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1.严格的厌氧环境。沼气发酵微生物包括产酸菌和产甲烷菌两大类,它们都是厌氧细菌.尤其是产生甲烷的甲烷菌对氧特别敏感。它们不能在有氧的环境中生存,哪怕微量的氧存在,也会使发酵受阻。因此,建造一个不漏气、不漏水的密闭沼气池,是人工制取沼气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一、要制作严格密闭的沼气发酵池 沼气池中起主导作用的细菌是厌氧细菌,包括各种分解菌和产甲烷菌,在有氧条件下,如甲烷细菌,两三分钟就死亡。因此,一个严格密封、不漏水、不漏气的沼气池,不仅是为满足装料贮气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隔绝空气,保证沼气发酵微生物在厌氧条件下.达到正常发酵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一、厌氯消化中的酸中毒表现及原因 厌氧消化中的酸中毒,就是料液酸化,沼气发酵微生物中毒衰亡,最终表现是产气量降低和甲烷含量下降,所产的气不能燃烧使用,一般发生在养殖专业户以喂配合饲料的猪粪、鸡粪为发酵原料的沼气池。新池、老池均可发生酸中毒.如新池投料封盖后不能启动;新池启动后又停止产沼气;产气正常的老池停止产沼气或所产的气不能燃烧使用。即使点着了火,也会很快熄灭。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进一步提高农村清洁能源供应水平,改善农村用能结构,减少秸秆废弃和露天焚烧,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方法]在系统梳理我国秸秆沼气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我国秸秆沼气面临的形势、主要技术工艺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我国秸秆沼气主要可分为8种工艺,包括竖向推流式厌氧消化工艺、全混式秸秆发酵技术、自载体生物膜秸秆沼气工艺、覆膜槽秸秆沼气技术、车库式秸秆干发酵工艺、一体化两相厌氧消化工艺、红泥塑料厌氧消化技术、分离式两相厌氧消化工艺等。目前发展秸秆沼气存在5个主要问题,包括秸秆收储运困难、预处理技术有待改进、进出料不便、高值化利用程度低、政策和服务体系不完善。[结论]提出了推进秸秆沼气发展的4个对策建议:推动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强化秸秆沼气后续产品的开发利用、控制秸秆沼气工程对环境的污染、完善配套政策机制和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5.
沼气出料前,必须备好新料,采用富氮原料。入冬前后,采用含“富氮有机原料”的鲜猪粪(或鲜牛粪、鲜羊粪)作发酵原料,不要用含“贫氮有机原料”的干麦草、玉米秸秆等作发酵原料,目的是缩小碳氮比,加快甲烷菌的繁殖,使之多产气。  相似文献   

6.
沼气是有机质在厌氧的条件下,经微生物分解所产生的一种可燃性混合气体,它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如何做到沼气多产气、多造肥、又安全,一些农民朋友还所知较少,现作如下介绍。  相似文献   

7.
发展沼气造福人民罗能斌沼气是以人畜粪便和农产品加工等废弃有机质为原料,在厌氧环境中并保持一定温度、湿度和酸碱度的条件下,经过多种微生物的共同作用,发酵分解而产生的气体燃料,可直接燃烧,也可作为机械动力和发电,是一种方便、清洁的新能源。能源对一个国家或...  相似文献   

8.
随着生态农业的发展,沼气池也已在农村与日俱增,农民朋友用沼气做饭照明的越来越多,但有些农民还不知道沼气可用来储藏粮食,达到灭虫的目的。沼气储粮是利用沼气中的甲烷和二氧化碳含量高,基本不含氧的特性,将沼气输入粮仓,置换出其中的  相似文献   

9.
户用沼气产气多少重在管理,管理分日常管理和越冬管理。目的是满足甲烷菌产气当需的物质和外部环境要求。  相似文献   

10.
《农家致富顾问》2009,(3):45-46
以前在农村一把火就烧了的稻草,现如今在福建省顺昌县成了宝贝。2006年12月,在顺昌县农业局的带动下,该县推广复合菌预处理稻草生产沼气获得了成功,现在大约有1000多口沼气池利用稻草生产沼气。沼气发酵通常以人畜粪便为主,但随着养殖业集约化水平的提高,农村散养户相对减少,利用复合菌预处理稻草生产沼气的技术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1.
<正> 沼气肥是利用农家廉价的人猪牛粪及各种秸秆、垃圾,经过沼气池密封、高温发酵后的有机物质,它不仅能为人们提供照明和燃料用的甲烷(据实验,一口沼气池全年可节约3亩山的燃料柴,约600多元),而且还是鱼类的优质饵料来源。万年县有沼气池3000多口,面积26万立方米,全县农业人口人均约占沼气地面积0.091立方米。现就利用沼气肥养鱼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光合细菌是一类能在厌氧光照或好氧黑暗条件下,利用有机物作供氧体兼碳源进行不放氧光合作用的细菌。光合细菌主要有红螺菌属、红假单胞菌属、着色菌属、绿菌属。其形态是球形的,有单个或念珠串起。 光合细菌蛋白质含量高达60%以上,氨基酸组成合理;富含维生素B、叶酸、生物素、辅酶  相似文献   

13.
在农作物秸秆中,加入高效活性菌(秸秆发酵活干菌)贮藏,经一定的发酵过程使农作物秸秆变成具有酸、香味的饲料。一般用微生物发酵处理后的秸秆称为微贮秸秆饲料。其原理是秸秆在微贮过程中,在适宜的温度和厌氧条件下,由于秸秆发酵菌的作用,秸秆中的半纤维素糖链和木质素聚合物的酯键被酶解,增加了秸秆的柔软性和膨胀度,使羊瘤胃微生物能直接地与纤维素接触,从而提高了粗纤维的消化率。  相似文献   

14.
《农家致富顾问》2011,(12):30-30
在沼气发酵过程中,温度是影响沼气发酵速度的关键。发酵温度通常划分为三个范围:46-60℃℃称为高温发酵,28-38℃称为中温发酵,10-26℃称为常温发酵。当发酵温度在8℃以下时,仅能产生微量的沼气。因此必须采取越冬措施,以保证正常产气。  相似文献   

15.
有机废料经过厌氧消化所产生的沼气,除作为能源利用之外,还可作为一种环境气体调制剂,用于粮食、种子、灭虫、贮藏和果品、蔬菜的保鲜贮藏,而且简便易行,投资少,经济效益显著。一、塑料帐密封沼气气调贮粮技术:1.设备及安装在原来的粮仓上面覆盖0.1~02毫米的聚乙烯塑料帐,其顶端设置一根小管作排气通道,并与测氧仪或二氧化碳分析仪连接。粮堆底部  相似文献   

16.
“四位一体”大棚种养模式就是把沼气池建在塑料大棚内,大棚为菜园、猪舍、沼气池创建良好的环境条件,粪便入池发酵产生沼气,净化猪舍环境,沼渣为菜园提供有机肥料,使猪与菜之间交换CO2与O2,并可保证沼气越冬产气。  相似文献   

17.
一、发酵原料的种类及配比 人畜禽粪、作物秸秆、有机污水等都可作为沼气发酵原料.由于各种发酵原料的产气量不同,所以必须合理搭配、综合进料.  相似文献   

18.
沼气属生物质气,是沼气池利用人畜粪便、垃圾、杂草、落叶等有机物质在厌氧条件下,经过发酵而产生;是清洁能原,可再生能源,绿色环保型能源;是新兴的生物质产业,将成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循环经济的典型。因而,要充分发挥其可再生作用,沼气池日常管理十分关键,经过调查、研究、总结,作者积累了沼气池日常管理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9.
正一、沼气的理化性质沼气是各种有机物质在一定温度、湿度、酸碱度和隔绝空气条件下,经过各类微生物分解代谢而产生的一种可燃性混合气体。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占55%~70%;其次是二氧化碳(CO2)占28%~44%;此外还含有氮气、水蒸汽、氢气、硫化氢(H2S)、一氧化碳(CO)和微量的高级碳氢化合物(Cm Hm),共约占5%。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是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分子量为16.043,比重为0.716克/每升,  相似文献   

20.
《农民科技培训》2005,(12):13-13
有机废料经过厌氧消化所产生的沼气,除作为能源利用之外,还可作为一种环境气体调制剂,用于粮食、种子的灭虫和贮藏以及果品蔬菜的保鲜贮藏,而且简便易行,投资少.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