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苎3号(原代号:5223-5)是由华中农业大学麻类研究室用“新余麻”作母本与“稀节巴”杂交培育而成的苎麻新品系,适于鄂东南和江汉平原种植。  相似文献   

2.
苎麻和两系杂交油菜新品种被广泛应用日前,宜春市农科所野生苎麻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项目,被列为国家重点项目,并获得项目资金417万元;该所承担的国家“863”计划、省农业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甘蓝型油菜生态型两系新组合赣两优二号(两优589)的选育”成果通过鉴定。宜春农科所每年要承担国家、省(部)、市(厅)级科研课题40余项。其中苎麻品种“赣苎一、二、三号”、两系杂交油菜“两优586”、东乡野生稻不育系“东B11A”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沅江明星麻业有限公司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以及湖南省经委、科技、环保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应用中国麻类研究所的发明专利,与中国麻类研究所建立技术合作关系,公司近年相继投入3000多万元,通过4年六轮反复摸索,苎麻生物脱胶技术终于研制成功。这一成功,彻底征服了困扰麻纺界多年的苎麻脱胶污染大难题,并且实现了苎麻生物脱胶的产业化。这一科研成果的应用,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受到国家发改委的高度肯定。  相似文献   

4.
一、麻类生产的基本情况1.麻类种植和加工情况。目前商品化生产的麻类主要为苎麻、红麻、黄麻、亚麻、大麻、剑麻。全球麻产量约为500万吨。我国约为60万吨。苎麻原产我国,产量占世界的90%,  相似文献   

5.
沅江市地处洞庭湖腹地,气候温和,雨量丰沛,土壤肥沃,种麻历史悠久,苎麻面积、产量历冠全国,为我国的主要商品麻生产基地,是名副其实的“中国苎麻之乡”。近年来,沅江苎麻产业发展很快,种植面积稳定在2万公顷以上,年产原麻5万多吨,产值超过5亿元;纺织加工同步发展,年产值接近5亿元,利税1000多万元;市内建成了三大苎麻购销市场,主产麻区成立了苎麻经济合作组织与协会,苎麻产业化经营格局基本形成。但是,沅江苎麻资源并未得到充分利用,其纺织加工仍停留在初级水平上,苎麻产业发展的潜力很大。因此,如何做大做强沅江苎麻产业,如何提升沅江苎麻产…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专家近期提出的“以麻治镉”方法,则有望为重金属污染治理开辟新思路。苎麻是一种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过去一直是纺织纤维的重要来源。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的最新研究显示。苎麻对镉有很强的耐受性,某些品种甚至可在镉浓度高达100mg/kg的土地上生长。麻类家族的另一成员——亚麻,其耐镉能力虽不及苎麻,但某些品种的耐镉能力也达到了20mg/kg。苎麻之所以耐镉。“秘诀”之一是其存在一种抗氧化机制,可防止植物被镉“胁迫”时“氧化”。  相似文献   

7.
分宜县的苎麻夏布生产始于变压器朝,历史悠久,进入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它在国内外已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加入WTO后的两年内,将全部取消苎麻制品配额限制,这为我国苎麻及其加工业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面对这一大好电动机如何进一步引导,促进这一产业按照先进生产力的发民菜要求,建设现代分宜苎麻夏布业?其对策是。  相似文献   

8.
江西省宜春市现辖三市六县一区,人口540余万,耕地面积504万亩,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油茶、优质苎麻、生猪生产基地。近年来,全市围绕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总体目标,深入贯彻实施全省农业产  相似文献   

9.
世界麻类原料生产与贸易概况(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类作物不仅品质优良,栽培历史悠久,而且其种类繁多,主要有苎麻、亚麻、剑麻、大麻、黄麻和红麻等,适于开发不同用途的各类新型产品。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麻类生产国,同时也是重要的麻纺加工国,麻类产品一直是国家传统出口创汇物资。加入世贸组织后,在我国绝大多数农产品受到市场冲击的情况下,麻类产品出口一枝独秀,始终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然而,由于麻类行业的发展长期以来过度依赖于国际市场,一直为国际市场所左右,麻类生产、加工和贸易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仍然薄弱,成为其健康发展的软肋。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世界麻类种植资源最多的国家,目前主要分布在长江上中游流域、黄淮海流域、东北和西北地区。据统计,我国主要种植黄麻、红麻、亚麻、大麻、苎麻、剑麻等30多个品种,面积约2000万亩,总产60万吨,麻类产业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麻类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