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农业生产托管是服务组织直接服务农户和农业生产主要形式,规模化的农业生产托管是服务规模经营的主要形式,对于引领小农户参与规模化大生产,破解"谁来种地""怎么种好地"难题,激发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江苏省在农业生产托管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江苏省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土地面积已达2900余万亩,各类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主体已超过一万个。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陕西在提升农业生产托管社会化服务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农业生产托管规模呈逐年大幅递增趋势,服务模式呈逐年多样化趋势,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农业生产托管的有效开展和农业现代化工作进程。重点探索能够促进陕西农业生产托管规模经营、高效经营且适合农村农业环境的托管服务新模式,旨在推动农业生产托管社会化服务高质量、高效率全面开展,提高陕西农业生产集约化、规模化、组织化、社会化和产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呈现新趋势、新特点,"谁来种地"的问题日益突出,普通农户、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对农业生产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在此背景下,以农机合作社为代表的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应运  相似文献   

4.
农业生产托管推进小农生产现代化的逻辑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大国小农”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情,未来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难点是如何实现小农户生产经营现代化。针对现阶段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种地如何赚钱”等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从而为进一步丰富农业生产托管实践路径提供借鉴。方法 文章采用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推进生产托管服务主体联合、推动小农户组织化、满足农户个性化生产经营需求、健全小农户与市场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建立农业生产托管的风险分担机制等五个方面,系统梳理农业生产托管推进小农生产现代化的逻辑创新。结果 农业生产托管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将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的作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同时也巩固了农户家庭经营的主体地位,没有将小农户排斥在现代农业发展的轨道之外。结论 提出灵活推进各种规模化经营模式、提升小农户组织化程度、培育农业生产托管供需市场等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我国粮食生产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江苏省南通市首创的粮食生产"全托管",改变了几年前粮食种植规模小、机械化作业效率低、从业人员老化和农业生产技术到位率低等制约粮食生产的状况,展现出了强大生命力。"全托管"是指由专业化的服务组织为种地农民提供从种到收乃至销售等贯穿生产和经营全过程的保姆式服务。从2012年到2015年,江苏省南通市产生"全托管"服务主体达1145家,服务面积50.9万亩(占水稻面积的1/5),服务农户14.26万户。2012年以来,通州区着力培育粮食"全托管"主体,截至目前已建成运营的农业"全托管"经  相似文献   

6.
<正>山东省高度重视社会化服务工作,鼓励聊城市高唐县先行先试并取得积极成效。在试点过程中,高唐县以加快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抓手,大力培育服务主体,积极创新服务机制,发展以生产托管为主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形成了“以服务带动型规模经营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引领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新路径”,积极探索解答“谁来种地”“怎么种好地”的时代之问。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如何通过开展农业生产托管,引导小农户广泛接受农业生产性服务,是推进以农户经营为基础的农业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不久前,我们赴山东省青岛市就不同类型服务主体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情况进行了调研。青岛的实践证明,农业生产托管是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  相似文献   

8.
抓好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年以来,按照省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要求,铜山区围绕"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试验主题,抓好试点,积极探索,扎扎实实做好"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业经营机制创新"三篇文章,全区呈现出了措施有力、推进有序、稳步发展、成效明显的改革局面,并初步形成了"龙头企业引领、合作组织带动、股份托管并进"的现代农业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山东省潍坊绿野农机专业合作社围绕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地”问题,积极探索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路径和模式,走出了一条“以农机专业合作为依托,以多种托管模式为手段,以现代农业技术为支撑,以利益共享为纽带”的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路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各地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积极探索推进服务规模经营、带动普通农户进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的新途径,形成了农业生产托管等直接服务农户和农业生产的有效形式,为化解"谁来种地""怎么种好地"等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加强宣传,本刊特开设"农业生产托管"专栏,宣传政策精神,交流典型经验,以飨读者。近些年来,各地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积极探索推进服务规模经营、带动普通农户进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的新途径,形成了  相似文献   

11.
正安徽省亳州市是传统的农业大市、务工大市,耕地兼业化现象严重,"谁来种地、如何种地"成为农业发展的潜在隐患,甚至一定程度上对粮食生产产生了负面影响。为从根本上扭转这一发展态势,2016年以来,亳州市立足自身需求,顺应形势发展,在尊重农民意愿前提下,组织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为农民统一提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经过几年的实践,走出了一条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既是农业大省也是劳务输出大省,常年外出务工人员近2000万。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人口不仅出现逐渐减少的趋势,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也在不断加深,“谁来种地”逐渐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为适应农业发展新形态,各地在积极探索推进服务规模经营、解决“谁来种地”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了农业生产托管、代耕代种等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助力了农业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13.
<正>记者:这几年山西省农业生产托管开展得有声有色,山西省为什么要大力推进农业生产托管?如何认识农业生产托管在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吴志宏:农业生产托管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讲话精神,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重大改革任务"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大创新。2017年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在全国总结推广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经验,通过项目支持推进农业  相似文献   

14.
正现代农业深入发展,给全程托管、代耕代种等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提出了迫切需求。克胜集团看准了"谁来种地""怎么种好地"带来的产业转型发展机遇,主动调整产业定位,由单一农药产业,转型发展全程生产性服务,新建蜻蜓农服平台,集成从种到收、从田间到舌间等农业生产环节的托管服务要素。  相似文献   

15.
声音     
正伴随农村劳动力加快转移,农业现代化面临两个基本问题,一是"谁来种地",一是"怎么种好地"。前者的解决有赖于发展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后者则要求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发展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解决千家万户农业生产经营中的难题,要把生产性服务业作为战略性产业来抓。农业生产性服务涵盖的领域、服务功能,应最大限度地满足农业、农村和农民多元化  相似文献   

16.
屈永祥 《山西农经》2024,(3):142-145
近年来,农村大量劳动力转移且老龄化、兼职化普遍,出现“小农户种地难”的新情况。随着农村土地流转形成规模化,对农业专业化、社会化、规模化的生产服务需求量逐年增加。介绍了永昌县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探索实践,分析当前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在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中的优势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和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农业生产托管是农户等经营主体在不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条件下,将农业生产中的耕、种、防、收等全部或部分作业环节委托给农业生产性服务组织完成的农业经营方式。"十三五"以来,国家政策不断强化对农业生产托管的引导和支持。2017年至202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先后强调了要"加快培育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服务带动型规模经营",推广"土地托管等服务模式",将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产业链。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强调,发展壮大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  相似文献   

18.
<正>翼城县位于山西省南部,农业生产条件优越。但人多地少,受粮食价格低迷影响,外出务工已经成主流,农户对农业生产托管的需求十分强烈。2018年翼城县被确定为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试点县。试点开始后,翼城县聚焦"粮食作物生产"核心,开展"全程式"托管,形成"农业生产服务联盟为引领,县乡村三级服务体系齐发力"的模式,由于试点项目切合实际,受到了广大农户的欢迎。全县试点项目任务共3万亩,由8个服务组织承担,涉及6个乡镇21个试点村,签订托管合同面积32594.69亩,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广东农业种地兼业化、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集中表现为:农业生产布局缺乏统筹规划、供需对接不足;种地主体以兼业农户为主、专业化程度不高;生产单位以小规模农户经营为主、规模效益有限;农业生产条件落后、农业劳动强度大等。亟待通过"生产精准化"提高农业效益,通过"农民职业化"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农田高标准、规模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以及通过"装备现代化"改造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等多举并下,破解种地难题。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自古便是农业大国,近年来在各项技术推动下,现代农业发展中具备效益综合性、功能多样性、要素集约性特征,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重要路径。在现代化农业发展中主要是突出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主体作用,采取现代化工业方式对农业生产活动进行经营组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引领中,我国逐步摆脱了小农经济发展模式,农业发展开始趋向于产业化模式发展,也获得了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