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高级领导者,我们是否认真地想过.企业管理团队的协作能力是否真像我们平常鼓吹得那么好?我们是不是没有很好地把握住大局,让团队中的每个人都负起他应该承担的责任对此.我们还常常很轻易地就原谅了自己?  相似文献   

2.
农民工的“数字化生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年秋天,赵有平有两件喜事:一件是父亲认识了一位木匠师傅.并介绍他去学徒:另一件是认识了他现在的妻子。木工学徒的日子是赵有平进城打工以来度过的一段最快乐的时光.他每天与各种各样的木料为伴.虽然收入微薄得只够维持生计,但总算走出了实现梦想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3.
清晨初旭,在横店秦王宫的台拱前等待徐文荣。他的部属告诉我,老爷子一大早就开始接待客人,所以迟到了。等了大约有一个小时,远远地看到一辆越野车绝尘而来,在王城下戛然停下,从驾驶座上下来一个人,匆匆地拾级而上,到了74岁的徐文荣。我不由得有点感慨,不知道自己到了74岁的时候,是否还有人每天不远百里千里地前来采访,不知道那时候是否还能亲手驾驶越野车。  相似文献   

4.
莫非 《人力资源》2013,(6):86-87
"接到录用通知时,我很矛盾——以前,只要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时间全归自己支配:上网,看电视,做家务,身心很放松。上班就得结束每天睡到自然醒、自主支配时间的生活了。我真的想这样吗?我真的能适应吗?"做了3年的全职妈妈,田天对于是否重回职场很纠结。尽管纠结,田天还是选择了"复出"。为了尽快  相似文献   

5.
不久前,华东有位老板非常苦恼地对我说,他的企业待遇高过同行业的水平,却找不到合适的人才;他的公司订单多得做不完,合作的企业在业内也是数一数二的,产品利润空间也大,但却留不住人才。他说,人家经营企业越做越有经验,自己却越做越觉得无奈。经过调研发现,这家企业问题如下:由于老板身体欠佳,每天上班时间有限(下午才能到厂),虽然他也授权给三个副手,但由于三人各自为政,而三人又没有一个是通才,  相似文献   

6.
有这样一则寓言:一个男孩在他父亲的农场干活,每天干完活,他都要把浇完水的空桶整齐地摆成一排.有一天,农场的上空乌云密布、狂风大作,眼看就要下暴雨了.男孩匆忙地收拾空桶,可是无论他怎么摆放,水桶总是被大风吹得东倒西歪.男孩没有办法,只好求助于他的父亲.父亲让他把空桶装满水,男孩照着做了,水桶便在暴风雨中纹丝不动.  相似文献   

7.
涂料是半成品、半在产品、一半在施工,更有“四分涂料、六分施工”的说法。外墙涂料就是房子一件重要的“外衣”,”外衣”是否漂亮,得看有没有个好“裁缝”(施工技术),否则再好的”布料”(涂料)也枉然。广东高科力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陈剑华以精彩的比喻首先做答:  相似文献   

8.
建设项目的施工是一项比较复杂组织、技术管理工作。在施工中,人力是否组织得合理,物力是否得到了充分利用,财力用得是否得当,机械设备和劳动力搭配得是否合适,施工方案是否先进可靠等,都直接影响建设项目的成效。这就需要施工过程中做到科学的安排、精密的计算和合理的组织管理。施工管理就是根据生产管理的普遍规律,针对施工中的特殊矛盾,研究施工生产的客观规律,正确处理施工过程中劳动力、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在空间布置和时间排列上的矛盾,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多快好省地完成施工任务。 一个较大的工程项目的施工、必须…  相似文献   

9.
《山东企业管理》2010,(10):36-37
部分经济型酒店计划撤离 上海世博会刚刚结束没几天,沈玄吴就感受到了“降温”的滋味儿。 沈玄吴是游易旅行网北京分部的总经理,查看每天的出票和票价情况,是他每天要做的事。他发现,11月前要能买到上海进出港的机票就不容易了,而11月后,机票价格立马普降三成。  相似文献   

10.
《中外企业文化》2010,(11):54-57
有七个人住在一起,每天共喝一桶粥,粥每天都不够。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后来他们开始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强权就会产生腐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障气。  相似文献   

11.
最近,遇到一位基层企业的政工干部,他对我叹起“苦经”说:“我那个企业‘大王’多,虽然,我几乎每天找他们个别谈话,可就是不见效……,,我对他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十分敬佩,但又觉得他的老一套办法有点过时了。这如同“知识更新”一样,做思想工作也要更新,也有一个“现代化”的问题。我以为,政工干部找职工个别谈话不在于次数多、时间长,而在于是否摸准了职工的思想脉搏,谈到了“点子”上。正如优秀的老中医为病人治病讲究“闻、问、望、切”四字。看病之时,细心审察病人的神色,揣摩病人的脉性,而开起回来仅寥寥数语。语虽不…  相似文献   

12.
平日里与一些企业负责人接触,论及企业成功的话题,多将成功的经验归于科技投入、市场开发、品牌打造上。应当说,重视这些并没有错,这三者正是实现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条件。但是,光重视这三个方面还不够,还必须重视员工的"心"。你是否受到每天你所遇到的每个人的尊重?你是否获得了教育、训练、鼓励与支持?人们是否注意到你所做的事情?  相似文献   

13.
报载,张巨声是全国驰名企业──安徽美菱集团公司的董事长。这样声名显赫的人物却有一个“坏毛病”──爱打“小算盘”:从皖到沪,他坐的是朝发夕至的火车,既省钱,又不误工作;每天下班,他走得很晚,从四楼走下去,留心关掉未熄的灯……在他的带领下,集团公司节约之风盛行,一年下来,节约了3300万元。异曲同工的是,世界闻名的大公司日本丰田汽车公司为节水,抽水马桶里放三块砖;笔记用纸正面用完了,裁成四段订成小册子,反面作为便条纸;手套破一只,只能换一只……偌大一个公司,竟在几滴水、一张纸、一只手套上算计,未免有点太…  相似文献   

14.
有这样一个人,很是“抠门”。 在家里。他在自家顶楼开辟了一个菜园,自己种菜吃;他喝咖啡时喜欢加入奶精球,每次他总要用小勺舀一些咖啡将装奶精球的容器洗一洗,再倒回咖啡杯中,一点都不浪费;他用的肥皂剩下一小片,还要粘在整块上继续使用;他每天早上跑步穿的运动鞋,一双总要穿上好几年;他每天做健身毛巾操,一条毛巾用了27年。  相似文献   

15.
天涯 《企业文化》2007,(7):22-23
作为一个逐渐发展壮大中的企业领导人,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每天都好像是上紧了发条的陀螺,从开会、交际应酬到计划、协调、控制、指挥部下工作,恨不得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个领导者,我做的怎么样?要回答这个问题,得看你所领导的人们做的怎么样?他们是否在学习?他们是否走访顾客?他们是否能够处理冲突?他们能否能够引领变革?  相似文献   

17.
闫婷 《东方企业家》2008,(10):47-49
从2005年开始到现在,几乎每天早晨7点,位于北京CBD商圈核心地带的赢嘉中心大厦会有好几扇窗户都透着灯光,不是有人在加班,而是三星中国区的几位高管已经开始在上汉语课。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其中的学员三星中国区营销副总裁姜泰隆已经能讲流利的问候语——每天早晨1个小时的课程他基本从没有迟到。他的家人也早已随他来到北京,并且开始学习汉语。  相似文献   

18.
当“刘厂长包二奶”的消息传到厂办室张主任的耳朵里时,他怎么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刘厂长上任3年了。原是车间里和工人们一起磨爬滚打的兄弟,当企业被亏损的绳索勒得奄奄一息时,刘厂长受命于危难,当了一厂之长。之后他带领全厂职工,狠抓产品质量,奋力开拓市场,使企业扭亏为盈,他也因此成了本地的新闻人物。特别是现在,经过刘厂长积极争取,一大笔技改资金已经到位,刘厂长每天都扑在技改一线,怎么会“包二奶”呢?再说,刘厂长平日里为人正派,严格自律,从来跟桃色新闻不沾边……张主任想了再三,断定那条消息是有人编造的;既然…  相似文献   

19.
陈希 《财会月刊》2014,(7):I0007-I0007
儿子升高中后学习压力增大,每天7点上学直到下午5点,晚上又是数不清的作业。他最大的问题就是写作业慢,坚持了一段时间的“凌晨12点”后,他开始旷课、逃学。  相似文献   

20.
张驰 《经营者》2007,(10):66-66
搜狗、Google彼此是否获得专利,彼此是否涉及侵权,不是口水战所能说得清楚的,但可以肯定,巨大的经济利益是引发两公司为什么都热衷拼争“输入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