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松青像很多成功企业家一样,有着超乎常人的“执着”和优秀的“商业嗅觉”,还有着“极强的学习能力”,2008年,赵松青将再造一个辉煌的分众神话。[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王文正 《浙商》2009,(17):98-98
倪良正这样认识房地产这个行业,“它的魅力之处在于,可以测试一个企业家把握机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今天,由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主办的“全国商业企业家活动日”和“中国商业高端论坛”在上海如期举行.这次活动是全国商界的一件大事,也是商业企业家的一次盛会。出席这次活动的有来自国家有关部门的领导、各地商业企业家代表以及有关专家学者。会上,将表彰第五届“全国商业优秀企业家”、颁发首届“全国构建和谐商业杰出贡献企业奖”。围绕“创新、和谐、发展”的主题,政府部门、商业企业、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商业发展。我谨代表上海市经济委员会。对前来参加这次活动的领导、企业家以及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  相似文献   

4.
《商界名家》曾做过《中国企业家生态警示录》的专题报道(见《商界名家》2003年10月号),对“转型时期的企业家之死”、“中国企业家非正常死亡”、“中国民营企业家生态现状”等方面均有详细披露,业界反响强烈。而让我们痛心与不安的是,在2005年的头3天,又有赵恩龙、徐凯两位民营企业家以“自杀”这种极端方式先后结束了他们的生命,再次向我们凸现了民营企业家生态问题的严重性、长期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5.
苏旭 《浙商》2006,(7):42-43
在本届浙商大会上.“创新”似乎是多数企业家更为感兴趣的话题。事实上,过去几年,一些企业一直就默默无闻地把“创新”作为发展的原动力.但为什么在今天,企业家们仍会对“创新”心生困惑?  相似文献   

6.
“企业家”涵义辨析和国有企业经营者的企业家特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家”是一个规范的经济学概念 ,但迄今仍没有一个普遍接受的说法。国内外学者见仁见智 ,从异质型人力资本的角度诠释企业家的内涵应是一个素质和能力范畴 ,而不仅仅局限在物质资本所有者和代理人身份上。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国有企业经营者符合“企业家”的内在要求 ,拥有企业家特质 ,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相似文献   

7.
当前,中国的经济增长快速发展,整个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合格的民营企业家。面对市场经济的不确定性和竞争的激烈性,民营企业家的预测能力、决策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等素质的高低成为决定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所在。作为新时期的民营企业家,肩负着时代赋予的重任。民营企业家是民营企业的“灵魂”,  相似文献   

8.
VIP泛滥     
莫月 《商业文化》2006,(11):2-2
最近,某地公安机关出台了十条服务经济发展的措施,明确提出将为128位知名企业家提供专门保护,通过“保护知名企业家联络办公室”,协调各级公安机关和各警种,保护企业领导人尤其是知名和民营企业家的生命财产安全。这种“专门保护”只是重庆市“厚待”企业家的做法之一。不久前,重庆市经委与市卫生局联手推出了一种企业家绿色就医卡(已经发放了652张)。凭此卡可以在重庆一些医院享受不挂号、不排队、副高以上职称专家应诊、懂英语的护士全程导医等待遇。企业家子女也享有同等待遇……  相似文献   

9.
赵民 《中国工商》2003,(8):78-79
如果说,“中国企业家—中国企业健康规律”的第一个层面“中国企业家的快乐指数和中国企业的健康指数”反映的是一个中国企业家与企业的短期的内在相关性,那么第二个层面“中国企业家的心理健康和中国企业的文化健康”,反映的则是个中国企业家与企业的长期的内在相关性。这一层面和  相似文献   

10.
成败MBO     
《商界领袖》2004,(8):17-19
和中国成千上万的普通公务员一样,长城的王之、三九的赵新先、长虹的倪润峰,三位“国字头”企业元勋因“年龄已过60岁”而卸任。当然,没有人相信年龄是真正的理由。60岁,对于一个企业家来说,正是其作为企业家能力的鼎盛期。事实上,这几年,长虹的业绩并不算差。观察家认为,强势企业家与政府在企业收益分配权问题上的冲突,往往是导致这些企业家黯然去职的实际原因。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会展》2012,(4):14-19
2012年1月25~29日,以“太转型,塑造新模式”为主题的达沃斯“头脑风暴”刚过,2月4日,第十二届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的“思想盛宴”又随即开始。包括专家学者、政府要员和企业界在内的数百位人士参加了中国企业家论坛,并围绕“市场、政府和企业家精神”展开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2.
“我要成为企业家”,这几乎是所有创业者和企业经营者所梦寐以求的。然而,怎样才能成为企业家,什么是成为企业家必须具备的条件与路径选择,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医药     
《新财富》2007,(5):160-162
成功从生物学家转型企业家的李伯刚,以“地奥心血康”等药品打开市场。如今,他执掌的地奥集团已进入保健品、化妆品行业、医药连锁、房地产等领域,并先后于重庆、四川、甘肃、贵州、云南等地区购买了8个煤矿,涉足能源产业。  相似文献   

14.
“中国缺少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说这话的是一个外国老板,时间是1985年。当我们在21世纪,面对资金短缺、技术落后、产业和产品结构不合理、国际性知名产品“贫牌”等诸多困扰时,特别是在企业体制改革已到了生死时速的境况下,回头再来体会这句话,的确是耐人寻味: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是什么使我们的企业家在缺位?中国企业家能否成为“资本家”?  相似文献   

15.
赵莉 《中国工商》2002,(5):152-153
民营企业家王祥林与职业经理人的“碰撞”,引出的是是非非,在社会上掀起了一番风波。腼腆的农民企业家王祥林,在被职业经理人搞得十分狼狈,企业危机四伏的情形之下,只得重出“江湖”。事后,王祥林袒露心迹。  相似文献   

16.
唐茜 《商业文化》2005,(6):11-11
“我希望科技界、新闻界、投资界对企业家们应该有一个宽容的气氛,不要在一个人失败的时候去把他骂或狗屎,或功的时候又去把他捧得好像是天才。”5月15日,顾雏军在深圳亮相“民营企业家高峰论坛”时如是说。  相似文献   

17.
王琦 《中国市场》2008,(27):154-155
市场经济发展迅速,中国企业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导致对企业家的素质要求更高。企业家们除了应当具备身体素质和知识素质的基本素质之外,还必须具备品德素质,包括诚信、谦逊、微笑等,以及能力素质,包括风险决策能力、协作创新能力和知人善任能力。提高企业家的素质,可以通过培训与建立健全评价体系来实现。  相似文献   

18.
对于企业家的社会职能问题,现今的学术界有以下几种不同的理论观点;企业家的社会职能是承担风险;企业家的社会职能是“创新”;企业家的社会职能是获取信息;企业家的社会职能是避免低效率;企业家的社会职能是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19.
陈薇 《市场论坛》2013,(3):51-53
高职高专院校开展企业家精神教育,是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高职高专院校开展企业家精神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知识、技能和素质,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自主创业,实现自我就业,以及进一步推进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和发展。为加快推进企业家精神教育,高职高专院校应进一步加大力度普及企业家精神教育,合理增加企业家精神教育的相关课程,推进各种有利于推进企业家精神教育的现实模拟教学,以及开展系列融入企业家精神教育内容的校园文化活动等。  相似文献   

20.
企业家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企业家”和“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企业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的统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企业家社会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企业家的社会历史研究、企业家的社会属性研究、中国企业家的现状研究、企业家群体研究、企业家的个体研究、企业家的家庭问题研究、企业家的心理压力问题研究、企业家和社会其他人群的关系、企业家人生价值观的研究、企业家和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