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文章从货币增速剪刀差与资产价格相互作用机制的角度,对我国经济整体出现资金"脱实务虚"、"虚绑架实"现象的原因及由此产生的流动性风险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并提出了经济"脱虚入实"的途径和有效措施.结果表明,货币增速剪刀差与资产价格的相互作用存在区制性特征,在货币政策宽松而经济下行的区制内两者之间的作用增强.虽然当前中国未达到出现流动性陷阱的零利率条件,但是资产价格与货币增速剪刀差之间的作用明显加剧,而货币增速剪刀差又与GDP 增速呈逆向变动关系,表明存在低利率下货币政策空间收窄、有效性降低的风险,流动性陷阱风险仍然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2.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运行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危机时期,鉴于传统货币政策面临"流动性陷阱"的无效性,美联储实施了非常时期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文章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和预期效应出发,结合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过程,系统深入分析了它的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3.
论通货紧缩时期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自从通货紧缩发生以来,我国在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上就有着一种倾向:治理通货紧缩的主要政策工具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主要是配合财政政策。这种政策思路是以凯恩斯的政策理论为依据的,其基本点是,通货紧缩时期,受流动性陷阱的影响,货币政策无效。通货紧缩导致流动性陷阱是人们判断货币政策无效的主要依据。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也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理论。通货紧缩时期,货币政策究竟是有效还是无效,是我们选择货币政策之前必须考虑的一个重大问题。我们认为,我国并没有陷入流动性陷阱,投资和消费的利率弹性是存在…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介绍"安倍经济学"的内容、超宽松货币政策的演进的基础上,结合日本长期通货紧缩、消费低迷的背景,分析"安倍经济学"对日本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本文从进口、出口、贸易差额三个方面出发分析"安倍经济学"超宽松货币政策对日本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超宽松货币政策短期与长期的效果上评价"安倍经济学"超宽松货币政策对改善进出口及宏观经济指标的有效性,并总结"安倍经济学"超宽松货币政策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相似文献   

5.
货币政策是一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政策。在我国,当前由于经济运行状态和机制中存在的某些问题,使得人民银行低利率的货币政策效果不显著。应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调整经济结构、调节收入分配、发展资本和货币市场,为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现代金融中介理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支持存在着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该理论认为,货币政策变化对风险识别或风险容忍度的影响,进而影响银行资产组合的风险以及风险定价.大量研究证实在低利率的环境中银行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具有承担更多风险的意愿.本文将对有关货币政策传导与银行风险承担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理清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渠道,以期为政策当局完善货币政策调控和实施宏观审慎管理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为了尽快实现2%的核心通胀目标,2016年1月29日日本央行宣布实行负利率。负利率政策打破零下限约束,量化宽松的政策逐步升级,不断加强。然而,短期来看,这一举措并未达到预期效果,作为超级宽松的货币政策,负利率政策到底是打破零利率约束的一项创新之举,还是黔驴技穷、陷入了深度流动性陷阱的怪圈,货币政策是否还存在宽松空间?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框架,分析日本零利率及负利率的整体政策效应,建立VAR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日本的货币政策没有实现抑制通缩和日元贬值的预期目标,结合日本的经验教训,对中国的货币政策发展提供建议,认为根本上必须从结构性问题和技术层面改善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8.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经济受到负面影响,为了改善经济不断下行的局面,中国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在传统的西方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理论中,扩张性货币政策在经济萧条的流动性陷阱中无效,但是,由于金融体系和货币体系的百年发展,流动性陷阱的条件已经改变。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论证了由于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传导环境的特殊性,当前扩张性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有明显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由于中国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许多学者主张中国应该放弃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而采用利率中介目标。凯恩斯因其以利率为关键变量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而主张以利率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不过,凯恩斯也认为利率目标有其局限性,那就是当经济中出现流动性陷阱时,货币政策会失效,但后来的实证分析及西方国家的货币政策实践表明,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趋向无穷大的流动性陷阱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在以利率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操作中倒是存在“零利率限制”之虞。另外,单纯的利率目标还会因为缺乏货币政策“名义锚”而…  相似文献   

10.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上任以后曾经提出一系列经济上的措施,希望通过灵活有效的财政政策、激进的货币政策等手段来促进日本经济的发展,帮助当时的日本走出经济低迷的时期,我们将其称之为"安倍经济学".本文对"安倍经济学"中的目标、具体内容以及政策的核心部分进行了分析,并对"安倍经济学"实施后所带来的影响和功效进行了探讨,希望从中得到一些有用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杨茜 《经济师》2012,7(3):45-47
次贷危机爆发后,美联储积极采取货币政策来挽救深受打击的美国金融市场。但由于"流动性陷阱"的出现,传统性货币政策效果受到影响,美联储开始对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创新,采取了一系列非传统性货币政策。文章从"流动性陷阱"理论出发,对次贷危机后美国货币政策演变的原因、内容和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2.
马煜婷 《经济》2011,(1):50-53
人人都在谈论量化宽松.2010年11月4日,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发布了最新利率政策声明,将继续维持接近于零的0-0.25%低利率水平.随即,有美国"经济沙皇"之称的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向全球发出了"印钞"信号. 何为量化宽松 在经济学上,"量化宽松"(Quantitative Easing,简称QE)指央行直接向市场注资的一种货币政策手段.之前,日本、英国的央行因为利率已降无可降,已经在采取这一手法.西方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所谓"量化宽松",其实就是央行开动印钞机器的一种委婉说法,因为美联储需要印钞票来购买国债.  相似文献   

13.
《经济研究》2016,(8):28-42
在高债务和通缩并存的背景下,中国有必要采取措施应对"债务-通缩"风险。美国和日本的经验表明,单独使用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单一宽松)应对"债务-通缩"所需的政策力度较大,而且容易陷入政策不可持续的困境。本文通过构建含有高债务和通缩特征的DSGE模型,并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进行"中国化"修正,研究发现: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双宽松)可以为财政政策创造空间并为货币政策节省空间,增强政策可持续性。这是因为,货币政策的"再通胀"效应有助于减轻政府实际债务负担和融资成本,为财政政策创造新空间。而且,积极财政政策同样能产生一定的"再通胀"效应,这会减轻货币政策为实现"再通胀"而需要宽松的力度,从而为货币政策节省空间。有鉴于此,中国应该加强财政货币政策协调以避免经济陷入"债务-通缩"陷阱。  相似文献   

14.
已有研究表明,紧缩性与扩张性货币政策对真实产出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效应。但与现有研究不同的是,本文实证结果表明:(1)扩张性货币政策更为有效;(2)不同经济周期阶段货币政策的政策效应具有非对称性,较之于经济扩张时期,经济紧缩时期的货币政策更为有效;(3)"大"的货币政策与"小"的货币政策的政策效应有差别,"小"的货币政策相对有效。  相似文献   

15.
日本泡沫经济的成因是复杂的。就本文对其形成和破灭过程的分析来看,至少有以下两个方面的教训:(1)日本货币政策的失误;(2)国际经济协调的困难。(一)日本货币政策的失误1.教训一:货币政策应该是圆润的、稳健的,过度扩张与突然收缩都有可能对国民经济产生破坏性影响。在日本泡沫经济形成的过程中,极度扩张的货币政策起了火上加油的作用;在泡沐经济破灭的时候,突然收缩的货币政策又起了雪上加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日本流动性陷阱与日元升值预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陷入流动性陷阱的日本经济 1991~1992年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后,股市和地价暴跌,日本经济从此长期不景气。地产市场和股市大幅缩水使日本金融机构积累了大量不良资产,金融体系受到极大损害,一些金融机构被迫倒闭或兼并;居民财富缩水导致消费支出下降;有效需求不足使企业削减投资支出,经济增长率降到了二战以后的最低点,到目前还没有走出萧条。在泡沫经济崩溃后,除了1996年经济增长率达到了5%以外,其余年份平均增长率不到1%。 为了刺激经济复苏,日本银行从1994年开始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基础货币每年增长4%~…  相似文献   

17.
后危机时代的货币政策选择:金融加速器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加速器理论深刻揭示了危机时期金融动荡和经济下滑两者之间反馈循环的微观机制。基于金融加速器理论,通过对各国中央银行在反危机中实施的超低利率+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内在机理以及有效性等进行反思后得知:一方面,货币政策在治理金融危机中担当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另一方面,后危机时代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又极易带来资产泡沫和通货膨胀风险。因此,当金融市场开始恢复或通胀压力显现时,货币政策应进行快速反应,坚持在灵活的通货膨胀目标制框架下,协调经济增长、金融稳定和货币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周期波动中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厚 《生产力研究》2005,(11):57-5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四轮经济周期。本文结合我国转轨时期的四轮经济周期,分析了各个经济周期中货币政策的作用,指出我国货币政策对调节宏观经济总体来讲是比较有效的,但仍然存在货币政策失灵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弱化货币政策的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完善我国货币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战后日本经济的起飞,被誉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究其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金融政策堪称作用非凡。因此,本文试图对战后日本的金融政策作一些分析评介,以求借鉴。 一、人为低利率政策在奠定战后日本经济起飞基础的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 人为低利率政策的目标,是促进投资,刺激社会总需求,其中主要又是促进出口和基础工业的投资,以实现经济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20.
货币供给的可控性是货币政策调控经济的基础。长期以来,经济理论界存在着货币供给内生性与外生性的争论,并在其理论基点上提出了不同的政策主张。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历经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波动,货币政策在熨平经济波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1997年我国经济陷入通货紧缩,货币当局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似乎并没有改变经济不景气的预期,货币政策效应不佳。本文从货币供给内生性的角度来探讨我国货币政策难以有效调控经济运行的原因,并在对我国宏观经济状况进行历史分析和实证检验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