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洁 《魅力中国》2014,(1):322-322
云南音乐广播从2005年开始尝试类型化改革,尤其是从2010年1月1日正式实施全面的类型化改革至今,已经走过了四年的探索历程。总的来说,这次类型化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功,云南音乐广播2011年至今一直占据着昆明地区广播市场收听率前三名的位置,拥有了一大批优质、稳定的忠实听众,得到了客户和市场的认可,品牌广告的投放量持续增加,“华语状态音乐广播”的频率形象深入人心。然而在类型化改革的探索中,云南音乐广播也不可避免的遇到了一些问题与困惑。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广播新闻已经从理念到实践发生了许多变化,可听性做得比较充分了,但是仍然未能达到“必听性”程度。本文认为:对新闻播报手段上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凸现了广播新闻专业化内核——在充分理解“新闻传播”本质和“广播媒介”本质的基础上.只有对各种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才能有力地提升广播新闻的传播价值。  相似文献   

3.
娄翠微 《理论观察》2008,(4):173-174
大众媒体自诞生开始,就以其覆盖范围大的优势不断强化它在社会文化中的地位。但是,随着多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广播在传播中的弱势地位越来越凸现,广播传媒由此开始了由“广播”向“窄播”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深人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新闻战线当前乃至今后必须长期坚持抓好的政治任务。建立长效机制是“走转改”长期坚持、常态开展的根本保障。宁波广电集团新闻综合频率在深化“走转改”活动中,牢固确立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站稳立场,履行使命,勇于担当,为党说话、为人民发声,积极推进广播“走转改”活动常态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5.
发挥广播优势,提高宣传质量,是深化广播宣传改革的关键所在。如何树立能集中体现广播宣传优势的话筒意识,直接关系到广播宣传优势能否得到真正发挥,广播宣传质量能否真正得到提高。因此,正确认识、培养、把握和增强话筒意识十分重要。一、话筒意识的提出及表述1、话简意识的提出和形成话筒意识这一提法仅是近两年出现的未被重视的一种新提法。其实,这一提法已孕育了萌生多年。新中国建立初期政务院新闻总署就向广播工作者指出“广播要学会自己走路”。它的基本内涵就是发展广播自身的特点。因此,从50年代起,广播新闻逐步采用了一些具有广播…  相似文献   

6.
现场新闻是广播充分发挥“声情并茂”特点的重要方式。它是以记者现场采访、现场口头播报为内容的新闻报道。过去长时期里,新闻从业人员一直疏于强调现场新闻,今后应在这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当前全媒体时代特点的深入调查和了解,结合多年新闻工作实践,全面分析了地方广播电台从业人员新闻综合素质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不断升华的过程,并针对如何提高地方广播记者综合素质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我国的广播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面向新世纪,新闻的内涵与外延也发生了变化。原有新闻的内涵“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陆定一语,普遍的说法)被新的内涵所代替,即“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或正在发生事实的报道”。新闻的外延也在不断地扩大,在原有的国内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社会新闻、体育新闻等基础上,又增添了时政新闻、农业新闻、工业新闻、教育新闻、军事新闻、交通新闻、文化新闻等。作为三大传播媒体(也可以称为四大传播媒体,即新增加的因特网)之一的广播,也必然显露出新的发展态势,尤其…  相似文献   

9.
苏航 《东北之窗》2013,(20):52-53
今年9月,第二届中国广播电视生活服务类栏目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交通广播以唯一城市级广播被评为2013年度全国广播电视生活服务类栏目广播频率十强。2013年,交通广播一直雄居大连地区主要频率全天收听榜首,在大连广播电视台全新改版的汹涌浪潮中。释放出更加迷人的魅力。但是,总监尹大勇坐下来说“我们更有压力。”  相似文献   

10.
袭延春 《理论观察》2005,(3):123-124
当今世界,广播媒体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一是信息技术的普及挑战传统新闻控制。二是多元话语空间客观上增加了新闻控制的难度。三是广播的成本控制难度加大。要想使广播在众多的传媒中脱颖而出,必须转变观念,使节目在内容、形式上都要做相应的调整。把握“特快”优势,把握“伴随”优势,把握“互动”优势,把握“低成本”优势。  相似文献   

11.
傅毅梅 《魅力中国》2014,(25):273-273
FM987福建都市生活广播,始终立足都市生活,服务私家车族群,紧扣时代脉搏,“不断创新”是我们的第一动力。福建广播都市生活频率自成立以来,坚持不断创新节目,加强品牌及队伍建设,不断完善管理措施,进一步促进频道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道道 《东北之窗》2013,(20):56-57
作为一个后起之秀,新城乡广播在不到6年的时间里,跃居7套广播总体排名第三的位置。究其原因。频率总监红梅介绍说,团队总结并秉持了一个“三生”理念——  相似文献   

13.
陈搦  李小林图 《东北之窗》2013,(20):104-109
一日之计在于晨,伴随着太阳的升起,上午的时光是广播的黄金时间。大连广播电视台各个频率的重头戏多在这个时间段上演,可谓精彩纷呈、美不胜收。八九点钟的广播是滨城上空的好声音,八九点钟的节目主持人也多是“好像八九点钟太阳”的生力军。早间新闻、时事评说、即时路况、失物招领、感动瞬间……陪伴着滨城的车水马龙,城市的正能量从这里传播到四面八方。听众不仅欣赏到丰富多彩的节目,而且也能感受到广电人青春的力量。  相似文献   

14.
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张海涛3月22日在第十八届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CCBN)上透露,我国将以推动广播影视转变发展方式、构建现代传播体系、推进三网融合作为广电“十二五”规划重点。为此,广电总局已经基本拟定的“十二五”规划,将主要着重三个方面的建设,包括着力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质量,丰富内涵,推动广播影视从过去的模拟、分散、单一服务,向数字、集约、综合服务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15.
郑士炎 《宁波通讯》2013,(23):52-53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构建和发展现代传媒体系,提高传播能力。作为党的喉舌,宁波广电集团新闻综合频率,既要认真学习宣传十八大精神,更重要的是,要构建全角度的城市广播新闻,为打造有影响力、有竞争力的广播率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如何处理好广播新闻稿件?使广播新闻稿件更加具有影响力、具有更加开阔的视野,是主流媒体彰显作用的重要手段;广播新闻稿件是国际国内新闻的标志和旗舰,面对国内纷杂浩瀚的广播新闻,我们一定要做到沙里淘金做到取舍得当,就让我们从国内较有带头影响作用的《大众日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广播新闻要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谋求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就需要广播新闻工作者更新观念、积极创新,就需要从人民群众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从普通劳动者的工作中挖掘新闻素材,以听觉创新、形式创新、角度创新来实现新闻宣传“三贴近”,从而缩小电台与其它媒体的差距。  相似文献   

18.
丁云 《理论观察》2009,(3):184-184
随着广播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广播新闻连线报道也以其形式新颖、现场感强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听众喜爱,被广电媒体广泛运用。连线报道亦叫电话连线采访报道,它以声音为主要传播载体,通过记者在新闻发生现场的口述把新闻信息通过电话直接传输到直播问播报出去。通过记者连线报道的描述,把现场的氛围很好地展示给听众,使听众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有“视觉效果”和现场感,极大的增强了广播新闻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广播新闻的连线报道具有很多优势:  相似文献   

19.
刘庆刚 《魅力中国》2010,(12):147-148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广播业随着频率专业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各级电台风起云涌,以交通广播为代表的内容专业化、服务对象专业化的专业频率,不仅使电台收听率大幅提高,广告收入强劲增长,更将广播重新带回到强势媒体阵列,为广播发展提供了新天地。节目细分要凸显需求个性化,增强节目情感交流与互动。目前老年节目(频率)的广告主要是药品和保健品,突出“老年”特色,多元化经营节目。  相似文献   

20.
刘怡康 《魅力中国》2014,(14):307-307
播客由Podcast音译而得。是由美国苹果公司的MP3音乐播放器“ipod”和“广播(Broadcast)”两个词结合而成的新词汇。如今国内一些新闻学术期刊将“播客”定义为“通常指那些自我录制广播节目并通过网络发布的人”。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播客”这一词已经延伸为一种数字广播新技术、一种深入交互的音频节目制作方案、甚至是一种无缝对接的数字广播传播方案。如今各种社交工具迅猛发展,使得广播不论是节目制作风格、运营方式甚至收听与推广渠道、创收方式都可能或多或少地受到网络播客的冲击。本文就将从当今受众的审美取向入手,结合广播自身的特点和网络播客在国内的发展特点,分析广播娱乐节目与网络播客融合的必要性、可行性及操作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