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宛青 《发展》2014,(8):69-69
正煤炭企业在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企业文化等体系上,有别于其他企业,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工作必然与其他企业有所不同,不能游离于安全生产之外,也不能脱离"人"的重要性。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一、坚持以人为本,保证思想政治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的作用我们常说"以人为本",而具体什么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必须视职工  相似文献   

2.
浅谈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思想在企业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正梅 《魅力中国》2009,(20):18-19
企业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符合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是对传统企业管理模式和理念的变革及创新。它强调现代企业管理要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价值,重视人性的完整性和人的需要的多样性。本文从以人为本的历史渊源及科学内涵、以人为本在企业中的具体实践等方面对该思想在企业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清明节在中国民俗文化体系中有着独特的地位,是中华民族的重大纪念日,中国境内民族大多有清明或类似清明的祭祖日。2008年的清明节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作为法定节假日的清明。这是人性复归,"以人为本",尊重人的生命超越一切,崇尚"慎终追远"的人文精神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人是管理的主体,也是管理的客体.中国传统主导人性论强调人的社会属性和道德属性,主张在管理中应"塑造人性",西方主导人性论偏重于人的认知属性和自然属性,主张在管理中要适应人性,完整的人性管理是"塑造人性"和"适应人性"的统一.认识人性问题,正确和全面地把握人性,以人为本的管理,将会极大地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为整个社会的和谐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现代管理强调以人为本,尊重人格,注重满足人的需要.文章首先阐述了奥尔德弗ERG需要理论的基本观点和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从而得出了ERG理论的一些现实启示及其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知识经济时代如何看待人本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海  陈轲焘 《发展》2006,(2):58-59
一、人才是企业持久竞争力的关键 在世界范围内,企业管理的理念正在发生重大变化.这一变化的趋势是:将企业管理从过去的以"物"为中心的管理模式转向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其核心内容是修正对人性的传统假定,高度重视人性的管理,在对人性充分尊重的基础上,开发和建立符合人性需求的人事政策和人事制度,这是决定一个企业能否在人才市场、产品市场和技术市场具有持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转向人才与技术竞争的情况下,人才的开发和稳定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认为人是世界的中心尺度,主张从一种被先验规定了的人性出发去说明社会历史和文化现象,通过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创造去实现个人的发展,通过弘扬人性的内在要求去实现对社会的改造和促进社会的"人道化",强调人的非理性精神因素在人和社会发展中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针对目前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存在人才供给匮乏与配置浪费的二律背反的困境和现实,以人为本得以可能应该是这样的逻辑:以人为根本,尊重人的权利和尊严,启发人的自觉性;以人为基本,关心人的利益,调动人的积极性;以人为资本,认识人的本质,激发人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8.
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人力资源所具有的创造性和可持续利用性,是世界上任何一种物质资源所无法比拟和替代的。当代企业管理应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意味着要尊重人,把人当成一切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等规范价值得以产生的价值源泉。具体说,“以人为本”就是要从人的特点或实际出发,一切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要体现人性,要考虑人情,要尊重人权,  相似文献   

9.
粟惠 《魅力中国》2009,(22):20-21
"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在执政过程中必须要坚持的一项重要执政原则,本文探讨了如何理解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相关问题。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涵是以人民为根本,正确处理好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以人为本的内涵之一;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是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10.
刘静 《发展》2008,(10):75-75
一、自主管理是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最佳表现形式 (一)企业管理应坚持以人为本人本管理是在人类社会任何有组织的活动中,从人性出发来分析问题,以人性为中心,按人性的基本状况进行管理的一种普遍的管理方式。无论是日本的松下电器,还是我国的海尔;无论是松下幸之助,还是张瑞敏;在其崛起、腾飞的历程中都深深地刻下了以人为本的烙印。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事业成败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对《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后感,认为在当前推进乡村社会建设过程中要遵循"民本论",体现"以人为本"精神;尊重村民的权利观念,切实维护农民权利;积极稳妥地推进乡村社会建设,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12.
柔性管理是一种突出"人性"的管理方式,核心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学习和研究柔性管理对于加强班级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详细解释柔性管理的基本含义和基础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在班级管理中应用柔性管理的具体应用方法,以此激发广大师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深入挖掘学生潜能,推动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郭凡生,慧聪国际(慧聪网)董事局主席.他是国内知识经济的倡导人和先行者,深受企业界、学术界的推崇与尊重,被誉为"中国家族企业的管理大师和思想教父".   许多企业家曾问我慧聪产权变革中的细节和操作特点,我告诉他们,这不仅仅聪产权变革中是伟大的艺术.它把企业家对生活的热爱,对亲友的感恩,对事业的向往,融入变革之中.失去的是自私和狭隘,而得到的是人性的升华.……  相似文献   

14.
郭凡生,慧聪国际(慧聪网)董事局主席.他是国内知识经济的倡导人和先行者,深受企业界、学术界的推崇与尊重,被誉为"中国家族企业的管理大师和思想教父".   许多企业家曾问我慧聪产权变革中的细节和操作特点,我告诉他们,这不仅仅聪产权变革中是伟大的艺术.它把企业家对生活的热爱,对亲友的感恩,对事业的向往,融入变革之中.失去的是自私和狭隘,而得到的是人性的升华.……  相似文献   

15.
杨生效 《发展》2008,(3):100-101
以人为本 靠管理出效益 科学的人文性管理是学校文化的灵魂。现代学校管理就是要尊重、关心校内每个人的发展和需要。校长必须牢固树立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对此我校始终奉行“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管理理念,始终坚信“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发展教师、培养学生,就是使教师和学生成为充满人性、张扬个性、整体和谐、全面发展的人。”彰显教师和学生的人性,尊重其人格,开发其才能,重视其发展,是实践“尊重人、解放人、发展人”的人本化管理理念的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16.
"和谐"理念体现了当代社会对"以人为本"思想更深层次的认识和要求,对当前的人资源开发与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要求我们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科学认识人的本质,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以社会伦理为价值尺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实行柔性管理。  相似文献   

17.
人性化管理激发潜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蓝图是我们在今后所有工作中要将“人”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真正做到尊重人格、尊重人性、尊重人的价值和合理利益以及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潜能。  相似文献   

18.
人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发展方向 人本管理即尊重人性,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也就是根据人的心理规律,通过尊重人、关心人、改善人际关系等办法,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其劳动效率和管理效率。 企业是由人组成的集合体,企业必须依靠人才能生存和发展。同时,企业为了满足企业人和社会的需求而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企业管理理应以人为  相似文献   

19.
"和谐"理念体现了当代社会对"以人为本"思想更深层次的认识和要求,对当前的人资源开发与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要求我们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科学认识人的本质,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以社会伦理为价值尺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实行柔性管理.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这是党建理论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和创新,是在党的建设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这为进一步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明确了基本原则和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