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基于对陕西省杨凌示范区5个乡镇农村居民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对影响西部农村居民参与家电下乡意愿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西部农村居民的文化程度、政策认知度、消费结构、家庭年收入水平、认为补贴比例是否合适对其参与家电下乡意愿具有显著影响。本文认为,为进一步促进家电下乡在西部农村的有效实施,让更多的农村居民参与家电下乡,激发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需要提高西部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强化政策宣传力度,调整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提高农村居民家庭收入水平,实施差异化补贴政策以及提升家电下乡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2.
家电下乡补贴政策,是对农民购买家电下乡产品给予补贴。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家电下乡的精神,从2007年12月开始,国家在山东、河南、四川、青岛三省一市进行家电下乡补贴政策试点,对农民购买彩电、电冰箱(含冰柜)、手机3类产品,给予销售价格13%的财政补贴。  相似文献   

3.
基于家电需求预测的"家电下乡"政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目前来说,"家电下乡"扩大内需的潜力很大. 然而,根据有关部门对几种家电产品需求的预测,"家电下乡"仍面临着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约束,当然,"家电下乡"政策本身也存在以下缺憾:一是简单地认为城市市场的过去就是农村市场的未来,二是有"临时抱佛脚"之嫌;三是忽视了农户生产消费对大内需的"催化剂"作用.有鉴于此,本文分别从政府、企业和农户的角度,提出了"家电下乡"扩大内需的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家电下乡的指示精神,财政部、商务部在反复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财政补贴促进家电下乡的政策思路。自2007年12月起,我国在山东、河南、四川、青岛进行了家电下乡试点,对彩电、冰箱(含冰柜)、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AIDS和扩展的AIDS模型,根据国家统计局颁布的我国27个省份农村地区的2005—2013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研究了收入等因素对我国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影响,探索提高农村居民文化消费需求的途径。研究认为,通过"文化下乡"政策、改善和提升农村自然和人文环境、提高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水平等途径,可以拉动农村居民文化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消费市场的现状与启动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锋 《农村经济》2002,(8):41-43
一、消费水平及现状分析与比较1 消费水平分析。2 0 0 0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 16 70 13元 ,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 4 998 0 0元 ,是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 3倍。尽管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近年来逐年增加 ,绝对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但其增长速度远低于城镇居民的增长速度 ,说明相对生活水平不升反降。把城镇居民按收入等级分 ,收入最低的 5 %的家庭称为困难户 ,目前城镇困难户的人均消费支出为 2 32 0 36元 ,仍高于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 ,说明目前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十分低下。占全国总人口 6 3 6 7%的农村居民(8 0 739亿 )的消费总额仅占全…  相似文献   

7.
提升农村居民消费是扩大农村内需的重要抓手。本文基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微观农户数据和国家统计局数据,对近年来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现状进行了系统性分析并与收入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水平整体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但东、中、西、东北地区消费水平存在差异。按照消费类型来看,生活性消费、发展型消费和享受型消费均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但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与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绝对差额总体呈逐渐扩大趋势,且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速相比于收入增速的波动性更大,近年来有增速放缓的现象。进一步分析发现,当前制约农村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是农民增收机制尚待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待健全、农村消费环境尚待改善。未来,扩大农村内需要以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推动农村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和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为着力点,并根据我国东、中、西、东北地区的地域特点因地施策,不断提升农村家庭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8.
南京农村居民消费现状及其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农村居民消费的现状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南京农村居民消费的现状呈现出如下特点:消费水平提高较快,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南京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从1995年的1955.21元增加到2004年的3619.3元,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也从1995年的55.06%下降到2004年的46.53%,移动电话、洗衣机和电冰箱等耐用消费品的拥有量也大幅增加,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有了较大改善。在消费结构方面,南京农村居民消费中主要实物消费的比重有所下降,主要服务消费的比重有所提高,从1997年到2004年,实物消费中人均食品消费比重从36.8%下降到33.98%、人均衣着消费比重从…  相似文献   

9.
简讯     
山东:农网改造服务家电下乡推动农村消费 山东省上半年农网建设改造共完成投资15.9亿元,新建及改造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422座、变电容量达2775兆伏安、高低压线路5561.7千米,累计建成电气化县20个、电气化乡(镇)251个、电气化村11901个,农村电网供电质量明显提高,为家电下乡提供了坚强支撑。据统计,1~6月,山东省销售各类家电下乡产品130万台,销售收入20多亿元,上半年山东全省农村居民生活用电量达71.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1%,推动农村经济增长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江苏农村居民消费和收入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2005年江苏农村人均消费支出为3567元,同年全省调查户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为8622元,江苏农村人均居民消费支出远落后于城镇居民.国内诸多研究认为中国农民消费观念落后,不敢也不愿意消费,因此国家需要采取一系列向面向农民倾斜的经济金融政策譬如放宽消费信贷、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等,减少农村居民的预防性储蓄行为以刺激农民的消费.本文对当前条件下这些刺激农民消费的方案的有效性提出怀疑.  相似文献   

11.
《农家致富顾问》2009,(3):14-14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相关文件,从2009年2月1日起,“家电下乡”有关政策将从目前12个省(区、市)试点推广到全国,电脑被正式纳入“家电下乡”政策补贴范围,凡是农村居民在指定网点购买指定型号的电脑,就可以享受政府13%的补贴。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村低能耗产品消费发展迅速,尤其是在新兴家电产品领域。研究表明,"家电下乡""节能家电补贴"等政策持续支持家电消费作用有限,消费信贷能够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从而促进低能耗产品消费。本文通过1995~2016年我国26个省份面板数据进行Logistic扩散模型回归,结果表明:区域消费信贷对洗衣机、冰箱、电视机、空调和计算机等五类低能耗产品消费具有正向影响,其中影响程度最大是计算机。此外,家庭负担系数对低能耗产品消费具有抑制作用。基于此提出大力发展农村低能耗产品消费信贷、转家电补贴为区域消费信贷优惠、积极倡导低能耗产品信用消费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家电下乡是中国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本文利用湖北省应城市6个乡镇17个行政村的实地调查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就农户对家电下乡产品的需求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农户购买家电下乡产品的因素很多,其中,农户家庭总收入、消费支出倾向以及对家电下乡补贴政策的评价对农户购买家电下乡产品的意愿有正向影响;户主年龄对其负向影响;户主性别、职业、受教育程度以及农户家庭总人口等因素对农户购买家电下乡产品的意愿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升温信号     
来自农业大省河南、河北的统计数字传达出令人鼓舞的农村消费升温信息:去年,河南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较上年实际增长16.2%,增幅近10年来首次超过城镇居民.河北省2006年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较上年实际增长15.2%,也高于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增幅.……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十五”期间,广西农村居民收入提高,年平均递增9.6%,交通通讯和医疗保健支出增长最为明显。记者日前从广西区统计局获悉,2005年广西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349.6元,比2000年增加861.6元,增长57.9%。据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十五”时期,广西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有五大特点  相似文献   

16.
河南是家电下乡活动首批试点,在开发农村消费市场上取得了一定成绩,如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农村与城市消费市场增速差距,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农民收入低限制农村消费市场空间的释放等。本文通过对河南家电下乡活动的研究,给开发农村消费市场带来不少启示,如增加农民收入是开发农村消费市场的关键,改善消费硬环境、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转变农民消费观念是开发农村消费市场不容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国家实施"家电下乡"是落实积极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而与以往不同,"家电下乡"作为一次全新的创造,折射出了财政政策的"闪光点".一、与以往财政惠农政策主要侧重于生产,更注重在生产环节给予农民补贴与扶持,"家电下乡"从生产环节转向了消费环节.以往的惠农政策突出表现为财政对农民进行粮食直补等扶持上,如今农民购买家电也给予财政补贴.有力地刺激了农民购买力,直接拉动农村消费,将农民这一庞大的消费团体潜在的消费需求转化为强大的现实购买力,无疑为我国的"大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持久拉动力.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分布及消费水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农业大国,占总人口70%的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结构、消费水平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因此研发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意义重大.由于消费结构影响因素以及各省份间消费水平有较大差别,因此多元统计方法是理想的分析工具.本文通过对我国1998年与2005年各地区农村居民消费支出进行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并根据这8年间居民消费支出结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高层声音     
“完善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抓紧落实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抓紧确定继续支持家电下乡的政策,扩大建材下乡试点范围。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要落实好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稳定农业发展好形势,努力实现农业再获丰收。”  相似文献   

20.
借鉴Minot模型和补偿变量思想,本文构建了蔬菜价格波动的农村和城镇居民福利效应的省际面板数据模型,测算了蔬菜价格波动的农村和城镇居民短期福利效应和长期福利效应。通过比较分析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各省农村和城镇居民CR值呈下降趋势、农村居民PR值呈递增趋势,但存在较大的省际差异,且城镇居民CR值明显小于农村居民CR值;蔬菜生产价格变化影响着农村居民人均生产福利同方向变化,蔬菜零售价格变化影响着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福利反方向变化,但蔬菜生产价格在农村居民人均总福利中仍占据主导作用;各省相同或相近的蔬菜价格变化引致的居民福利变化存在明显的省际差异;农村和城镇居民长期人均总福利没有明显优于短期人均总福利,且个别省份和个别年份存在短期人均总福利优于长期人均总福利的情况;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消费福利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农村居民消费福利普遍优于城镇居民消费福利。结合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应该进一步完善蔬菜价格市场信息传递功能、加强蔬菜供给调节机制、健全适时蔬菜消费补贴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