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永康 《发展》2013,(4):37-39
2012年,全州上下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十八大以及省、州党代会精神,按照州委《关于实施文化撑州战略建设文化甘南的意见》,以大力实施"文化撑州"战略、全力推进"文化甘南"建设为主线,认真落实《甘南州2012年文化事业发展实施方案》《甘南州2012年文化事业发展实施方案》,确保了全州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有效推  相似文献   

2.
扎西草 《发展》2012,(3):48-48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一届十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甘南集中体现在实施文化撑州战略、建设文化甘南的发展理念和具体实践上。建设文化甘南必须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提升,一手抓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其中,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提升是建设文化甘南的基础,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是建设文化甘南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甘南藏族自治州地处甘肃省西南部,与青海、四川民族地区相连,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多民族所在的民族自治地方,1996年全州总人口63.91万,其中藏族34.29万人,占总人口的53.65%,占少数民族人口的86.79%。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的制约,甘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事业长期滞后,严重影响了民族地区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是教育落后,缺乏人才,传统思想观念对民族文化建设具有较强的影响。建州以来,甘南的民族文化建设发展很快,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全省其他地区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教育基础薄弱,发展落后甘南民族教育由于起步晚,底子薄,办学…  相似文献   

4.
全永康 《发展》2012,(12):41-43
甘南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带,是藏汉文化的结合部。这里古为雍州之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在文化建设中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甘南要全面实施“文化撑州”战略,着力推进“文化甘南”建设,坚持不懈地做好“挖掘文化资源,打造文化产业”这篇文章,力争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甘南的战略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5.
全永康 《发展》2013,(8):31-33,47
四、实施"文化撑州"战略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思想认识不高。目前有相当一些干部群众对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没有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总认为文化事业是文化系统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这是认识上的一大误区。因此,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组织领导,提高各级党政领导的思想认识,实施"一把手"工程,切实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资金投入和建设力度,才能把"文化撑州"战略落到实处。(二)基础设施落后。由于甘南经济落后,社会发育程度不完善,文化建设投资少、欠账大,典型表现在文化设施不完善,文化活动阵地少,基础设施投资少、条件差。全州"三馆"建设因投入不足,覆盖面仅50%,电影院比例仅为10%。由于缺乏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和督  相似文献   

6.
全永康 《发展》2012,(11):59-61
近年来,甘南州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甘肃省加快文化大省建设的若干政策规定》和州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实施"文化撑州"战略、建设"文化甘南"的目标,充分发挥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加强文化事业建设,力推文化产业发展,逐步建成了以州府合作为中心、辐射全州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以藏文化为龙头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7.
梁佳 《黑河学刊》2014,(12):47-48
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上第一次提出"以现代文化为引领"这一命题。阿勒泰地区作为多民族聚居生活的地区,如何在现代文化的指引之下实现全地区文化的繁荣发展,是现阶段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必须要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由于受甘肃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影响,甘南藏族自治州发展速度较为滞后。近年来,甘南凭借其丰富的资源优势以及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以甘南作为研究案例,通过实地调研及问卷调查等方式,就本地居民对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主观感受进行定量与定性研究。本地居民对旅游业的经济效应持肯定态度,但是由于社会文化因素的多元性与复杂性,居民对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社会文化效应的感知是存在差异的。  相似文献   

9.
<正>定兴县是文化大县,也是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县,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定兴县坚持把文化建设作为提升县域经济发展"软实力"的重要抓手,大力实施文化强县战略,全力推进"文化大县"向"文化名县"转变,为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10.
皖北新农村建设中文化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晓奋 《特区经济》2008,(11):185-187
安徽作为农业大省,尤其是皖北地区,一直是中国农村改革的探路者,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以皖北为研究原点进行新农村建设研究具有代表性意义。如何建设皖北新农村因此成为我国理论界亟待回答的一个问题。本文通过实证和理论分析,认为农村经济现代化的过程必然与其文化变革的过程相伴相随,相互作用,对特定区域环境中的经济研究,跨学科融合,文化解释与经济解释并重,将文化变迁作为社会发展的动力,可以成为破解皖北"三农"问题,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一种途径选择。  相似文献   

11.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地域文化是指一个地域的地理、历史、经济、社会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体现地域特点的文化。黑龙江地区的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但又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发展龙江文化,要摒弃旧的落后的社会意识,发展优势凸显地域文化的独特风貌,引进其他地区优秀思想文化。具体措施包括提升认识,建立一批文化大市场,各级政府要像抓经济发展一样来抓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文化产业既是新时代挖掘新动能的着力领域,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产业门类。国家也已明确提出了把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作为后发地区的甘肃,发展文化产业具有重要意义。在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概况和研究进展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总结提炼了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呈现的特点和特色,应用SWOT工具,系统分析了甘肃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因素,进而提出了新时代甘肃高质量发展文化产业的基本路径:以"文化兴省、文化强省、产业富省"为导向,立足于深挖丰富多样的文化资源潜力,努力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形成对省外具有"甘肃特色化"和省内各地"差异化"的文化产业新格局,助推新旧动能转换,进而推动全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第一个特点: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文化建设表述的标题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而十八大报告关于文化发展表述的标题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由"推进"到"扎实推进",更明确具体,更有现实感了,这表明中央对推进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更有决心和信心,更注重实际的效果,更强调文化建设过程中政策制定的确实性和在实施过程中的有效性;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到"文化强国建设",表明对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是以唯物史观为起点,考察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揭示人类社会发展变迁规律的基本理论范式。作为政治建设的深层次内容,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不仅属于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遵循着中国共产党建设规律,同时也作为社会文化建设的一部分,遵循着社会发展的规律。文章将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置于社会发展理论下考察,从逻辑上理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关系,从现实中考察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时代特征,最后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坚持社会发展的问题导向3个方面突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强化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原则要求。  相似文献   

15.
经济发展,可以让一个国家"富"起来;文化发展,才能让一个国家真正地"强"起来。文化建设本质上是一项心灵工程,是一种生存方式的建构,是为国家、民族强心健骨。我们需要掌握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不能"简化",也不能"简单化"。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召,我们国家的文化建设也就进入了一个突飞猛进的快车道。众所周知,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归根结底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求,是保障国民的基本文化权益,这也符合了我们党的"二为"方向和"三贴近"的原则。改革开放以来,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作为文化建设主体之一的群众文化,正以极其迅猛发展的势  相似文献   

17.
城市发展看文化。当"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号角在中国大地吹响的时候,关于城市文化建设的话题也是"遍地开花"。在"文化强市"的大潮中,济南从未停下她前进的脚步。在塑造"天下泉城"品牌的时候,她的城市文化内涵也在前进中不断丰裕。其中,城市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在建设文化强市的大潮中,表现得更为强劲。  相似文献   

18.
李雪映 《发展》2013,(10):35-35
一、静宁县建设特色文化大县的优势和基础(一)比较优势静宁被誉为人类开元第一城,是传说中"始画八卦"人文始祖伏羲氏的诞生地。静宁也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陇东地区文化的渊薮之地。在这片黄土地上,考古发现了大量的古文化和古城遗址及古墓葬群和古建筑群,分布着新石器时代的大地湾文化、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等古文化遗存。静宁人杰地灵,产生了隗嚣、吴玠吴璘、刘琦等众多的文韬武略、彪炳史册的俊彦志士;也诞生了李广、李渊、李世民、李白、李世军等众多李姓历史名人。据史志记载,自宋到清,本县为全国出科举人才最多的地区之一。直到现在,教育依旧是全县发展的重点,1988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委员会和国家财政部授予"全国教育先进县"。静宁  相似文献   

19.
《湖北经济管理》2011,(22):21-22
文化品牌是一个地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标志,也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文化品牌建设贯穿于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全过程,在文化强省建设的总体布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近几年来,我省在建设文化强省的实践中,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以“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活动为突破口,在全省县域范围内打造了一批地域特色鲜明的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20.
闫丽梅 《发展》2005,(5):8-9
2.以夯实基础为重点,扎实推进"工业强州"战略,努力提高工业经济质量.巩固和完善企业改制成果,大力营造以民营经济为主的工业发展环境.选择重点集中扶持,对各类优势企业和重点企业进行分类排队,制定相应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采取灵活有效措施,改造提升传统支柱产业.坚持走传统优势产品提升与新产品研发相结合的路子,建立一批能够代表甘南工业形象的特色品牌和知名品牌,以突出工业品牌的甘南区域特色和民族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