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阴志勇 《魅力中国》2013,(16):99-99
千姿百态的大众文化和现代艺术正在逼近戏曲艺术舞台。如何把对于人生的感悟和中外艺术的认知渗透到自觉的舞台行动中,探索和追求如何以现代人的心态与现代人进行认真的交流。从而使戏曲艺术的舞台美术能跟上时代步伐,引发与现代人的情感共鸣,是摆在我们舞台美术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相似文献   

2.
宋金勇 《魅力中国》2010,(19):66-66,57
戏曲艺术是集戏曲、歌舞、话剧、武术、杂技等综合性艺术表演体系。舞台灯光则是戏曲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同导演和舞美设计一道对剧本进行二度创作,为演员进行照亮舞台,提供表演的二度立体空间,描绘舞台上剧情的环境和过渡时间,对剧情的发展进行渲染、烘托、递进和转变,塑造和刻画剧中人物的形象和性格以及内心世界的变化。因此而谓之“戏曲艺术的灵魂”。  相似文献   

3.
张宪春 《魅力中国》2013,(10):74-74
中国戏曲是几千年来形成的独具民族特色的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具有很深厚的民族特点。独特的舞台表现形式,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精髓,构成了独特的戏剧观,在世界戏剧文化中独树一帜。戏曲舞台美术的设计应该融入传统美学思想的精髓进行意象化的设计,充分的展现出戏曲的特性,让戏曲艺术更好地保持其鲜明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江凤香 《魅力中国》2013,(19):131-131
河南是中国戏曲艺术的主要发源地,而戏曲是反映生活的艺术形式,它通过艺术形象把生活中的人物和事及人物和事之间的互相关系夸张集中地表现在舞台上,奉献给观众,作为一名戏曲演员,在进行艺术创造时,对生活加以提炼,舞台形象具有节奏感,韵律感和造型美;在似程式而非程式;似生活而非生活的表演状态中,将人物的感想,外形艺术等展现在舞台上。  相似文献   

5.
付国峰 《魅力中国》2014,(18):102-102
戏曲,既是体验的艺术,更是表现的艺术,而舞台体验的方式虽有多个特点,但如果没有人物体验,就不会有戏曲的动人形象,只有用心体验人物,才能塑造出真实可信、鲜活生动的舞台形象。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世界文明之一,中国的民族文化多彩纷呈,历史悠久;不同地区的文化艺术形式亦独具风采。然而,在众多的文化种类中,作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艺术代表的戏曲艺术更绚丽多姿。据统计,中国有戏曲剧种300余种。古今名人、名曲、名段和剧目在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种种观念的影响,在一些音乐教育中忽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戏曲知识的传播和戏曲音乐的渗透。国家领导人曾多次号召振兴京剧事业,这是发挥戏曲艺术教育功能,为提高民族素质服务的重要举措。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音乐教育中发挥戏曲艺术教育优势,陶冶学生情操,振奋民族精神,是音乐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林凤锦 《魅力中国》2013,(25):111-111
自从有了电。世界就变得五彩缤纷。也就是在有了电之后。灯光艺术也就被运用在了传统的戏曲舞台上。在灯光刚被运用到戏曲舞台上的时候,主要起的是一个照明的作用。后来。在演出神话戏和鬼戏的时候,灯光开始在舞台上变幻莫测,营造出了一个美轮美奂的仙境或者异常恐怖的地狱,使戏更好看、更刺激。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灯光艺术也发展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经成为戏曲舞台上—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柳振芳 《魅力中国》2013,(28):108-108
纵观当今戏曲舞台发展史,舞台灯光最初是无足轻重的,只是为了简单的照明而照明。很难想象,以前的人们在昏暗的灯光下(而且是烛光)是如何去欣赏戏曲艺术的,  相似文献   

9.
康江涛 《魅力中国》2014,(4):128-128
戏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元代多称之为“词曲”、“杂剧”,明清多谓之为“传奇”,现在所称的戏曲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我国的戏曲艺术是一种综合表演形式,它的语言是歌唱化,就连动作也是舞蹈化的,即舞台表演的行动意念和思想感情都是受所扮演人物制约和角色支配的。  相似文献   

10.
钤贯州 《魅力中国》2014,(11):85-85
戏曲艺术的特殊性质决定其舞台成品的整体延续。  相似文献   

11.
中国戏曲是我国几千年文明所蕴生出来的产物,从它的发展到形成,经历了漫长的时期,戏曲以它那独具魅力的演出形式一直深受观众们所喜爱。最能显示艺术家功力、最能显示戏曲光彩的东西是什么?我认为主要是戏曲特有的假定性在舞台上出神人化的运用。与话剧侧重写实和再现、极力掩盖艺术的假定性不同,戏曲毫不掩盖艺术的假定性,认为演戏是对生活艺术表现,不是对生活的真实再现。  相似文献   

12.
胡东歌 《魅力中国》2014,(4):127-127
戏曲,是为社会发展进步服务的一个综合性很强的门类艺术,它是历史的产物任何一台戏曲艺术都不是独立成篇的。要想产生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必须有诸如舞美等因素的融入,才能使作品更加绚丽多彩。舞美是戏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为剧情服务的,是戏曲舞台上“美”的技术展现。所以舞美作品要具有观赏性。舞美又具有较强的时代感,它不单单是静止的画面,而是要根据剧情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13.
戏曲音乐是戏曲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之一,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渗透着中国戏曲艺术的表现体系和艺术手法,又与中国传统音乐各种艺术技法一脉相承.戏曲音乐为戏曲塑造音乐形象、表达人物情感及推动戏剧矛盾的发展和变化起了重要作用.戏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戏曲源远流长,是我国的经典,不同地方的戏曲有不同的风格和特色,它让人赏心悦目,其情节有的催人泪下,有的振奋人心,多姿多彩,出神入化.在新的时代里,最繁重的任务是戏曲音乐的创新.  相似文献   

14.
胡素静 《魅力中国》2011,(20):310-310
戏曲表演里的重复手法是戏曲舞台上经常运用的、为观众所喜闻乐见的一种重要艺术手法。它的作用如何?它的美学原理是什么呢?本文想就此抛砖引玉,来谈一谈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王克 《魅力中国》2010,(19):63-63
戏曲演员创造角色,从美学上说,就是在舞台上塑造典型的艺术形象。在戏曲表演的天地里,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优秀的戏曲演员所塑造的舞台形象总是闪耀着与众不同的艺术光彩,感人至深。但也经常看到有的演员,练就了各种基本功,甚至还能完成各种高难度的技巧,但到了舞台上,他们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却不够感人。  相似文献   

16.
李宝霞 《魅力中国》2010,(22):57-57
中国戏曲属于通俗化的范畴,它主要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一种表演艺术体系。作为一名戏曲演员,对“表演”这个词汇是最熟悉不过的。而我则是在越调表演艺术的一个青年后辈,主攻旦行,在戏曲舞台上度过了二十多个春夏秋冬,对艺术的追求孜孜不倦。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时光流逝、年龄的增长,在戏曲艺术天地中,自己也曰益成熟。我认为要想成为一名好演员,  相似文献   

17.
李红艳 《魅力中国》2013,(10):69-69
戏曲音乐是戏曲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之一,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渗透着中国戏曲艺术的表现体系和艺术手法,又与中国传统音乐各种艺术技法一脉相承。戏曲音乐为戏曲塑造音乐形象、表达人物情感及推动戏剧矛盾的发展和变化起了重要作用。戏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戏曲源远流长.是我国的经典,不同地方的戏曲有不同的风格和特色,它让人赏l心悦目,其情节有的催人泪下。有的振奋人d,多姿多彩,出神八化。在新的时代里,最繁重的任务是戏曲音乐的创新。  相似文献   

18.
吉莉 《魅力中国》2014,(8):237-237
传统戏曲作为与人类文明伴生其存的艺术形态,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结晶,也是人类文化当然的载体。河南是戏曲文化资源大省,戏曲文化十分丰富。  相似文献   

19.
李中山 《魅力中国》2013,(29):103-103
河南曲剧表演艺术家海连池先生,虽然已经离开了他一生所钟爱的戏曲舞台、一生所奋斗的戏曲事业、一生所尊敬的戏曲观众,但是由他创立的海派声腔艺术和表演艺术却成为了河南曲剧宝库中的珍品。广为戏曲界专家所推崇与研究,广为曲剧界后人所学习与传承,广为曲剧票友所模仿与传唱。  相似文献   

20.
胡晓亮 《魅力中国》2013,(34):50-50,52
在戏曲艺术表演的天地里,我们常常看到,一些优秀的戏曲演员所塑造的舞台形象,总是闪耀着与众不同的艺术光彩,感人至深。但也常常看到有的演员,练就了各种基本功,甚至还能完成各种高难度的技巧,但到了舞台上,他们所塑造的人物艺术形象却不够感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