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为实现北大荒之梦,把黑龙江省八五三农场建设成为经济更发展、政治更民主、文化更繁荣、社会更和谐、环境更优美、生活更殷实、"四化"同步、"三绿体系"健全、独具"雁窝岛"特色的现代化农场,农场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重新梳理完善了"五场战略"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总任务和总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一中全会的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对什么是"小康社会"有一个非常形象而生动的描述:"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更为重要的是,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3.
<正>最近一个时期,凡关心、从事"三农"工作的领导、专家、同志都在讨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三农"工作新特点、新趋势。的确,这对于把握新机遇、应对新挑战,努力实现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五个重大"命题。中央党校研究室巡视员曾业松认为,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三农"工作面临着新情况,必须解决"五个重大"命题。即我国经济由  相似文献   

4.
"同样的微笑,我们更真诚;同样的服务,我们更细致;同样的业务,我们更专业"——这是江苏姜堰农村商业银行营业部对员工服务提出的要求。因为有着一支奋发进取、业务精通、服务高效的团队,近年来,该营业部的业务规模拾级而上,各种荣誉纷至沓来,先后获得了"姜堰市党员先锋岗"、"泰州市服务示范单位"和"全国工人先锋号"  相似文献   

5.
100多年来,不管灾难再深重、危机再深刻,中国人都怀着一个顽强的"中国梦".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今天,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国抵达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高度,我们距离复兴目标从未如此之近.如今车子有了、房子有了,但人们还期盼更完善的社会保障、更丰富的文化生活、更清洁的生活环境等.个人的梦想升级了,社会和国家的梦想又何尝不是这样?从"粗放式"转型为"创新驱动",从"中国制造"提升为"中国创造",克服"以权代法"建设法治中国,治理环境污染重塑"美丽中国"……新起点上的中国,需要更科学的发展方式、更高的民生期待、更文明的社会运行、更优美的生态环境,这既是今日"中国梦"面临的新挑战,也是13亿人梦想之旅需要抵达的"下一站".  相似文献   

6.
<正>黑龙江垦区应积极抢抓机遇,及时打造"智慧垦区",奋力当好现代化的排头兵。一、打打造造"智智慧慧垦垦区区"的的基基本本内内涵涵打造"智慧垦区",就是通过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现代化、农区工业化、农场城镇化、农工知识化的深度融合,使垦区人的生活更有智慧、垦区经济的发展更有智慧、垦区社会的管理更有智慧、垦区生态的保护更有智慧。  相似文献   

7.
正村级组织是实现"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目标的直接组织者和推动者,也是让农民口袋更富、村级经济更强、村庄环境更美、社会风气更好的实施者。近年来,江苏省如皋市通过实施强村工程等"五大工程",切实推进"四有一责"建设,村级组织治理能力全面提高,全市331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年平均增幅为11.5%。  相似文献   

8.
宿迁市委书记缪瑞林认为,村庄环境整治,首先要注重规划指导。村庄环境整治不是简单的扫扫涂涂,也不是拆旧建新,更不是城市的"克隆"。既要重视"面子",更要重视"里子";既要抓形象,更要抓实效。要真正把村庄环境整治纳入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做到城乡规划"一盘棋"、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齐步走"。在编制和实施规划时,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使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真正尊重群众意愿、带给群众实惠、得到群众支持。  相似文献   

9.
薛小和 《中国改革》2005,(12):47-49
各国对外开放实践表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能够更安全。不要惧怕打工,关键是提升打工层次,逐步掌握发展主导权。树立"规制控制比股权控制更重要、更有效"的安全观,建立起政府的规制控制体系。确立"内外贸一体化"的安全战略。建立一种新型的依靠创新驱动的经济增长方式。企业  相似文献   

10.
<正>养殖业的环境污染问题是个老大难问题。有些地方怕污染,"禁养"了之,而北京市的做法是依靠科技彻底改变畜禽养殖污染难题,让乡村更宜居,让产业更"美丽";同时,让食品安全更有保障,让养殖企业提升经济效益。建设美丽宜居乡村,需要"美丽"产业的支撑。近年来,随着北京市"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的持续深入推进,一批高污染、高损耗、低产出  相似文献   

11.
正实施脱贫攻坚工程贵在精准,应当施以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方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调研时指出:"在扶贫攻坚上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责任,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续的措施,特别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为了龙池村能如期实现脱贫目标,来自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驻村"第一书记"杨端明同志,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积极践行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内经济由"高速"发展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公司面临"转变发展观念"、"提高结构质量"、"形成发展机制"三大转变,移动通信传统行业市场渗透饱和度见顶,传统模式下收入增量已很难覆盖成本增量。如何发挥财务中台作用,破解公司资源效益管理难题,推进公司低成本高效运营,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因势利导,构建以"项目制"为载体的业财融合新模式,积极探索和实践业财融合,以"精细"激发潜能,通过业财融合形成效益合力,促进预算安排更科学、资源管理更精细、基层执行更有力,落实总成本领先战略,推进公司低成本高效运营。  相似文献   

13.
<正>这几年的水产养殖业给人的感觉有些茫然,水产不像水产,而更像"水惨"—发病死亡率、泛池排塘率与年俱增,有些水产品的价格跌幅有如跳楼,让人骤不及防,束手无策。这些难题让工作在水产一线的人们尝到比艰辛更"煎心",比辛酸更"心酸",比辛苦更"心苦"的滋味,其现状有如迷魂阵般的困局。如何破解困局,作为水产行业一份子的卓越,同样耳闻目睹着行业的惨淡,行业的逆境同样是卓越的逆境。面对这些,公司组织营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分析目前云计算在非文献型数字图书馆学术资源建设中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基于"云计算"的非文献型数字学术资源整合策略,以使读者享受到更高效、更精准、更个性化的学术资源服务。  相似文献   

15.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各项政策落实,要抓关键环节、关键项目和关键组织。从组织和体制创新的角度看,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发挥重要的龙头作用。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新时期反哺农业的一种新形式。2004年中央作出"两个趋向"的科学判断,以"两减三补"为标志,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政策迈出实质性步伐,取得明显成效。今年继续完善和强化这些政策,必将使农民更高兴,农业更发展,农村更繁荣。进一步完善反哺农业政策,思路可以更开阔,形式可以更丰富。要继续加大国民收入分配向"三农"倾斜,完善和加大对农民的直接补贴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水土保持功能重要性是国土空间"双评价"工作中重要的评价指标之一。基于多源数据的县级水土保持功能重要性评价方法,为开展县级国土空间"双评价"提供借鉴与参考。以榆林市横山区为例,采用精度更高、现势性更强的多源数据,分别运用自然资源部《双评价指南》中的"双评价法"和生态环境部《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指南》中的"模型评价法",对区域水土保持功能重要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1)"模型评价法"较"双评价法"更符合地区实际情况;(2)两种方法均受地形因子影响更大;(3)"双评价法"更适用于地势平缓区域,"模型评价法"更适用于地势起伏较大区域。研究建议通过两种方法的集成并采用精度更高、现势性更强的数据以获得县级尺度水土保持功能重要性评价结果,既有效化解了地形地貌多样性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又有利于实现对省市"双评价"成果的校核和修正。  相似文献   

17.
正效益不高,农民收入就上不去;效益不高,投入就会跟不上;效益不高,农业竞争力肯定不强。我国农业面临生产经营水平低,产业比较效益不高等"成长中的烦恼",农业领域亟须来一场效益革命,促进农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让中国老百姓的"米袋子"更满、"菜篮子"更优,农民的"钱袋子"更鼓,农业更有活力、农村更有魅力。向拓展农业功能要效益。农业,不止停留在简单的农耕、播种、收获,农业活动也不只是简单的肢体劳动。当  相似文献   

18.
<正>农村金融的业务拓展以及服务机制优化,面临诸多法律掣肘,亟需国家通过加强农村金融立法,优化农村金融的法律环境,确保农村金融为"三农"发展提供全面、持久的金融支持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长期服务于"三农"等经济薄弱环节和社会弱势群体,事实上承担着普惠金融服务的大部分责任。而业务成本高、政策限制多、经营风险大、金融监管严等严重影响了普惠金融作用的充分发挥,亟需国家加强农村金融立法,优化农村金融服务机制,以为促进"三农"发展提供更有力、更全面、更持久的金融支持。  相似文献   

19.
正江苏省如皋市委市政府扎实开展脱贫攻坚、环境整治、农业结构调整、农村治理工作,切实把农业基础打得更牢,把"三农"领域短板补得更实,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聚焦"两个克服",打好脱贫攻坚"收官战"坚决克服脱贫攻坚不是重点任务的错误认识,坚决克服浮躁、厌战、松懈情绪,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好的"收官战"。  相似文献   

20.
正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而农业则是百姓餐桌上食品安全的源头。"舌尖上的安全"、"舌尖上的美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吃得更放心、吃得更有营养、吃得更健康。为食者造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确保食品安全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之责。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