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据     
《中国新时代》2010,(3):16-16
美国《油气杂志》日前公布2009年度世界主要国家的石油产量,中国仅次于俄罗斯、沙特阿拉伯、美国,排名世界第四,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5.4%。根据中国石化协会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2009年,中国石油产量为1.89亿吨。  相似文献   

2.
《企业世界》2007,(8):47-47
以应对石油天然气供应中断等为核心,我国将建立完善的能源安全预警机制和应急机制,除政府石油储备外,将适时建立企业义务储备,鼓励发展商业石油储备。据规划,2010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为27亿吨标准煤(简称标煤),同时,生产目标尽管保持3.5%的增长,但届时只有24.46亿吨标煤,[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数字对对碰     
《经营者》2011,(15):28-28
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达55.2%首超美国 工信部在“2011年上半年石油和化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报告中称,今年以来,我国能源消费持续快速增长,1至5月,原油表观消费量为1.91亿吨,增长8.5%,对外依存度(即我国所消耗原油对外依赖的程度)达55.2%,已超越美国的53.5%。目前,我国石油消费增度)达55.2%,已超越美国的53.5%。目前,我国石油消费增速已经超过了GDP增速,能源消费增速过快,给能源生产和节能减排都带来巨大压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高度发展,国民建设中对石油资源的利用正处于突飞猛进的时代,自2009年我国四个战略石油储备基地的建成并投入使用,预示着我国将进入加大石油储备的时代,那增大石油储备到底有没有意义呢?据专家预测,到2020年中国石油消费总量将达到5亿吨,石油缺口将达2.8亿吨,而且加上油价不稳定尤其是近年来国际原油的价格持续走低的特点,增加油田战略储备成为我国石油行业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5.
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初步测算。全年能源消费总量24.6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9.3%。其中,煤炭消费量23.7亿吨,增长9.6%;原油3.2亿吨,增长7.1%;天然气556亿立方米,增长19.9%;水电4167亿千瓦小时,增长5.0%;核电543亿千瓦小时,增长2.4%。主要原材料消费中,钢材4.5亿吨,增长17.2%;铜372万吨,下降4.0%;铝865万吨,增长32.1%;  相似文献   

6.
中国石油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国强  刀锐  张晶晶 《活力》2006,(5):80-80
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在我国的能源的消耗结构中,石油一直占了很大的比重,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对石油的需求增长加快。对石油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截至2005年。我国石油年消耗量为3.0亿吨,其中有1.19亿吨依靠进口,超过了三分之一,我国也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中国充满爆发力的石油需求将被视为近两年来国际油价涨落的关键因素。如何调整我们的石油战略以促进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发展正在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7.
《上海企业家》2006,(1):47-48
国际能源署石油产业和市场部主管伊格尔斯日前说.“中国的确对石油有非常高的需求.但我们不应以敌对的态度看待一个发展中国家财富的上升,而应该对此欢迎。”伊格尔斯认为.从2000年到2004年,中国石油需求快速增长.但就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来看,石油需求的增长速度并不过分。  相似文献   

8.
张骞 《上海企业》2010,(2):59-60
“2008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达807亿立方米(约合7260万吨石油当量),比上一年增长15.8%,远远高于全球平均增幅。据专家测算,2010年国内供应量约920亿m^3,但需求量将达1400亿m^3,供需差为480亿m^3;2015年,需求最达1600亿m^3,届时国内能提供1200亿m^3,缺口达400亿m^3。”  相似文献   

9.
一、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分析 据统计资料,2003年,中国石油消费量为2.67亿吨,进口原油9700万吨,对外依存度达36%.2004年中国石油消费量2.92亿吨,进口石油1.23亿吨,原油对外依存度已达42.1%.对国外资源的依存度日益增高,必然对国家安全增加不利因素.此外,目前煤炭年生产量已经达到20亿吨,随着到2020年GDP将比2000年再翻两番,对煤炭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相似文献   

10.
数字     
《山东企业管理》2010,(4):14-14
2.8% 4月中国石油库存数据显示,4月末国内原油库存(不含储备库存)2774万吨,比3月末减少80万吨,环比下降2.8%。  相似文献   

1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化分公司是以石油加工为主的炼化企业。现有职工4346人,其中科技人员882人。现原油加工能力1050万吨/年,2004年,实际加工原油1200.11万吨,实现销售收326亿元,利润12.33亿元。“十五”期间,公司全面启动加工进口含硫原油技术改造工程,到2006年公司原油加工能力将达到2000万吨/年。公司发展目标是“国内当排头,国际创一流,建成中国石油标志型炼化企业”。在公司的发展中,始终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把推动企业科技进步和人才强企作为企业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2.
自1997年开始,我国就从石油输出国变成了石油进口国,并且进口量逐年有所攀升,到2005年,我国石油需求量将达到2.9亿吨左右,有可能超过日本的需求量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而我国石油产量预计将不会有大幅度提高,石油进口的依存度将进一步加大。按照国际惯例,进口超过国内需求一半,  相似文献   

13.
《经营者》2011,(11):41-41
到2020年,中国的汽车数量将超过1.5亿辆,石油消耗将超过2.5亿吨,汽车届时可能将不再是出行的便利选择。  相似文献   

14.
《辽宁经济统计》2006,(6):39-39
中国统计信息报记者杨敬5月19日在该报撰文指出,今年以来,国际油价新高不断,目前已突破每桶70美元,国际能源署预计,到2010年,中国的石油需求量为3.5亿吨,原油产量为2亿吨,原油缺口将达到1.5亿吨。在这种形势下,需要理性看待高油价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长期持续的高速增长必然导致对能源尤其是对石油需求的快速增长,石油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突出的现实问题,2004年中国进口的石油已经达到1.606亿吨,其中原油净进口量为1.228亿吨,中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40%.美国也是一个石油消费大国,两者都不可避免的面临着国内石油资源枯竭,石油需求大于供应,对外石油进口量逐年上升,外部石油安全存在挑战等一系列相同问题.但又由于两者石油工业发展的进程、综合国力以及国际地位有所不同,因此,针对中美石油工业发展的安全环境,通过对比分析,从中找出可对中国石油安全稳定供应值得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正当中国与越南就南海主权问题激烈交锋时,一些中国企业却从越南购买石油。《中国经济周刊》日前的报道称,越南与西方石油公司以及俄罗斯石油公司联合开发南海,盗采石油后再卖给中国。据越南海关统计,2011年,越南石油出口达824万吨,同比增长3.3%,出口额72.4亿美元,同比增长46.1%。中国是越南石油第三大出口市场,  相似文献   

17.
整个2004年,世界石油价格都在高价位运行,从年初的34美元/桶到10月底一度冲破56美元/桶,年底还是高企于40美元/桶之上.与此同时,中国石油进口劲增,全年进口石油超过1亿吨,成为位居美、日之后的世界第三大石油进口国.  相似文献   

18.
数字     
《企业研究》2006,(2):4-5
我国央企2005年利润突破6000亿元增长27.9%;春运人流5年增3.82亿人次折射经济生活新变化;十一五期间中国石油储量预计年增九至十亿吨;我国汽车市场总规模达592万辆;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今世界高油价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和石油消费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增长,旺盛的需求与有限的资源供应和环境承载力,使中国必须致力于探索一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市场开放的道路.因此,中国石油市场的运行和未来的政策环境非常值得关注. 中国石油储量目前仍属稳定增长时期,随着勘探范围进一步扩大,储量仍有望进一步出现较大增长,并可一直稳定到2020年左右.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从现在起到2020年之前,正是中国经济工业化过程的关键时期,中国石油消费将处于迅速增长阶段.预计到2020年,中国石油消费量将达6.1亿吨以上.  相似文献   

20.
重构中国能源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关机构预测,如果国内石油生产和消费能力维持在目前的水平,同期的石油资源勘查不能取得重大突破,到2010年,中国国内石油对需求的保证程度将不到60%。按照中国目前的发展速度,到2020年,中国石油进口将达到2.5亿吨,对进口石油的依赖程度提高到60%左右。对进口海外资源的过度依赖蕴藏巨大风险。根据中国能源领域所面临的紧迫态势,中国必须重新选择能源发展战略——结构多元,全面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