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邹世兰 《魅力中国》2010,(7X):294-295
"钩勒"是中国绘画的基本用笔,也是中国哲学本源理论"太极"图的诠释。"钩勒"的线条,是中国画塑造形体的主要形式,中国画以线造型,用笔之法"道"自古有之。如:黄宾虹的"五笔"之说,六法中的"骨法用笔"……中国画家将"太极"中的阴阳,乾坤的中国哲学宇宙辩证法用于中国绘画中,形成中国绘画独特的"钩勒"之"道"。  相似文献   

2.
太极拳不仅是武术,更是一种文化,其本质特性在于"以术栽道、传道,术道互促",以"化育天下"的包容情怀,传承中华传统哲学的优秀文化,知行合一,与时俱进,历久弥新,化古典为现代,为中国和谐、健康社会的构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智识支持。  相似文献   

3.
太极文化是我围传统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它对传承中华文明、促进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交流、继承传统元素中的优秀成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现在对"太极"的定义已远远超出其含义本身,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成分的代表,成为了组成我们中华民族精神内涵和文化底蕴的一部分重要内容,对于现代和将来人们的辩证哲学思想也会起到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道家之道和儒家之仁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都产生于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儒家的鼻祖孔子曾拜老子为师,对老子非常崇敬,其哲学思想互相渗透,互相包容,互相补充,各有侧重.老子"自然"、"无为"的哲学思想对孔子的"仁"有重要的启迪作用,故此道和儒的关系应是文化传承关系.儒、佛也讲道,各讲其道,常以道不同不相为谋,从而把道、儒、佛对立起来,非此即彼,步入了歧途.实质上三家之道、仁、缘有共性,都基于天人和谐,只是诠释的形式、方法、侧重点不同而已.本文从现代科技的理性角度对"道"作以解读.  相似文献   

5.
宋震 《魅力中国》2013,(23):117-117
书法是文化、楚艺术、是瑰宝,在书法艺术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十。一直受到佛、道、释哲学思想的德润。特别自汉朝当书法成为自觉艺术时,佛、道、释的哲学思想就成为中国书法艺术的更堍。而渗透于书法艺术的各个领域。阴阳对立统一的观念是中华民族传统哲学思想的棱。“一阴一阳之谓道”(《易经》),这是中国先哲们对于无所不包的“道“的最简要的解释。  相似文献   

6.
正8月13日至20日,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本届大会是世界哲学大会历史上第一次以中国哲学思想文化传统作为基础学术架构,第一次将中国精神秩序中核心关注的自我、社群、自然、精神及传统作为核心议题,以"学以成人"为主题展开全方位的哲学研讨。  相似文献   

7.
中国武术诸流派当中,以一种哲学为指导而建立,又在其中始终贯穿这种哲学精神的,非太极拳莫属。太极拳中所蕴涵、贯穿的哲学,即是中华文化所特有的人生哲学,换句话说,一个真正领悟太极拳精髓的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感悟也应该是深刻的。  相似文献   

8.
2014年12月19日,一场名为"弘扬太极,传承经典"的公益讲座正在大连观海文化中心进行。一位中年女性正在一招一式向与会的观众讲解杨式传统太极拳,她就是杨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杨澄甫太极拳学会大连分会会长王金玲。王金玲出生于杨氏太极拳的发源地河北邯郸,后定居于美丽的大连。王金玲习武已有30年,早年曾拜杨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王凤英为师,后有幸受杨家嫡系传人杨振国的指点,2009年曾获香港传统杨氏太极拳邀请赛一等奖。因为其在普及、推广杨式太极拳上的贡献,2014年王金玲更被授予"太极拳师"称  相似文献   

9.
杨桦 《魅力中国》2011,(1):18-18
通过儒、道、佛三教哲学的研究追溯了中国传统园林景观美学的理论渊源,提出在儒、道、佛哲学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古典园林的若干美学法则,探索了理论与实践的辨证关系与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0.
楼观台因大思想家老子在此著述《道德经》,而成为中华文明的圣地之一,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道”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祖庭圣地,素有“天下第一福地”之誉,被尊为“天下道林张本之地”,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关系问题,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中的热点问题。纵观国内学术界有关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哲学性质、毛泽东哲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的关系、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毛泽东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方式和方法等四个方面,从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视域出发,对这些问题进行必要的梳理对于深化这一问题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庸之道,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中庸之道是人生的大道,事业成功、生活与健康的根本理论。《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将至诚之道融于人生、融于事业,便是成功之道!  相似文献   

13.
在东方文化日益影响世界文明的今天,中国功夫以其独特的魅力闻名于世。以奇技武功为代表的中国功夫,是我国的宝贵文化遗产,它对于铸造中华民族崇文尚武、行侠仗义的民族性格,有着恒久的价值。作为中国功夫重要流派之一的太极拳,更有其独特的韵味和精神。太极拳是以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理论为指导的一项武术运动,它遵循的原则、练习的方法、体现的效果、追求的目的,都是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14.
在几千年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道教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它是发源于古代本土中国春秋战国的方仙道,是中国本土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万物的本原。它奉老子为鼻祖和最高天神,张道陵为教祖。老子是我国古代的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教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在公元十四世纪时传入了欧洲,对欧洲古代文化和思想也有深远的影响。鲁迅曾说:"中国根柢全在道教"。英国汉学家李约瑟认为:"中国文化就像一棵参天大树,而这棵大树的根在道家。"道教与中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道教的历史与中国历史紧密相连,它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和深远的。  相似文献   

15.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发展了中华武术,使之更加完整,理精法密的太极拳展现了中华武学之博大精微。它充满哲理,与中国传统医学有血缘关系,是中国人民性灵智慧和万情气概的结晶。它把道家“道法自然”的辩证思想与儒家“中庸之道”的处世哲学有机地融为一体,成为一种修身、养性、  相似文献   

16.
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特点和中国哲学的根本精神,并且是中国艺术的哲学基石。纵观中国文化和艺术发展史就不难看出,天人合一的境界,是中国哲学和中国艺术的共同追求,是中华审美文化的中坚思想。而实际上,中国画与中国的哲学思想是一个血脈相承的有机体,或者说中国画是中国哲学的艺术表达方式。透视中国画,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中国的哲学思想对它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7.
杨成寅 《杭州研究》2007,(3):152-162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要有正确的哲学基础。“太极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主流,“和谐”是中国古今哲学最重要的价值取向。本文着重界定“太极哲学”的“元范畴”和“元命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当代构建和谐社会的几个重要命题。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战略举措.和谐是中华文化中最深层的内造精神,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和宝贵遗产.太极拳是在中国5000多年的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产生、形成、发展.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太极拳练习时与人、自然、社会所形成的和谐与和谐社会的和谐是否有影响,该文梳理了习练太极拳时所追求的人与自然、社会及自身和谐,分析和谐社会之含义,论述太极拳和谐与和谐社会之和谐的相关性,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鼓励人们习练太极拳,达到修身、修心、养性的境界.  相似文献   

19.
王娜 《新西部(上)》2007,(10X):83-83,8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战略举措。和谐是中华文化中最深层的内造精神,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和宝贵遗产。太极拳是在中国5000多年的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产生、形成、发展。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太极拳练习时与人、自然、社会所形成的和谐与和谐社会的和谐是否有影响,该文梳理了习练太极拳时所追求的人与自然、社会及自身和谐,分析和谐社会之含义,论述太极拳和谐与和谐社会之和谐的相关性,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鼓励人们习练太极拳,达到修身、修心、养性的境界。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韦伯庞大的宗教社会学体系以其独特的宗教文化视角来考察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把文化观念作为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韦伯思想的启示意义在于中国现代化进程面临着传统与现代化的矛盾冲突,"全盘西化"与"固守传统"都是不对的,现代化归根结底是传统的现代化,即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之精华,吸纳西方先进的文化元素,构铸新的现代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