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伦理道德与市场经济的辨证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伦理道德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社会主义伦理道德建设的核心问题之一.伦理道德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变量、市场经济对伦理道德具有双重效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伦理道德具有互动的辨证关系.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关系问题,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关系问题,是人们普遍关心、普遍感到困惑的一个重大问题。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阐明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回答和解决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相结合的问题。一、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机制,有利于培育社会文明和社会进步的新道德风貌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确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其目的是要把市场经济体制同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结合起来,以期更好…  相似文献   

3.
张洪雁 《企业经济》2005,(3):103-104
本文讨论了竞争情报在我国加入WTO、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和企业竞争更加激烈情况下应发挥的作用,并针对我国竞争情报研究过程中存在的若干伦理道德问题以及走出其伦理道德困境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引起了整个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特别是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在整个社会道德生活领域所发生的变化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今天,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的关系,如何认识和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这仍是我国面临社会主义前途的重大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5.
王丹 《企业文明》2002,(12):31-32
在以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实践中,处理好市场经济与思想道德建设的关系,正确理解和认识发展市场经济对思想道德建设的双重效应,真正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对保证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就其作用的发挥和运作形式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的关系.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从总体上概括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的关系及其运用.  相似文献   

7.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的关系,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人们的多种价值取向和传统道德观念发生了"碰撞",不少人处于矛盾心理状态。笔者针对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过程中道德建设的"碰撞"现象作一浅析,以求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道德建设。一、"碰撞"现象面面观表现之一:"自然形成论"和"弊大利小论"相碰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的关系上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社会主义道德是自然形成的"只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了,人廪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整个社会思想道德水准就会自然提高,即所谓"仓廪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另一种认为:发展市场经济对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图就经济伦理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我国经济伦理道德的现状及其原因、如何加强我国的经济伦理道德建设等问题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会涉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诸多方面。现在,人们对建立市场经济体制需要法律的保障和法制的同步建设已经取得共识。而法制建设中的法律意识培养与法律体系的建立究竟是什么关系,是否也要同步进行,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更进一步制定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从而决定了历史赋于我们解放生产力,发展国民经济的新使命。  相似文献   

11.
<正>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道德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现将这方面的讨论概述如下。一、市场经济对社会道德的影响对这个问题主要提出了三种不同认识。第一种为“滑坡论”。认为市场经济带来的是社会伦理道德的滑坡,表现在假冒伪劣、卖淫嫖娼、见死不救、权  相似文献   

12.
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十几年的讨论和探索,最终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模式,这无疑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贡献.显然,自由市场经济已经不适应历史潮流,只有在计划调控下的现代市场经济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但是,对计划的认识我们存在着两种偏见:一是计划就是传统的中央集权式计划,它混淆了一般计划与具体计划方式.二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只要市场,不要计划,导致了无论在思想认识方面,还是在实践方面都削弱,甚至否定计划的倾向.为了澄清这些思想上的迷误,有必要对市场经济下的计划问题进行考察,以使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避免犯过去同样的教条主义错误,同时也使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避免盲目性和片面性.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是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今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年,明确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任务、指导思想和原则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相似文献   

14.
2008年初的我国南方雪灾导致的运力吃紧从表面上看反映的是我国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的瓶颈问题,但每年春运的民工潮作为现阶段中国所特有的现象,实则反映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户籍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尖锐对立,造成每到春运阶段铁路运力吃紧的现象.本文剖析此现象的深层次原因,指出影响农民增收的几个因素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系.为农民增收问题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第一部《审计法》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部重要法律,是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审计监督制度的建设全面纳入法制化的轨道,是我国审计事业发展的新的里程碑。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必须有完善的法制来规范和保障。要高度重视法律建设,做到改革开放与法律建设  相似文献   

16.
宋立  王蕴 《宏观经济管理》2013,(2):24-25,30
经过3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尚未建立起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信用体系。现阶段,在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信用体系建设实质上面临着"转型+重建"的双重任务:一方面,自然经济条件下的人缘、地缘信用体系要向社会信用体系转型,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还面临着诚信意识的重建,这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任务(一)当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1.个人信用观念淡薄,社会诚信意识弱化。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系统地总结了改革开放十五年来的成功经验,借鉴和吸收了世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中的一些成功的做法,提出了我国到2000年建立一整套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施纲领确是振奋人心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企业会计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燕 《企业经济》2006,(3):176-178
建立以诚信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是社会公众的共同愿望,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推崇伦理道德是现代人本管理和行为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会计职业道德具有强制性、社会性和会计职业性等特点,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针对我国现阶段会计行业存在的问题,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9.
刘雪峰 《现代企业》2011,(11):51-52
在我国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处于不同所有制经济中的种种劳动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劳动关系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不断增多,劳动关系问题日益突出。目前,国有企业已初步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以劳动法律和政策基准、劳动合同管理、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劳动争议处理为主要内容的劳动关系调整机制,并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但为了加强劳动关系体制建设,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促进劳动关系稳定发展,就必须对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深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工商行政管理的地位和作用显得愈加重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领导干部实行双重管理,这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是市场经济法制化要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社会主义大市场实行有效监督管理的需要,也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党对工商行政管理工作领导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