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为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促进区域科技合作,增强长三角区域竞争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江苏省科学技术厅、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浙江省科学技术厅根据二省一市政府达成的"关于沪苏浙共同推进长三角创新体系建设协议",联合开展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攻关。联合攻关项目将集成两省一市的科技资源,提高科技资源的配置效率,加强对长三角区域经济和社会发  相似文献   

2.
长三角两省一市科技合作的现状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3年共同签署《沪苏浙共同推进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协议书》以来,两省一市加快了科技合作的步伐,在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实现科技资源共享、跨区域产学研合作、人才开发一体、加强知识产权协作等方面都取得了成效。但是,由于区域科技合作的体制机制尚不健全,相关配套的政策措施不完善,影响了两省一市科技合作向深层次发展。本文在分析长三角科技合作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城市圈内部合理分工是城市圈形成竞争合力的重要条件。长三角城市圈是我国经济规模最大、潜质最好的区域经济体。为使长三角城市圈成为可与其他世界级城市圈角力的经济密集区,应当依据苏浙沪两省一市各自优势竞争力,重新审视其产业的定位和布局。如何认识长三角产业结构现状,引导和协调长三角地区产业合理布局和分工,避免由此可能产生的非良性竞争,是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日前,由沪苏浙三地工商联联合创办“长江三角洲经济与民营企业发展论坛”在上海市华亭宾馆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充分认识和发挥民营经济在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中的活力、引力、推动力,进一步探索“长三角”经济的产业整合给民营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充分利用该区域的各种资源,建立大市场、形成产业链。 参加本届论坛的有两省一市政府及有关部门领导、专家学者和民营企业家代表200余人,民营企业家占六成  相似文献   

5.
重要信息[江苏]》 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率江苏省党政代表团到上海学习、考察,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陈良宇以及上海市党政主要领导的热烈欢迎。 为加大力度推进“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第二次苏浙沪三省市的经济合作与发展座谈会在江苏扬州召开。 备受瞩目的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经济协调会将于在南京闭幕。16个长三角地区城市的市  相似文献   

6.
近日在上海举行的第六届沪苏浙经济合作与发展座谈会传出消息:长三角区域规划送审稿编制工作已基本结束,长三角被初步定位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我国率先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地区。  相似文献   

7.
长三角合作一体化渐入"深水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市场化、世博会是长三角热的三个基本动因。而长三角作为一个板块的迅速崛起,以及苏浙沪三省市新的经济关系及各自的战略取向,最终使“合作”成为一种内在冲动下极为迫切的、必然的选择,在形式与内容上都由浅及深。 如果说,加人WTO后的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获得了提速,那么,2003年,则实现了“质”的飞跃。主要表现在:沪苏浙三省市的战略方针出现重大调整,区域整体战略初  相似文献   

8.
王利  周志平 《科技和产业》2021,21(10):193-196
长三角地区是重要的经济区,随着区域协同创新的框架不断完善,对长三角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估需求愈发明显.通过选取一系列客观、可查的统计数据,并从中抽取部分指标,构建长三角科技创新能力的量化评价体系.并应用因子分析计算模型,分析长三角"三省一市"综合创新能力排名,以及不同影响因子的具体得分情况,为长三角经济中心科技创新发展提供相应量化后的数据.通过对长三角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和对比分析,促进未来长三角区域的科技创新以及技术研究成果的转化,推动科技服务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构建国内大循环的主要动力,对于解决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具有深刻意义,而提升科技支出和人力资本水平是增强区域协调发展内在动能的重要方式。文章从经济发展、居民保障、资源环境三个维度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指标,实证分析财政科技支出对长三角地区协调发展的影响,以及人力资本在这一过程中的调节作用与空间效应。结果显示:科技支出可以有效促进长三角地区协调发展,人力资本对这一过程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显示,科技支出主要通过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与优化资源环境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各都市圈内促进效果不同;进一步分析发现,人力资本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对科技支出驱动区域协调发展的调节作用具有边际效益递减特征。  相似文献   

10.
<正> 上海、江苏、浙江所在的长三角地区已成为中国经济强劲的"火车头"和世界经济最富有活力的区域之一,但也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国内外竞争的挑战,因此,联手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强化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能力,是长三角应对激烈挑战的重要战略举措。长三角地区加强科技合作,集聚科技资源优势不仅有利于促进本地区产业升级,而且对增强地区乃至国家的综合实力具有深远意义。 2003年9月6日,上海、江苏、浙江三地科技部门领导和专家聚首浙江安吉,共商如何紧抓  相似文献   

11.
《上海经济》2006,(12):52-55
长三角被定位为 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 11月21日在上海举行的第六届沪苏浙经济合作与发展座谈会传出消息。长三角区域规划送审稿编制工作已基本结束:长三角被初步定位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我国率先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地区.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加快,现代物流已成为新世纪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文试图从战略的高度规划长三角经济区域物流业总体发展思路,从理论上封提高长三角经济区的物流业竞争力作出探索。论文在阐述长三角经济区发展区域物流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长三角经济区目前物流业存在问题,提出了该地区物流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长三角是我国最有实力的经济板块和最重要的城市圈之一,具有强大的辐射能量,2002年,这里占全国1%的土地面积、5.5%的人口,创造了占全国18.7%的国内生产总值,21.4%的财政收入,28.2%的进出口总额,吸引了34.7%的外商直接投资。近年来,同处长三角的沪苏浙政府、城市、地区、企业间的来往交流频繁,人才流、信息流、资金流、物  相似文献   

14.
以2003年江浙沪旅游年活动为契机,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全面展开,并推动了长三角区域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融入长三角的步伐,是宁波提高旅游业国际化水平,建设长三角南翼中心旅游城市、国内一流的旅游经济强市、现代化国际港口旅游名城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范围界定不能"嫌贫爱富" 长江三角洲,大体上是指长江下游入海口周边地区.现在有三种界定:一是指上海,江苏的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南通、泰州、扬州,浙江的嘉兴、湖州、杭州、绍兴、宁波、舟山.它们最先被称为"长三角";后来加上浙江的台州,共16个城市及其周围地区,这是"小长三角".二是指沪苏浙二省一市,这是"大长三角".三是指沪苏浙二省一市与安徽等邻近省份,这是"泛长三角".  相似文献   

16.
庞金华 《港口经济》2009,(12):46-50
伴随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迅猛发展的进程,环渤海区域已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之后带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三增长极。我们看到,从珠三角到泛珠三角,从长三角到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呈现出由极化向泛化发展的趋势,充分体现了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寻求资源要素整合、区域协同发展的时代要求。然而,多年来阻碍环渤海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行政壁垒、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以上海为龙头、苏浙为两翼的长三角地区发展迅速,特别是近年来,这一地区发展优势日益突出,地位更为显要,已经成为当前中国经济、科技、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作为长三角城市群中的县市区,如何利用有利机遇,加快融入长三角,推动新一轮发展,已成为各方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实证分析入手,揭示了萧山接轨长三角、借势发展萧山的典型做法和经验,分析了萧山自身发展的优势,并提出了进一步促进融合、推动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厉畏  华民 《浦东开发》2003,(10):4-8
日前,由沪苏浙三地工商联联合创办“长江三角洲经济与民营企业发展论坛”在上海市华亭宾馆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充分认识和发挥民营经济在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中的活力、引力、推动力.进一步探索“长三角”经济的产业整合给民营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充分利用该区域的各种资源,建立大市场、形成产业链.参加本届论坛的有两省一市政府及有关部门领导,专家学者和民营企业家代表200余人,民营企业家占六成以上.其中包括部分全国知名民营企业代表。上海市副市长姜斯宪等领导出席本届论坛并发表演讲.论坛上.演讲精彩.引起热烈的掌声.在此,我们选登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上海社科院部门经济所所长厉无畏和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华民所作的专题演讲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长三角主要城市产业发展的区域定位和协调互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趋同日益严重的形势,本文对长三角地区上海、南京、杭州、宁波、苏州、无锡和常州等几个主要城市的产业发展进行了区域定位,即将其放在不同层次宏观区域背景里,确定长三角主要城市今后一个时期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提出区域经济一体化是长三角地区产业协调互动发展的实现途径,并就区域经济一体化机制建设提出了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三省一市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日益活跃,紧密度不断增加。强化长三角跨区域共性技术联合攻关,有利于集聚三省一市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的优势力量,提高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增强区域整体科技竞争力。通过调研长三角创新协作发展中跨区域关键共性技术联合攻关问题,研究其基本情况和现状,剖析阻碍长三角地区开展创新协作的制度性壁垒、体制机制问题,提出促进长三角区域开展共性技术联合攻关的有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