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财经速递     
《北方经济》2007,(5):30-31
建设部:严查违法拆迁评估和野蛮拆迁;社科院:真正税改将始于2008年;交通部将清理已还贷款公路收费点;经济增速加快 三大特点突出;蔡日方:劳动力成本上升不会削弱中国经济竞争力;联合国:中国今年GDP增长降到9.9%;  相似文献   

2.
决策     
2004中国经济进入十年最好时期;2005:地方GDP数据中央统一公布;中国税收增势强劲;中国GDP是全球经济增速重要因素;《2005中国经济十大预测报告》;中国经济仍将稳中求进;国资委签定首批30家央企责任书;2005年宏观调控将有五大重点;  相似文献   

3.
观点     
《沪港经济》2007,(2):8-8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认为:继续推进改革是应对挑战的根本途径;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认为:外汇储备增加会挤压贷款;高盛(亚洲)有限公司经济学家梁红认为:2007年中国经济将增长9.8%;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预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年底将达7.45;国家发改委宏观院教授王小广指出:中国宏观经济存在3大结构问题;  相似文献   

4.
《沪港经济》2007,(10):8-8
北京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认为:中国还有20年的经济高增长;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指出:近期宏观经济运行有3个风险不容忽视;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认为:上海应承担起国际金融中心角色;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认为:中国物价将持续保持高水平;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魏杰认为:国际收支失衡诱发资产高价位运行……  相似文献   

5.
媒体扫描     
《中国经济信息》2008,(1):18-19
人民日报林毅夫:现有理论难解释中国经济“奇迹”;中国证券报我国尚无一行业真正被外企垄断;经济观察报资源税将成2008年工作重点;北京商报专家预测:2008年实际工资增长会比物价快;上海证券报夸大楼市拐点效应易误导调控决策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信息》2009,(7):21-21
会展时间:2009年4月23日-2009年4月25日 会展地点:内蒙古国际会展中心 会展介绍: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企业形象得到进一步重视,广告市场呈现极佳的发展机会,中国广告业以13.62%增长率领先于中国经济大盘;2007年中国广告市场的营业额将突破1300亿元大关;2008年中国网民将突破亿人大关,对中国网络广告来说,将产生一个难以预计的庞大的广告市场。  相似文献   

7.
声音     
刘明康:“六项机制”防范风险;厉以宁:中国正迎来大规模设备更新期;张宝文:建设节约型农业七大重点;周正庆:金融改革四个突出问题;吴敬琏:旧工业化道路的7种不良影响;董文标:改革要学会“算大账”;龙永图:中国还要再做二十年衬衫;金人庆:“十一五”财政将增加人民收入  相似文献   

8.
观点     
《西部论丛》2006,(1):7-9
预计2006年经济增长水平可达8.5%-9%;亚洲银行指出:中国应引领亚洲货币集体升值;为应对人民币升值,人民银行思路发生变化;2006年利率将不会上升;2006年金融领域将在四个方面加快改革;追求稳健将成为“十一五”中国宏观调控主旋律;1314公里  相似文献   

9.
《发展》2008,(5):157-157
土地百日执法——严守非法用地“闸门”;李荣融:央企要注重风险管理;天津将成中国工业生物技术多重“中心”;银监会:扎实做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我国商标年申请量连续6年居世界首位  相似文献   

10.
财经要闻     
《宁波经济》2007,(1):6-6
权威机构预测:2007年我国GDP增长将回落;中国明确电力电信等七大行业将由国有经济控制;政府取消煤炭价格双轨制;医疗就业贫富差距为当前最突出三大社会问题;9家外资银行内地分行改制筹建为法人银行获批准;宁波港继续保持中国大陆港口第二位;2006年宁波城市主要榜单录;  相似文献   

11.
声音     
李毅中:大型国企不搞管理层收购;黄孟复:非公经济发展障碍将进一步消除;娄勤俭:信息产业成为中国第一支柱产业;邱晓华:农业是中国经济最大亮点;厉以宁:重型化是中国经济必经阶段;张汉林:中国将迎来全球反倾销的高峰;范剑平:“长短拳”并出 “组合拳”继续;  相似文献   

12.
新论点     
《西部大开发》2006,(1):6-7
刘国光:反思改革不等于反改革;王志浩:中国不会陷入“日本病”;李荣融:2008年国有大中型困难企业全部退市;罗俊华:公务员考试是巨大的内耗;左小蕾:股改成功的重要指标是新股恢复发行;谢国忠:境外热钱撤出将引发房地产危机;童大焕:过度医疗猛于矿难;邓聿文:中国进入风险社会;辛向阳:体制转型导致社会公德大面积缺失;盛大林:给8000亿地下信贷一个合法通道;易宪容:财政政策须由“投资”向“公共服务”转型;魏建国:跨国公司与民企是中国经济两个主体;傅勇:对比印度,中国经济未来不容乐观;高辉清:能源价格改革需谨慎;吴敬琏:中国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13.
观点     
《西部论丛》2006,(12):10-10
中国人民大学预测报告:2007年经济增长将低于10%;屠光绍:发展直接融资可破解七大难题;管涛:顺差过大增大宏观调控压力;樊纲:缓解外汇储备过高最根本的途径是鼓励资本流出;2007年中国经济增速可能放缓至9.6%;[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时政     
《中国老区建设》2008,(8):63-63
国务院扶贫办: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已减至1500万以下;国家林业局:对征占用林地申请相关事项予以规范;农业部:下达《2008年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意见》;发改委、财政部:将对涉农价格和收费开展清理整顿;国土资源部:通报20起国土资源违法案件  相似文献   

15.
宏观     
《西部论丛》2006,(2):6-6
黄菊:继续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权威研究机构认为:2006中国经济不会陷入通货紧缩;汪光焘:建设新农村试点工作要重点关注三个方面;2005年我国外贸总额1.4万亿美元。稳居全球第三;2006年国家税改重点确定;胡晓炼:2006年外汇管理将力促国际收支平衡。  相似文献   

16.
经纬 《中国高新区》2011,(8):124-126
权威的市场研究机构曾经对中国汽车市场勾勒过一幅令人心醉神迷的蓝图:2010年中国汽车市场将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400万辆,占全球总量的20%);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市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  相似文献   

17.
数字     
162.1亿美元:中国史上最大外贸采购协议签订;2010年中国航油消耗总量将达1500万吨以上;农村贫困人口近5年减少562万  相似文献   

18.
政策导航     
《发展》2006,(2):4-4
中国未来15年目标:力图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反哺三农 年内财政预算3200亿;我国2006年将扩大重点税源监控范围;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面临五大重要任务;2006年化体制改革将在全国推开。  相似文献   

19.
媒体扫描     
《中国经济信息》2008,(5):18-19
《经济观察报》次贷危机:最困难的时期还没有过去;《北京晨报》罗杰斯预言中国楼市将现调整;《国际金融报》环保新政亮出“第二剑”;《证券日报》2008年央企整合将再提速;《第一财经日报》专家驳斥中国粮食威胁论。  相似文献   

20.
宏观     
《西部论丛》2005,(10):6-6
曾培炎:2005年GDP增长率预计将达9%左右;投资体制改革取得九个方面的突破;马凯强调:积极稳妥地推进股权分置改革;李荣融:中国加快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调整;楼继伟:个人所得税调整要分步走;国务院重点推动四大领域的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