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6 毫秒
1.
我国资本市场经历了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整个金融的大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不再呈现出单一的性态,资金流动已经由原来的银行部门与实体经济部门之间扩大到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部门之间。资本市场对国民经济的稳健运行影响越来越大。本文通过研究我国资本市场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指出资本市场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产生的影响,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转变传统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操作多关注资本价格、疏通货币政策资本市场的传导机制提高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相似文献   

2.
不同时期同一货币政策目标体系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不同,各国央行的货币政策目标体系几经调整。在目前金融稳定问题危及经济发展的新经济环境下,各国基于现行货币政策目标体系的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再次受到质疑。本文对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将金融稳定纳入货币政策目标体系的货币政策的依据和影响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深化和金融创新的逐步加深,短期资本流动的加快,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有效性正逐步降低。从历史角度观察,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演进趋势实际上是在不断寻找“规则”与“相机抉择”的替代和综合。结合国内经济金融现状,我国应效仿美国采取不明确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法。考虑向通货膨胀目标制过渡,尽量避免直接放弃货币目标法而转向通货通货膨胀目标制所导致的各方面问题,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为在适当的时候过渡到明确的通货膨胀中介目标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4.
改革、货币政策目标、经济环境三者之间不协调的原因与对策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秦池江金融体制改革、货币政策的目标和我们当前的经济状况三者之间目前有些矛盾。从改革来说,1993年以来安排的几大改革进展还是顺利的。从货币政策来说,执行适当从紧的货币政策。从...  相似文献   

5.
雷国文 《商》2012,(18):121-122
金融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之一,是指央行为了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采用各种控制和调解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与措施的总和。金融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因对对金融货币政策进行思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从金融货币政策的内涵着手,对金融货币政策的目标问题、金融货币政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金融货币政策与宏观调控问题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我国货币政策名义锚适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介目标的选择对一个有效的货币政策至关重要。而决定一国货币政策名义锚选择的必然是一国的经济金融现实。在中国,1996年,货币供应量被正式确定为我国货币政策名义锚,但是作为中介目标的货币供应量在可测性、可控性方面存在严重缺陷。本文将就我国货币政策名义锚适用性做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7.
李昊玥  贝政新 《商》2015,(2):159-160
我国现行的货币政策目标制度为"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两个目标之间存在一定冲突性,需进行选择及平衡。本文首先阐述了货币最终目标的含义及各目标之间的具体关系与存在冲突,然后使用VEC模型检验两个最终目标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当今经济环境下应当选择在一定的通货膨胀率容忍度下,保持经济以中等速度稳步增长的阶梯目标为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8.
随着资本市场的飞速发展及金融制度的不断完善,金融脱媒,这一绕开银行金融机构的融资配资方式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大行其道。随着金融脱媒的出现,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对中介目标和实体经济的影响效果偏离了原先的轨道,同时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越来越复杂,最终目标的不可测性逐渐增加,而央行制定货币政策的难度也随之提高。本文通过研究我国金融脱媒现象的主要表现和原因,探讨其对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并为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提出相关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目前的金融稳定问题危及经济发展的新经济环境下,各国基于现行货币政策目标体系的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再次受到质疑.本文拟对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将金融稳定纳入货币政策目标体系的货币政策的依据和影响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10.
路玉琼 《商》2014,(45):152-152
随着经济与金融的飞速发展,影子银行亦呈现出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这不仅对金融系统的稳定具有很大的影响,也使货币政策的实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本文主要分析了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以及货币政策目标所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1.
股票市场传导货币政策的财富效应与Q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艳 《商业研究》2005,(9):20-23
目前,我国股票市场已成为货币政策传导的一条重要渠道。货币政策实施后,股票市场将产生财富效应从而影响消费支出,产生Q效应从而影响投资支出,进而影响总产出。但由于我国股票市场仍存在诸多问题,财富效应和Q效应均不显著,货币政策通过股票市场传导效率较低。为提高传导效率,应逐步发展并完善我国的股票市场  相似文献   

12.
浅议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衰退,美国政府采用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一方面导致我国出现严重的输入性通胀,另一方面迫使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剧。更为严重的是我国的货币政策陷入到两难的境地。为了应对美国这一政策,我国需要全面运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收入政策、产业政策等政策组合,避免成为美国货币政策的牺牲品。同时以此为契机,加快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并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相似文献   

13.
随着以金融为核心的符号经济的不断发展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变得日趋复杂 ,由此产生的一个问题是 ,货币政策是否需要把包括金融资产价格在内的广义价格指数作为调控目标。通过分析可知对于一个证券市场波动可能对宏观经济稳定产生重大影响的经济体而言 ,货币政策应该对资产价格变动保持密切关注 ,但不宜作为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  相似文献   

14.
Most monetary economists today conduct their analysis within some version of a rational expectations model. A well-defined equilibrium in such a model requires that the private sector understand policy goals and the policymakers' model of the economy. An austere version of the model, with no information asymmetries, is valid only to a first approximation but nevertheless provides core insights to short- and long-run monetary policy. In this model, effective policy requires clarity of policy goals and clarity of the policy model as to how the economy works. The central bank must enjoy sustained credibility in the markets. Communication should focus on policy fundamentals and the monetary authorities’ understanding of the economy, both of which are enhanced by continued research by monetary policy experts. JEL Classification E5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社会经济通货膨胀的状态下,中央银行首先应做的就是通过制定的货币政策抑制通货膨胀。本文通过对通货膨胀的现状及原因的分析,从而进一步探究中央银行制定的货币政策种类及其效应的积极性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科学决策与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今年以来,我国实施了紧缩性金融宏观调控的货币政策。本文认为,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和要求,科学决策是提高货币政策效果的重要保证,特别是在目前,加强科学决策对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尤其重要;货币政策的科学决策主要包括对货币政策取向的决策、货币政策调控力度的决策、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的决策和货币政策时滞的判断的决策等内容。  相似文献   

17.
开放经济条件下,贸易政策对一国货币政策的实施具有重大影响:既给货币政策调节宏观经济目标增加了操作的难度,也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传导机制、操作工具提出了挑战;而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政策也会给货币政策的宏观环境带来巨大的影响:中国应以消除扭曲为着眼点,寻找二种政策的平衡点,加快改革,以使二者更好地为实现宏观经济目标服务。  相似文献   

18.
关于货币政策透明度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崎 《财贸研究》2006,17(5):78-85
近年来,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正在成为一个国际趋势。本文从如何度量货币政策透明度的角度出发,介绍了国外关于货币政策透明度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并对其进行了简要评析。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研究成果,有重点地加强我国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建设,建立我国的评估指标体系,量化货币政策的透明度水平。  相似文献   

19.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has highlighted the importance of integrating financial stability concerns into monetary policy. In the Bank of Canada’s view, monetary policy should be the last line of defence against threats to financial stability, behind the joint responsibility of borrowers and lenders, appropriate regulatory oversight, and sound macroprudential policies. Still, it is critical to understand the interlinkages between monetary policy and financial stability, given that the objectives are not always consistent. This implies the necessity of trade-offs. At the Bank of Canada, this is regarded as a problem of risk management rather than policy optimization. That is why the Bank operates a risk-management approach to monetary policy—keeping inflation control as its primary mission.  相似文献   

20.
刘飞 《商业研究》2012,(9):106-111
通过对中国银行业2006-2010年84家银行的数据建立Panel Data模型,本文分析了货币供应量和银行间市场利率对不同类型银行信贷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信贷要显著地受到货币供应量的影响,而外资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信贷要受到银行间市场利率的显著影响,农村商业银行没有显著地受到这些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另外,货币政策工具对银行信贷的影响,也与不同类型银行的规模、资本充足性、盈利能力等方面的特征有关。因此,中央银行在运用不同的货币政策工具时,要综合考虑不同类型的银行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