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冯引  顾博 《黑河学刊》2015,(2):113-114
大学生处于生理和心理日益成熟的时期,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容易接受新的理论知识和价值观念。在这个开放的社会,各种思潮和文化冲击着人们原有的价值观念,在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价值选择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精神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受到现实社会环境的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网络伦理道德,是指网民利用网络进行活动和交往时所应遵循的原则与规范,具有多元性、开放性、自主性等特点。网络在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诚信行为、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情感带来了新的问题。加强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网络伦理意识,提高大学生自律意识,强化大学生网络法制教育,完善大学生网络道德规范,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心理调适,健全网络行为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对人才的需求也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对大学生而言带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而给大学生的心理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所以更应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本文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教育对策,以期能够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做出一点贡献。  相似文献   

4.
李燕平 《湖南经济》2000,(12):38-39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不断地充分享受着人类文明带来的幸福,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与矛盾。人口老龄化与怎样安享晚年就是这其中的矛盾之一,鳏、寡、孤、独也是无法克服的社会问题,传统的福利事业及社会福利院要充当其平衡因素越来越感到困难重重,只有建立全新的社会福利机制,充分接纳社会的鳏寡孤独、老弱病残,并探索一条全新的运作方式,使这部分人充分提高生活质量,尽量创造一个满足他们的生理、心理及社会的需要,社会福利事业及社会福利院的股份制改建不失为其探索的方法之一。  国家民政部部长多吉才让近日在广州透露…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也给现代大学生带来了许多压力和困扰.我国现代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现在大学生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上都尚未成熟,所以现在的很多大学生出现了一些心理问题,思想政治工作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紧密相连,相辅相成.新时期下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很多的压力与挑战,要在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问题的前提下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为了保证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必须把思想教育与心理教育相结合,来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投射在大学校园中,大学生群体也出现了分层和分化的趋势,形成了贫困勤奋型、富裕学困型等特殊群体。为消除分层效应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题组通过调研,对这两类特殊群体大学生的心理、思想和行为等状况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7.
大学时期是人毕生发展的关键时期,虽然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从总体上看,不论是量的绝对性还是质的相对性,主流都是健康的积极的,但大学生中心理不健康者比例不低而且大学生心理不健康呈上升趋势,同时,由竞争、就业等方面引起的精神上的压力却不断加剧,使他们产生各种心理压力,因而大学生的自我和谐及压力应对方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社会的快速发展加剧了对人才的需求,高校扩招也让更多的农村学生步入高一级的学府接受教育,但是高校扩招也带来了很多的就业问题,如今每年都有数以百万的大学生毕业,可是国家建设需要的人才毕竟是有限的,这使得很多大学生步入“毕业即失业”的尴尬状态。在这样的形势下大学生特别是农村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就会产生一些偏差,因此本文主要是针对农村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分析,提出一些科学合理的建议,帮助农村大学生正确认识就业,早日踏入工作岗位。  相似文献   

9.
李娟 《魅力中国》2013,(28):196-196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社余经济得到快速提升,然而社会矛盾也在不断加重,人们的思想以及行为方式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道德教育作为当代大学生德育培养的一方面,教授学生应该如何进行道德选择.应该承担起怎样的道德责任.逐步提升大学生的得到修养以及道德素质。当前我国大学生在道德教育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寻找判正确的方法来解决。  相似文献   

10.
张琪 《魅力中国》2013,(28):30-30
近几年,我国老龄化人口比重不断加大,伴随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也是日益增多。老年人作为一个特珠的社会群体.其队伍不断壮大,而我国在如何安置老年人居住环境的问题上严重滞后,对老年人的社会心理行为关注度也不够。这也是现今老人普遍缺乏幸福感和舒适感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通过社会现状分析老年人的社会心理行为,并结合老年人的心理谈谈老年住宅的设计。  相似文献   

11.
建设和谐社会 必须重视社会心理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晓  刘乾坤 《中国西部》2007,(9):176-179
社会主人和谐社会不仅是指物质利益层面的和谐,也包括人的心理以及精神层面的和谐,社会成员的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就是强调了和谐社会心理的建设。这既是以人为本思想的体规,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赵雪燕 《魅力中国》2014,(14):377-377
一、健康的含义 古往今来,人们都在不断的追求健康,古人健康的标志是体格健壮,精神快乐。WTO在1948年健康的定义是“健康是人在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免于虚弱”。一个健康的人,一是身体没病,二是心态平衡精神正常,三是适应环境。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健康的标准也在变化。  相似文献   

13.
就业是当代大学生人生的重大转折。近年来,我国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导致我国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在大学生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时,他们中很多人都普遍出现了诸如缺乏自信、紧张焦虑、自暴自弃等等消极的心理。这些心理问题不仅严重的影响大学生的顺利就业而且也严重危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如何应对当代大学生因就业问题而引发的心理问题就显得格外重要,它不仅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键,也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长远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4.
当下,"互联网+"时代兴起并不断发展,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随之成为热门。消费信贷也迅速的渗入社会的各类群体中,影响着人们消费和生活习惯。针对大学校园推出的校园网络贷款平台,通过提供分期购物和现金消费等服务快速发展起来,给大学生群体消费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的问题。文章在分析大学生消费及信贷现状的基础上,对P2P校园模式做出创新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女大学生婚前性行为浅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人们的思想观念包括性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婚前性行为已成为世界性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女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女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其性行为不但是个人自主、自愿行为的选择,也是一定社会规则限定下的自觉活动。因此,女大学生婚前性行为也要受到社会的监督和道德的审视。  相似文献   

16.
宁春勇 《魅力中国》2010,(7):163-163
近年来与大学生有关的暴力和恶性刑事案件屡有发生,社会不断拷问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在不断拷问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亟待解决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而且这一问题到目前为止尚未得到根治。本文通过解析健康理念的概念,论证健康理念的树立对大学生的重要意义,并在整个思政课教学中提倡健康理念教育,希望藉此为解决大学生的健康问题另辟蹊径。  相似文献   

17.
在高校道德教育中培养大学生幸福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大学生的物质生活不断丰富,但由于竞争就业等方面引起的精神上的压力却不断加剧,使他们产生各种困惑或心理冲突,导致幸福感的降低,甚至出现各种心理问题。这引起了学校和社会的极大关注,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积极的应对方式有助于大学生科学地规划人生道路,有利于大学生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同时也对完善高校德育,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网络伦理道德,是指网民利用网络进行活动和交往时所应遵循的原则与规范,具有多元性、开放性、自主性等特点.网络在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诚信行为、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情感带来了新的问题.加强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网络伦理意识,提高大学生自律意识,强化大学生网络法制教育,完善大学生网络道德规范,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心理调适,健全网络行为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9.
黄情 《改革与开放》2016,(18):87-88
爱情、友情、亲情是人类三大主要情感,其中爱情是青年大学生最关注的话题.心理与生理上都趋向于成熟的大学生们开始渴望爱情,恋爱现象也随之在大学校园内日益普遍化与公开化,但是在自身主观因素与社会客观条件的双重影响下,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恋爱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存在着一些误区,给青年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给家庭和睦与社会和谐带来了不稳定因素.思考、研究新形势下青年大学生的恋爱观,对于现代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心理健康已成为日益受到重视的一个社会问题,个人的心理健康程度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活质量。大学生群体由于他们的特殊身份和年龄特点,更易产生心理困惑和思想问题。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心理教育和疏导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问题,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