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德恒 《福建金融》2007,(12):43-45
本文通过对闽北县域经济环境、法律制度环境、信用环境、企业主体及金融服务水平等方面的综合调查分析,挖掘影响县域金融生态环境的深层原因,进而提出优化县域金融生态环境路径之建议。  相似文献   

2.
金融生态环境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与改善县域投资环境、改善企业发展环境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对于提高县域经济竞争力、做大做强金融产业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1.和谐的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前提 金融生态环境是对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生存和发展环境的高度概括,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就意味着和谐、统一的社会经济生活。打造和建设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就是要提高社会信用度,降低金融风险,营造县域金融和谐发展,实现银行信贷资金投放与县域经济发展资金需求的自然对接。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国的金融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主要集中在省会城市,对于县域金融生态不够重视,县域金融支持不断弱化,直接影响了县域经济的发展。要以维护债权为中心,完善金融法律体系,为县域金融生态的改善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加大对县域内基础设施建设、医疗、教育、社保、环保等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5.
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基层人民银行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重要内容,改善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对促进县域经济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制约当前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发展的因素分析,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有效改善县域金融生态环境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改善县域金融生态环境面临的六种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长生 《中国金融》2005,(23):68-68
县域经济作为我国经济结构的基本单元,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县域金融的支持,而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县域金融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是,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县域金融生态环境不容乐观,改善县域金融生态环境主要存在六种障碍。  相似文献   

7.
为改善黑龙江省县域金融生态环境,支持县域经济发展,2013年初以来,黑龙江省金融学会与哈尔滨金融学院联合成立课题组对黑龙江省64个县(市)2012年金融生态环境进行了评估。本次评估围绕县域金融运行的外部环境,涵盖经济基础环境、金融发展环境、行政环境以及诚信文化环境等四个方面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层次分析及调查问卷分析等方法,对我省县域金融生态环境进行了评估。并针对县域金融生态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一、建设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 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不意味着金融环境的改善,金融环境的好坏却与经济增强方式密切相关。以金融风险为代价的增长模式必然要遭到市场的严厉惩罚。要更加有效的利用金融资源,就必须为金融发展创建良好的生态环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的资金是充足的,只是资金的流向要向高效益、高回报和安全的地方流动,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规律,如果这个地方金融生态环境好了,银行资金就会大量流入。  相似文献   

9.
对改善县域金融生态环境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改善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已成为基层央行广泛关注的一个课题,本文从县域经济微观层面上分析了当前县域金融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原因,并从市场经济规则、法律制度、社会信用体系、会计与审计准则和中介服务体系五个方面提出了改善县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介绍了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了我区当前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了构建新型县域金融生态环境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县域金融生态环境的调查,可以看出近年来,经过各地政府部门、各行业不懈努力,多层次打造信用环境,提高诚信意识,取得了积极进展,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和优化。保障了金融对地方经济的有效支持,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区域金融稳定。但同时还应看到,各地政府和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对信用环境建设重视程度参差不齐,一些企业和个人仍存在不讲信用,  相似文献   

12.
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县域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但是当前欠发达地区存在的信用缺失、逃废银行债务、金融执法不到位等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问题严重制约着县域金融业的健康发展。本就当前欠发达地区影响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当前,金融生态环境不佳已经是制约金融对县域经济信贷投入的瓶颈,直接影响着县域中小企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融资需求。本文从当前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所面临的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力度弱化、信用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入手,提出了改善县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对策建议,实现辖区金融和经济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刘浩 《武汉金融》2008,(2):64-66
本文联系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分析县域金融生态环境的现状以及优化县域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进而提出在国家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宏观背景下,如何建设和维护县域金融生态环境的见解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金融的支持对县域经济的繁荣、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金融只有在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中,才能得以生存、发展。因此,良好县域金融生态环境是解决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关键。所以解决县域经济发展问题,必须先解决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16.
县域经济发展创造了对金融的现实需求,金融供给却不能满足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需求。银行信贷管理制度、县域经济主体的经济素质和县域金融生态环境生成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约束。深化金融在县域经济的作用要尽快建立健全县域金融组织体系和信用担保体系,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和充分发挥监管部门的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配合"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建设,支持县域经济发展,黑龙江省金融学会、黑龙江省社科联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金融学院成立联合课题组,通过对影响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因素即经济发展环境、金融发展环境、行政环境、社会信用环境等方面指标的分析,对全省64个县(市)2013年金融生态环境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表明:县域金融生态环境逐步改善,但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社会信用环境欠佳等问题依然存在,并制约了县域金融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改善,亟待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8.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推动县域经济资源优化配置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实践充分证明,金融业在哪些地区作用发挥的好,那个地方的经济增长就会更强劲、更稳定、更持久。因此,要想推动农村和农业高速度、高质量发展,必须针对农村经济发展新特点对县域金融的新要求,结合县域金融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以完善县域金融新体系。  相似文献   

19.
司法环境是影响金融生态环境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本文通过对咸宁市某县司法环境个案调查分析,寻求县域司法环境对金融生态环境影响的症结所在,提出加强和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的法律意见和建议.一、现实桎梏:司法不公与司法干预同时并存据对咸宁市某县调查,目前县域司法环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问题,或称为5对矛盾.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建设县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必要性入手,通过分析目前县域金融生态运行存在的四个不平衡及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四个矛盾,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