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唐代大诗人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曾发出过这样的感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日历一页页翻过.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由于城镇住房市场价格的不断攀升,多数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无力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居住的问题变得日益突出,而政府住房保障力度不足,造成了这部分群体住房困难问题一时难以解决,成为当前我国面临的一个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2.
住房保障制度是政府通过国家、地方和社会的力量,为住房困难人群提供基本生活住房的、以转移支付制度为主的若干制度安排,使最低收入家庭住房通过廉租住房制度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通过经济适用房解决,中高收入家庭住房通过限价房和商品房解决.转移支付制度的主要目标是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实行房地产均等化目标意味着房地产这种特殊公共物品的公平分享,也有助于房地产经济的协调发展.我国的住房政策自2005年开始,由市场化提供住房为主向加强住房保障制度建设调整,目的是为了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  相似文献   

3.
保障性住房政策的经验借鉴与我国的发展模式选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国内外经验都表明,住房关系民生,特别是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不能完全通过市场化来解决,政府要承担责任.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是房地产市场调控重要内容,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深受广大老百姓拥护的惠民工程,政府责无旁贷.本文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保障性住房政策经验借鉴的基础上,分析我国住房保障制度发展状况和存在问题,提出我国构建多层次住房保障,本系的模式选择和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4.
我国住房保障制度建设:经验、问题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趋向是城镇住房供应从原来单一的政府保障向市场供应与政府保障并重过渡。我国住房保障制度建设已经初步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住房保障政策的基本框架,在改革实践探索中积累了经验,也存在一些问题,为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住房保障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5.
198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住房制度改革,使城镇居民住房状况总体上有了显著改善。然而,由于改革过程中政策措施的不配套,导致经济利益调整的非均衡,使得城镇低收入家庭的居住状况改善甚微,从而形成了目前贫富阶层住房两极分化的局面。本文通过对沈阳市低收入家庭实际住房状况的调查,分析了住房制度改革对低收入家庭的相对不利影响,指出通过政府在住房市场上提供社会保障住房,将有助于解决住房公平问题,进而实现市民普遍康居的小康社会目标。  相似文献   

6.
住房问题是关乎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使全体人民实现‘住有所居',让更多的人事受改革与发展的成果".廉租房制度作为我国帮助城市低收入家庭解决住房问题的一种政策努力,旨在通过政府政策扶持,帮助低收入人群解决住房问题,从而保证社会的安定和谐.因此,建立健全以廉租房制度为重点的住房保障体系,既关系到科学发展现的贯彻落实,又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也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实现.因此,需要对现有廉租房保障制度进行剖析,找出其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更好地实现其保障功能,体现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7.
王迪 《当代经济》2008,(11):42-44
中国国务院近日印发《国务院2008年工作要点》。要求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廉租住房建设,增加房源供给,建立多渠道投融资机制。积极解决城市低收入群众住房困难。廉租住房制度是解决城镇最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当前我国城镇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和谐社会、稳定社会秩序的重要举措。该制度实施以来,在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问题上发挥了一定的所用。但与此同时.其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迫切要求我们对现行的廉租房制度进行全方住的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8.
解决低收入家庭居住问题的制度思考与模式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单介绍了世界发达国家保障低收入家庭住房的基本思路及其发展趋势,分析了我国低收入家庭居住保障的主要做法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障低收入家庭住房的制度与模式创新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9.
解决低收入家庭居住问题的制度思考与模式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单介绍了世界发达国家保障低收入家庭住房的基本思路及其发展趋势,分析了我国低收入家庭居住保障的主要做法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障低收入家庭住房的制度与模式创新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0.
完善住房保障体系,解决城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是我国住房建设和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十几年来,我国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发展,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弊端,有些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廉租房建设管理中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廉租房是我国住房保障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1999年,我国就已经开始推行廉租住房保障制度,但是实施多年以来收效甚微.据2007年的统计数据.只有54.7万户最低收入家庭享受了廉租住房保障,还不足目标总数的6%.如何落实国家的廉租住房保障制度,推进廉租房的建设与管理,切实解决好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问题,已经成为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廉租住房制度是城镇住房保障体系中的核心环节,是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主要渠道。城镇住房保障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廉租住房年审退出制度的执行难度较大,市区低收入家庭现状与住房需求情况有待于进一步摸清,实物配租比例略显偏低,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3.
"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住有所居",是推进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住有所居"主要针对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解决的方式是廉租住房制度。目前,廉租住房制度实施的效果并不理想,完善的途径主要是增加实物配租的廉租房源,通过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增加出租住房的有效供应。未来住房制度改革将沿着城乡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实现既包括城市也包括乡村的"住有所居"。  相似文献   

14.
现阶段廉租住房退出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廉租房是一种针对社会最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体的兜底性保障制度。由于保障对象仅限于最低收入家庭,所以当家庭经济条件改善时就应该退出。但是实践中,由于退出制度不健全,出现保障模式选择上偏向易退出但政策效能弱的租金补贴模式;福利享受固定化诱发"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廉租房与经济适用房制度衔接不畅阻碍退出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必须从住房定位、保障模式选择、退出指标设定、退出流程、保障制度衔接等方面入手解决。  相似文献   

15.
该文分析了发达国家住房保障运作模式及借鉴意义,并结合我国中低收入家庭居住保障的主要做法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住房保障制度改革与模式创新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6.
谢虎 《经济导刊》2011,(6):84-85
我国中低收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相当大,解决居民住房就是要先解决中低收入群体买房难的现实困难。自1991年我国在上海率先试点实行住房公积金制度以来,逐步在全国推广资金规模逐年不断增大,受益群体众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中低收入家庭买房困难的问题。但是,住房公积金制度产生的众多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7.
《广东经济》2009,(2):43-43
据悉,广东省建设厅正在编制全省住房保障规划(2009年2011年),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多渠道解决保障性住房资金;由省政府领导与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签订年度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工作目标责任书,争取珠江三角洲先行一步用不到3年的时间基本解决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中低收入群体住房消费融资渠道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住房价格飞涨的状况,中低收入家庭的购房愿望更加难以实现。让中低收入群体尤其是困难家庭实现自己的安居梦,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尽管政府已经做出了很多努力,但为了更有效地解决中低收入群体住房消费的问题,应以政府为主体,进一步拓宽低收入群体住房消费的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19.
我国廉租房制度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市场经济中,房屋价格飞速上涨,城市中低收入群体住不起房的现象比比皆是.他们居无定所,缺失社会保障,影响社会安定和和谐社会的建设.在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提出"健全廉租房制度,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可见针对城市低收入群体的住房保障制度已提上政府议程,并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出发点经济适用住房是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199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中第一次提出了经济适用住房的概念,要求建立以中低收入家庭为对象,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经济适用住房供应体系和以高收入家庭为对象的商品房供应体系,并且规定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用地经批准原则上采取行政划拨方式供应。1998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提出要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对不同收入家庭实行不同的住房供应政策。最低收入家庭租赁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