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今年以来,国内市场猪肉价格上涨最为令人瞩目.由于国内市场猪肉供应紧张,猪肉价格扶摇直上.商务部的监测数据显示,猪肉价格在一路突破20元后也并未看到"涨停板"的出现,白条猪瘦肉每公斤报价达到21元,继20元后再次创下历史新高.为此,稳定猪肉价格问题成为当前控制消费价格上涨乃至整个经济工作的关键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2.
自2008年以来,湖北省猪肉价格呈现出大幅波动的趋势。猪肉价格的大幅波动既不利于养殖户收入的稳定增加,带来较大的养殖风险,同时也不利于市场的稳定供应,给居民的消费带来负面影响。猪肉价格波动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供给因素的推动,也有需求因素的拉动,同时还有投机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本文通过梳理和分析湖北省2008-2013年猪肉价格的变动因素,试图发现猪肉市场价格变动趋势及其变化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3.
2019年猪肉价格的上涨带动了周边关联产品价格的上涨,使得CPI指数持续上升。在北京白条猪价格的分析中引入气象干旱指标中的降水距平百分率法和股市中压力线和支撑线理念。以新疆乌鲁木齐白条猪为例,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10月的乌鲁木齐市白条猪猪肉月平均价格数据,以该时间段中距平百分率不小于15%的数据,建立灰色GM(1,1)模型进行预测,结果显示2021年9月和2023年1月的两个时间段的白条猪价格可能会超过25元每公斤,最后得出维护白条猪价格稳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陈燕 《华商》2008,(3):147-148
一、背景进入2007年5月份以来,国内市场的猪肉价格突然出现了持续上扬的趋势,到5月下旬,全国36个大中城市白条猪肉每公斤平均批发价达到16.53元,较5月11日上涨了16%。国家商务部和各地政府立即采取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5.
猪肉和鸡肉是我国居民消费的主要肉类品种,两者具有较大程度的同质性,属于典型的替代性物品。在居民肉类消费能力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市场经济价格具有传递效应,二者价格也应该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动态关系。本文通过实证研究表明:猪肉价格和鸡肉价格波动幅度趋于增大,实际表现为产业发展风险的增加;猪肉价格和鸡肉价格具有长期稳定的关联性,并且猪肉价格在相互作用中处于主导地位。同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稳定肉类市场价格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致富天地》2008,(1):46-46
2007年底,珠三角市场牛肉价格持续上涨,猪肉价格也再次攀升。物价部门预计,猪肉、牛肉价格在未来一段时间将维持高位,并且仍有较大上涨压力。目前,珠海市场上鲜牛肉14元/斤、猪瘦肉14元/斤、带皮猪肉12元,斤,价格分别比2006年10月底上涨27.27%、  相似文献   

7.
今年五月初开始,广东省大部分地区猪肉价格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有些地区的猪肉价格甚至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本文针对这一现象,分析了广东省猪肉价格上升的各种诱因,通过经济学的需求——供给模型分析了猪肉价格上涨对单个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同时就这一价格上涨的现象对广东省消费价格指数(CPI)的影响进行了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8.
猪肉的需求收入弹性及消费量增长率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景选 《现代商业》2008,(18):112-113
随着人口的自然增长以及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猪肉的消费也将稳步增长,在宏观上加强猪肉的供给管理,适当增加猪肉供给对于控制猪肉价格的暴涨趋势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从人口增长和收入增长对猪肉消费需求的影响入手,解释稳定价格下猪肉产量的合理增幅,并预测08年猪肉产量应比上年增长2.58%。  相似文献   

9.
猪肉制品是人们日常消费的重要食品,在西安市场, 2005年人均消费猪肉制品量为24公斤。本文将根据猪肉制品主要消费者的特点和消费行为特征做出西安市猪肉制品的消费前景预测  相似文献   

10.
猪肉制品是人们日常消费的重要食品,在西安市场,2003年人均消费猪肉制品量为24公斤.本文将根据猪肉制品主要消费者的特点和消费行为特征做出西安市猪肉制品的消费前景预测  相似文献   

11.
猪肉价格剧烈波动对城乡居民肉类消费产生了显著影响.为了弄清中国生猪价格与猪肉价格非对称传导效应,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实证分析了中国生猪价格与猪肉价格传导关系.结果表明:中国生猪价格与猪肉价格存在长期均衡正向关系,猪肉价格调控难度增大.非对称条件异方差模型(TARCH)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生猪价格与猪肉价格之间的传导具有双向非对称性特征,其原因是生猪价格和猪肉价格在传导过程中受到了产业链利益相关者议价能力差异、生猪供给与猪肉消费均衡的滞后性影响.  相似文献   

12.
《四川物价》2010,(4):42-43
受消费需求减少及供应充足双重因素的影响,猪肉的价格已经连续四周出现下跌,3月中旬的平均批发价格在12元/公斤左右,而这个价位已经逼近养殖户所能承受的最底线。市场人士表示,综合各方面原因分析,猪肉价格继续下降的可能性不是太大。  相似文献   

13.
2007年全国猪肉价格以惊人速度飙升,一周内涨两三元的情况频繁出现,在2008年初达到一个价格高峰,以至国家不得不动用储备肉,以保障猪肉市场价格稳定。  相似文献   

14.
据陕西省物价局价格监测分局监测显示,8月份,全省小麦、水产品、肉禽蛋价格上涨,其中生猪、猪肉、鸡蛋价格涨幅明显;玉米、食用油、食品和民用燃料类价格平稳;化肥价格下降;猪粮比价为7.1∶1,已连续14周高于盈亏平衡点。小麦、面粉、鸡蛋、牛羊肉及水产品价格上涨小麦:8月份,本地新小麦收购已接近尾声,市场价格高于国家最低收购保护价每50公斤19.85元,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已停止了托市收购,其他社会粮食收购单位也因价格原因,购销双方进入  相似文献   

15.
猪肉是贵州的主要畜产品,其产量占贵州肉产品的80%以上。虽然贵州的猪肉生产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在全国相较落后。同时猪肉市场中的质量和安全问题、供给和价格的异常波动问题,都使得有必要对贵州的优质猪肉供应链构建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今年以来 ,醇类市场价格较稳 ,乙二醇受聚酯切片影响价格下降。但由于我国周边新建的乙二醇装置又有新增能力投入市场 ,价格呈下降态势。甘油由于今年世界植物油价格下降较多 ,国际市场价格也有下滑 ,近期在 10 0 0 0元左右。除异丙醇、聚乙烯醇变化较小外 ,几乎都有大小不等下降。酮类市场 ,由于国际市场价格下跌 ,丙酮已跌近4 0 0 0元 ,近期更有卖家出价低于 380 0元 ,看来后市还有下降空间。丁酮价格一路下滑 ,近期每吨达 70 0 0元左右。酮类市场除环乙酮较平静外都呈下降。醇酮类价格呈单边下降态势…  相似文献   

17.
基于具有马尔科夫区制转移的非对称误差修正模型,本文分析了我国生猪和猪肉价格间传导机制的区制状态、转移概率和非对称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生猪和猪肉价格水平值之间存在着长期协整关系,猪肉市场整合程度较高;它们的增长率序列之间存在着"对称性传导"和"非对称性传导"两区制的短期非线性动态调整关系;两区制间的转移概率具有非对称性,"非对称性传导"区制具有稳定性强、发生频率高和持续期长的特征;在"非对称性传导"区制中,猪肉价格对生猪价格上涨的调整幅度和速度均大于对生猪价格下降的调整幅度和速度。因此,降低生猪和猪肉价格间传导的非对称程度有利于提升储备猪肉政策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8.
胥晓莺 《浙商》2010,(13):38-39
“有人炒大蒜、炒绿豆,还有人关注今天北京市场上猪肉多少钱一斤吗?还记得2007年夏天猪肉价格飙升吗?”近日,面对《浙商》记者的发问,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卢锋一再强调他不是做预测的学者,但他说,“读懂了2007年国家调控猪肉价格的政策,你自然就能预测今后农产品价格的走势。”  相似文献   

19.
猪肉是中国主要的副食品,其价格是社会民众和各级政府普遍关注的经济指标之一。为深入研究猪肉价格波动状况及其反映的市场供求规律,文章从分析猪肉供给和需求的主要特征入手,总结了近年来猪肉价格波动的基本情况,并分别从供应链两端识别了影响猪肉价格波动的供给侧和需求侧因素。在此基础上,着眼于供求双侧均衡发力,提出了"供给侧保供应"和"需求侧促消费"为导向的克服猪肉价格波动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运用经济学的供求原理来分析2007年我国的猪肉价格的变化。分析出因为国民收入的增加以及猪肉的替代效应等导致猪肉需求增加,而同时因为生猪疫情的爆发和养殖成本的增加导致猪肉供给减少,故猪肉市场价格会上涨。针对2008年猪肉价格情况,我们同样运用经济学原理的供求原理加以预测,得出在正常情况下来年猪肉价格会下降,并维持在略高于2006年价位的水平上,由此提出养殖户谨慎控制养殖生猪数量并加强猪肉的深加工、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和疫情检测等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