世界谷物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玉米生产国,产量、消费量约占全球玉米产量和消费量的20%左右。通过对近年来中国玉米生产和贸易发展历程的分析,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希望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金融市场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也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利差交易的冲击。特别是当美联储第二轮量化宽松推出后,各主要新兴市场的利差交易都呈现出饱和的状态,投资者急需可靠而又能容纳大量资金的市场。中国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增速最快的主要经济体,人民币单边升值的预期强烈。此外,中国的房地产和能源行业仍在惯性中迅猛扩张,需要新的资  相似文献   

15.
苏少颖 《经济月刊》2011,(3):142-143
201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越了日本,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就人均产值来看,相差依然十倍左右。多年来,依赖廉价劳动力、粗放产业格局、高能耗资源、大规模基础投资的中国经济,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在产业效率、人均产值、标准能耗、技术水平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16.
心结的释放     
安平 《经济导刊》2006,(5):30-34
有人总结道,中国的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 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在这三个阶段中,开放政策始终不变,但开放的结果却变而又变。这或许可以说明,现在已经到了应该展开心结的时候了。于是,所有的观念和心态都要调整,所有以前认为是对的和必然的东西, 现在都应该拿出来看一看,重新考量一番。因为,经济发展依然如此,改革开放依然如此,但其境界要变一变了,我们的屁股要挪一挪了。中国结展开,是一条红飘带。这条红飘带,应该也必然会舞动整个世界。  相似文献   

17.
成立于1978年的台湾灿坤集团,从最初为国际知名企业做OEM(贴牌生产)开始,通过几十年积累,扩张,如今已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灿坤小家电王国”。它已经成为世界上产量最大的煎烤器厂商和世界第二大电熨斗生产厂家。同时,也是中国第一家先后在大陆、台湾、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大型跨国集团。然而,正是这样一家在国际市场上如鱼得水的知名企业,仅仅两年就在流通领域兵败大陆,其原因何在?又为我们带来何样的启示呢?  相似文献   

18.
中国粮食产地集中,单产增速明显,蔬菜和水果产量均居世界第一,各种经济作物的产量也日渐增长,人均肉类产量稳步增长,多项营养指标摄入量都显著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粮食产量增速远超人口增速,因粮食的品种结构性矛盾和居民粮食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粮食自给率有所下降,但从农用地对比情况看,中国有能力保障粮食安全。为进一步保障粮食安全,中国应重视种业发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消费结构。  相似文献   

19.
世界期货市场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在当今的世界经济领域中,正产生愈来愈深刻的影响,发挥着其他行业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据有关统计资料提供的数字,目前世界国际贸易总额60%以上都是采用期货交易方式进行的,期货交易已成为国际惯例中一种较为成熟的、高层次的贸易方式和机制.期货市场已成为现代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期货市场国际化的趋势也日益明显.尤其是日本、新加坡、香港、马来西亚等在注视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的同时都正在加快自身的发展步伐,以便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与新加坡之间友好的、建设性的双边合作关系由来已久,横跨港口行业等多个领域。2013年,中国已经是新加坡第二大对外直接投资国,而新加坡是中国最大的对外直接投资国。中国与新加坡之间友好的、建设性的双边合作关系由来已久,横跨港口行业等多个领域。2013年,中国已经是新加坡第二大对外直接投资国,而新加坡是中国最大的对外直接投资国。中国是全球贸易和生产体系中的重要成员,2011年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