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证明,推动城乡产业融合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重要保障。推动县域城乡产业融合既要树立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也要遵循城乡产业融合的基本规律;既要找到符合县域城乡产业融合的路径,更要搭建好城乡产业融合的平台,找到符合城乡产业融合的形式。同时,还要在彻底破除城乡二元体制机制基础上,建立能够促进城乡产业融合的体制机制,推动城乡产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2.
加快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必须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本文提出通过因地制宜制定科学规划、优化区域空间结构、抓实城镇产业支撑、强化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等路径合理优化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从而缩小城乡差距,推进贫困地区"城-乡-村"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田园综合体要展现农民生活、农村风情和农业特色,核心产业是农业,并不是"农村+地产"或"农村+旅游",绝不能将综合体建设搞成变相的房地产开发,也不能搞成大兴土木、改头换面的旅游度假区,确保田园综合体建设定位不走偏。城镇化发展的巨轮并不一定要辗压田园的诗意。建设田园综合体,以田园特色为基底,留住乡愁,保护好青山绿水,有利于城乡融合发展。在壮大农村产业的同  相似文献   

4.
破除城乡隔离、促进城乡融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终目标,也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共同富裕理论的内在要求。进入21世纪以来,新疆围绕城乡融合发展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探索,为新阶段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仍然面临着较为严峻的挑战和体制机制的制约。文章在梳理新疆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实践基础上,重点围绕新疆城乡融合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以城带乡作用弱、县域产业优势小、要素流通不顺畅等实践挑战,建设性提出创新城乡融合体制机制、以县城为载体推进新型城镇化、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构建农村农业全产业链、补齐城乡融合发展短板五大实践进路,开创新疆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邳州市坚持以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为引领,以二产促一产、连三产,推动特色产业集群集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努力探索邳州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坚持规划引领,着力打造产业集聚平台载体.高标准定位.围绕大蒜、银杏、木业三大优势特色主导产业,按照"全省一流农产品加工基地、贸易中心、研发中心"目标定位,着力打造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功能配套、产业集聚、生态环保、特色鲜明的产业集聚区和农产品加工集中区.目前,宿羊山镇大蒜加工集中区3970亩,官湖镇木业加工集中区5060亩,铁富镇银杏加工集中区3650亩.  相似文献   

6.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产业振兴是新时期党和国家的重要部署,是打造新型城乡关系、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应有的题中之义。以城乡融合发展赋能推动乡村产业振兴聚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价值追求,遵循“乡村产业兴旺”的目标导向,回应“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探索。因此,要以城乡空间融合、要素融合、产业融合、市场融合和公共服务融合为抓手,以乡村产业振兴政策的协作优化机制、乡村产业振兴资本的多方投入机制、乡村产业振兴人才的入乡激励机制、乡村产业振兴技术的开放共享机制、乡村产业发展风险的协同防范机制为保障,以“五融合五保障”全方位、全过程、全领域推动实现乡村产业振兴。  相似文献   

7.
<正>枝江市位于鄂西山区与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是长江三峡和湖北宜昌的东大门,现有人口50万人,农业人口36万人,在外务工人员6.8万人。近年来,枝江市依托良好的交通区位、产业基础、特色资源优势,以城乡"五个一体化"为载体,以发展电商产业为抓手,频出政策引"城归",优化环境促创业,探索形成返乡电商创业"枝江模式",激发了全市创新创业热情,为县域经济转型升级注入了新动能。截至目前,全市共吸引返  相似文献   

8.
<正>江苏省泰兴市坚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主线,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积极培强乡村产业载体平台,放大资源特色和产业优势,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条,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全力推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紧扣园区平台优化,提升农业产出效益,打造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坚持以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为方向,充分发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优势和示范效应,打造出一批高层次现代农业园区。创建国家园区树典型。突出高起点规划、高层次合作、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推动泰兴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生猪、银杏产业“生产+加工+科技”深度融合发展,园区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值达5.1∶1,园区所在乡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全市平均水平的133%,2022年1月,园区以全国第二的成绩通过第四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认定。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睢宁县沙集镇紧抓"互联网+经济"机遇,以县委县政府"1+3"主导产业布局调整为契机,以省特色小镇创建为载体,以丰富"沙集模式"内涵为方向,着力提升产业能级、优化产业布局、增强产业特色、做强产业配套,统筹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物流产业降本增效、平台载体集中集聚、镇区功能完善配套,"沙集模式"实现了从"盆景"到"花园"的裂变式增长,初步走出了一条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融合"的发展新路.  相似文献   

10.
正2017年,浦东"三农"工作要进一步加大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力度,进一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思维创新、科技创新、功能创新,使浦东"三农"工作继续走在全市前列。一、全力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促进都市现代农业发展1.着力推进孙桥现代农业科创中心建设推动现代农业科创中心"四大平台"(农业高科技研发平台、农业科技示范平台、育繁推一体化种源  相似文献   

11.
正农业特色互联网小镇就是美丽乡村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过程中孕育出的新事物,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和"四化"同步发展的实践探索。一是突出特色,创新发展。农业特色互联网小镇要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做活农村优势产业,做精做强主导特色产业,打造具有持续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特色的独特产业业态。二是城乡联动,协调发展。农业特色互联网小镇是缩小城乡数字鸿沟的重要举措,也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手段。推动农业与互联网、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入融合,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实现城乡劳动力、土地、  相似文献   

12.
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对我国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要而又迫切。当前我国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在城乡规划体制改革、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农业经营体系改革、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城镇化健康发展方面面临较大的困境制约,其实质主要是城乡发展一体化制度供给不足,并具有主客观两方面成因。未来我国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基本取向是:系统集成推进、有效发挥政府和市场作用、大力推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努力探寻新的空间载体、继续加强"三农"支持力度、积极审慎应对"互联网+",为此,应在以上六个重点领域加强探索,并强化推进改革成果制度化、扩大试点范围、建立容错与风险风控机制方面的政策支撑。  相似文献   

13.
<正>2017年以来,山西省深入贯彻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发展现代特色农业"重要指示,以"山西小米"品牌建设为突破,不断探索山西特色粮食产业发展新思路。以"优质粮食工程"为抓手,加强产业经济载体建设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四川省成都市全面贯彻"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努力探索独具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新路。2017年全市实现农业增加值519亿元,增长3.9%;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98元,增长9.1%;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1.91:1。  相似文献   

15.
建立农村新型产业支撑体系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基石。农村新型产业支撑体系应是有利于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村新型工业化、乡镇工业集群化、城乡产业一体化的大产业体系。我们应通过拓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以农村特色资源为依托,培育乡镇特色工业集群;建立城乡产业有效对接、联动发展的协作机制;推动农村劳务输出的产业化发展;健全农村产业发展的制度环境体系等战略,加快农村新型产业支撑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6.
正广东江门市新会区以建设新会陈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契机,充分发挥园区集聚带动作用,着力构建"大基地+大加工+大科技+大融合+大服务"五位一体的产业园发展新格局,助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推动传统的陈皮种植向精深加工、科技创新、文化旅游等领域拓展,实现小陈皮"接二连三"蜕变"大产业",产值从不足300万元发展到2020年的102亿元,带动新会陈皮产业超5万人就业,实现农民人均增收2万元,入选全国乡村产业振兴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7.
正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以建设新会陈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契机,充分发挥园区集聚带动作用,着力构建"大基地+大加工+大科技+大融合+大服务"五位一体的产业园发展新格局,助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推动传统的陈皮种植向精深加工、科技创新、文化旅游等领域拓展,实现小陈皮"接二连三"蜕变"大产业",产值从不足300万元发展到2020年的102亿元,带动新会陈皮产业超5万人就业,实现农民人均增收2万元,入选全国乡村产业振兴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8.
正江苏省海安城东镇壮志街道积极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把发展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探索"基地+全域旅游+农户"的经营模式,形成了以食用玫瑰种植为特色的"芬芳"产业。种植基地吸引了大量市民前来观光旅游,采摘的鲜花畅销上海、广  相似文献   

19.
立足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新征程,重新审视城乡融合发展问题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本文基于农业强国建设与城乡融合发展“双向赋能”的紧密联系,阐释农业强国视域下城乡融合发展的内涵特征,解析农业强国视域下中国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现实挑战与实现路径。研究表明:农业强国视域下的城乡融合发展具有多层次、强协调、有侧重的丰富内涵,涵盖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城乡要素优化配置、农耕文明传承发展提升、产业链协同与延伸、绿色低碳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等多维特征。与此同时,农业强国视域下的城乡融合发展仍面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不均衡、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不顺畅、县域产业辐射带动能力不充足、产业协同发展与链条延伸不充分、绿色低碳发展推动机制不健全等现实挑战。新时代新征程应以县域综合承载能力与治理能力为基础、以要素市场化改革为动能、以县域富民产业为重点、以绿色低碳转型为趋向,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农业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20.
正粮食兴、产业旺、经济强。近年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把"加快建设粮食产业强国"作为国家粮食和物资系统的重中之重,以"连抓三年、紧抓三年"的劲头和力度,持续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我国正向着粮食产业强国阔步迈进。2017年以来,国家粮食和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