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8 毫秒
1.
中国反倾销措施产业救济效应的作用机制和实际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选取1997年3月至2009年6月中国对外反倾销案例的贸易、投资和产业数据集,以构建微观面板数据模型定量评估反倾销措施通过影响涉案产品的进出口贸易、涉案领域FDI最终作用于国内进口竞争性产业的实际救济效果.结果表明,虽然存在贸易转移效应和投资跨越效应,但反倾销措施对中国进口贸易仍然存在显著的救济作用;而对外实施反倾销措施也极易引发指控对象国的贸易报复,反过来限制中国相关产品的总体出口;总体而言,尽管存在上述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效应,但最终中国反倾销措施对国内进口竞争性产业确实产生了显著的正面救济效果.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中国对外实施反倾销措施的制度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选取1997年3月-2009年6月中国对外反倾销案例的涉案产品和国内相关进口竞争性产业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定量评估中国对外反倾销措施对进口竞争性产业的救济效果。结果表明,虽然反倾销措施对中国相关进口竞争性产业具有显著的救济作用,但是贸易转移效应和上下游产业继发性损害效应的存在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上述产业救济效果。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中国对相关国外进口品实施反倾销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对外反倾销贸易救济效果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我国1997-2008年6月间的对外反倾销情况作了回顾与分析,并对其贸易救济效果作了评估。反倾销既是针对外国低价进口的不公平贸易行为的一种贸易救济措施,以达到限制进口、提升产品价格、维护公平贸易秩序的目的。但是,反倾销也是一柄"双刃剑",在保护国内产业利益的同时,可能会引起国内该产业的关联产业、最终消费者的利益受损。此外,反倾销引起的贸易转移、以投资规避反倾销等负面效应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抵销反倾销的正面效应。  相似文献   

4.
一、"反倾销"基本概念 反倾销作为WTO允许的贸易救济手段,是指进口国反倾销调查机关根据国内受损产业的申请或调查机关的自行发起,旨在保护国内产业利益而对进口倾销产品所采取的一种贸易限制措施。  相似文献   

5.
作为WTO规则所允许的贸易救济手段,反倾销措施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利用,成为进口国保护本国产业的重要贸易措施。1997年中国首部反倾销条例的颁布与实施,改变了中国长期以来单方面作为反倾销目标国家的处境,中国正在成为反倾销措施的重要使用国家。本文以化工行业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反倾销措施对进口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反倾销的调查效应和贸易限制效应对被指控对象国的进口贸易起到限制作用,而贸易转移效应则削弱了这种限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利用1998—2011年中国基础化工产品反倾销案件海关HS八位税则号的涉案产品数据,对中国实施反倾销措施的直接经济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反倾销指控对象国进口市场份额的趋势中能发现明显的进口限制效应;从反倾销涉案产品进口单位价格的变动中能发现较强的价格效应;从无损害或撤诉结案案例相关变量的变化中能发现调查效应;从先后两次遭受反倾销调查产品的对象国与非对象国进口市场份额的走势中能揭示贸易转移效应的负面影响;通过贸易限制、价格变动、贸易转移等方面归纳了对外实施反倾销措施的直接经济效应,突出了各种效应之间的联系,并设定实证模型对反倾销措施的直接经济效应进行检验,总体来看,对外实施反倾销措施能够起到保护和救济国内产业的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7.
加入 WTO十年来中国对外反倾销实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2001年加入WTO十年来,中国成为了目前世界上对外实施反倾销最多的国家之一,本文将对十年来我国对外反倾销的实践做出总结分析。我国的反倾销实践在调查时间、调查的结果、反倾销税率、反倾销的国别与产品方面,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既有共通之处,也有自己的特点。而在政策效果方面,我国的反倾销措施对于国内产业的救济和涉案产品的进口限制收效显著;同时,反倾销带来的进口转移、直接投资规避现象等也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8.
王旭 《北方经贸》2013,(8):13-14
保障措施与反倾销、反补贴措施是WTO所允许成员方采取的贸易救济措施,三项措施虽同为贸易保护措施,但保障措施与反倾销、反补贴措施相比有着明显区别。在当前各国频繁使用各种贸易保护手段限制进口的情形下,了解这些措施的区别,才能合理地应对各种贸易限制措施。  相似文献   

9.
瞿启平 《现代商业》2008,(12):256-257
反倾销措施是WTO允许各成员方使用的保护国内产业安全、维护公平竞争的贸易救济手段之一.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许多产业正处于建立、发展或完善阶段,运用国际通行规则对国外的倾销行为实施贸易救济措施,以他国反倾销立法和实践为借鉴,总结经验,加强研究,促进我国贸易救济措施的成熟和完善,有利于保证国民经济长期、稳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国对外反倾销调查起步晚,相对于欧美国家较为成熟的反倾销调查发展而言还比较滞后。在后危机时代,国际经贸关系日益复杂,在各国纷纷刺激出口的政策推动下,国外对华倾销产品源源不断流入我国,严重损害了国内相关产业生存与发展。我们不仅要积极应对国外的贸易救济措施,更应该拿起贸易救济措施的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因此,进一步分析我国对外反倾销的特点及其实施效果,具有重要的现  相似文献   

11.
通过建立美国各年向各涉案国家的进口额与反倾销申诉、反倾销措施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回归模型,考察了1995-2008年美国发起的反倾销申诉和采取的反倾销措施对所有57个涉案国家和地区进口的影响.运用广义矩法对最小二乘估计的结果进行修正发现,虽然美国当期的进口主要由历史进口因素决定,但其反倾销申诉与措施会造成当期进口总额的显著下降,下降比例分别达到7.198%和5.890%,美国反倾销保护效应使美国年均进口额下降近1757亿美元,中国每年向美国的出口额减少超过127亿美元.  相似文献   

12.
完善对华反倾销预警信息交流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未来20年,中国将完成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将与不少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发生贸易摩擦。在众多的贸易摩擦形式中,以反倾销最为突出。但中国反倾销预警信息沟通机制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文章重点探讨了构建基于"四体联动"的反倾销预警信息交流沟通机制以及反倾销预警管理信息沟通机制中的软硬件措施。  相似文献   

13.
In the recent discussion of EC anti-dumping rules and their application allegations have intensified that this instrument, provided by the GATT to counteract unfair trade practices, has increasingly been used by the Community to raise new trade barriers reflecting the amplification of protectionist intentions and resulting as a matter of fact in a restriction of imports contrary to the provisions and the scope of GATT. Is this a realistic assessment?  相似文献   

14.
建交三十年以来中美贸易的回顾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以来,两国在经济上已成为战略合作伙伴.美国已是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我国是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国,第二大进口来源地和第三大出口市场.随着中美贸易额的扩大,中美贸易失衡问题也浮出水面,美国对华采取的反倾销、反补贴及特别保障措施等所带来的贸易摩擦问题越来越多.解决中美经贸摩擦问题、特别是在金融危机导致我国出口增长趋缓、出口产品成本升高导致中国输美产品竞争优势下降的前提下解决好双方的贸易问题,我国必须要充分运用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自我创新能力及竞争力,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策略.  相似文献   

15.
WTO贸易救济体系:1995~2010年回顾与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构成了WTO多边贸易体制下的三大贸易救济制度和机制。通过对WTO有关这三类措施1995~2010年间的统计资料的多视角分析,我们发现:统计期内WTO成员的贸易救济呈现出"两高两低"的总体特征,且迄今仍以反倾销占统治地位,但近几年反补贴和保障措施呈上升趋势;从成员使用贸易救济的情况看,G20国家以及欧盟是使用主体,其中印度是全球反倾销和保障措施的最大用户,美国是全球反补贴的最大用户和反倾销的第二用户;而中国则是受全球贸易救济影响最大也最广泛的国家,不仅自1995年以来一直处在全球反倾销第一对象国的"宝座"上,而且也是近年来事实上的全球反补贴的第一目标国。更为突出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中国还越来越成为保障措施特别是歧视性特保措施的牺牲品;最后,就产业影响而言,全球贸易救济措施的近一半是针对冶金和化工这两大行业的,其中以钢铁冶炼与制品为代表的贱金属及其制品行业受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6.
国外对我国反倾销中的不平等待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肖妮  惠晓峰 《商业研究》2002,14(7):109-111
反倾销是当今国际贸易摩擦的一个热点,是新贸易保护主义主要的非关税壁垒工具,在各国贸易保护政策中的地位已越加突出,并且日益引起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重视。面对国外对我国出口产品反倾销中的不平等待遇,我们应认清国外对我国反倾销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这对于我国出口产品屡遭国外反倾销的现状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我国出口企业面临日益增长的出口反倾销调查和诉讼,而应对出口反倾销地方法规配套不足。现阶段地方立法应对出口反倾销已具备相应的法律依据,也能够有效促进我国外贸的发展。地方立法应对出口反倾销要重视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出口企业的各自作用以及规范他们之间的联动应对行为。  相似文献   

18.
This article assesses the trade effects of anti-dumping (AD) duties levied on 177 (8-digit) products by India during the period 1994 to June 2001. A panel regression has been applied to quantify the effects of AD actions on import volumes, values, and prices. It finds that the investigation effects of AD actions are not substantial. The imposition of AD duties restrains trade (both volume and value) and raises import prices. While trade effects start dissipating in subsequent years, import prices from both named and unnamed countries rise significantly in the post-duty years. There is little evidence that trade is diverted from unnamed to named countries. Thus, the domestic industry is benefited due to the price rise. Their financial position improves at the expense of both consumers and downstream industries. Since anti-dumping is an expensive form of protection, only large and dominant producers in concentrated industries emerge as the major beneficiaries of this protection. Finally, the developing trade partner countries suffer significant import losses when named. However, the trade destruction effect is insignificant for developed countries. Even though the unit value of their imports rises, there is no evidence of decline in trade from these countries.  相似文献   

19.
园艺产品输美面临的“合规性”贸易壁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美国对我国输美园艺产品发起的调查案件,发现:当前我国输美园艺产品遭遇的"合规性"贸易壁垒主要集中在反倾销和技术性贸易壁垒方面,但随着贸易的发展,面临的反倾销和保障措施的压力也在加剧。为此,建议企业和政府在应对"合规性"贸易壁垒中应该有进一步作为。  相似文献   

20.
Because GATT rules permit countries to take anti-dumping action, anti-dumping measures have come to be regarded a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trade landscape. But is it really necessary to have both a domestic competition policy and an external anti-dumping policy, given that both policies aim to promote competi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