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一名优秀的戏曲演员,必须要从元素训练开始,它是身段表演中最重要的一步,也是戏曲演员创造舞台形象的主要手段.在戏曲基础功的身段训练中,则更多在"韵"字上下功夫,加强身韵的训练,才能使自己的表演艺术达到一种完善的境界.  相似文献   

2.
刘川平 《魅力中国》2012,(29):21-21
近代在戏曲艺术表演上出现了“表现”与“体验”的争议,如何才能在戏曲表演舞台上将艺术表演发挥得淋漓尽致,如何更好地塑造舞台人物形象、刻画人物内在世界,成为当今每个戏曲演员深刻思考的问题。我认为在日常工作中,演员表演应着重在三个方面加强训练与提高:念白咬字的韵味及唱腔的音色与音调、表演的身段技巧及扮相,人物背景性格及内在情绪的刻画……  相似文献   

3.
王克 《魅力中国》2010,(19):63-63
戏曲演员创造角色,从美学上说,就是在舞台上塑造典型的艺术形象。在戏曲表演的天地里,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优秀的戏曲演员所塑造的舞台形象总是闪耀着与众不同的艺术光彩,感人至深。但也经常看到有的演员,练就了各种基本功,甚至还能完成各种高难度的技巧,但到了舞台上,他们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却不够感人。  相似文献   

4.
樊淑芳 《魅力中国》2014,(8):163-163
把子功是戏曲表演专业训练演员形体的一门重要的课程,是戏曲演员身韵的灵魂。本文阐述了把子功教学的训练特点和主要规律。并结合教学经验总结了把子功教学的训练方法和训练要点。  相似文献   

5.
李红霞 《魅力中国》2011,(1):105-105
戏曲演员在塑造人物时,要准确地捕捉人物的思想性格和与之相应的行为动作,既要有具体的思想内涵,又要有典型而集中的表演形式和强烈的感染力,这样才能达到自然真实,才能给予观众高品位的艺术享受。  相似文献   

6.
王春霞 《魅力中国》2012,(29):22-22
作为戏曲舞台表演的基本单位——演员,当一对或一组的表演程式独立存在尚不能构成独立的舞台形象时,只有借助演员根据人物性格和规定情境的要求,把若干程式按照生活逻辑和舞台逻辑组合起来,塑造出独立的、具有某种具体思想感情的舞台形象,最终完成对戏曲审美客体的塑造。  相似文献   

7.
李培 《魅力中国》2013,(14):77-77
戏曲演员要想得到观众的称道和认可,务必要掌握好“五功四法”,并能娴熟地驾驭它,尽可能完美地使它在舞台上得以展现,仅仅如此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形神兼备”的表演能力。作为戏曲演员,对“表演”最熟悉不过,因为它是每个演员所应具备的艺术修养和功夫,然而,由于演员的表演层次深浅高低,又因文化程度、自身条件、  相似文献   

8.
邵桃云 《魅力中国》2009,(36):181-181
艺术创造力离不开一个戏曲演员的文化素养的提升与感悟能力的强化。一个戏曲演员不能满足于做一个演技娴熟的艺匠,不能满足于人物塑造的一般性理解与认识。如果把唱、念、做、打这一整套复杂繁难的表演技艺,称做戏曲演员的物质手段的话,那么在剧本文学中所规定的独特性格、真实的感情和鲜明的任务创造,则可以看作是这些物质手段所要体现的文化内涵,它是戏曲演员表演二度创作的依据和任务。在所有戏剧表演形式中,戏  相似文献   

9.
马永辉 《魅力中国》2012,(29):19-19
做为一名戏曲演员,最幸福的时刻莫过于自己的表演能够受到台下观众的认可,对自己所塑造的人物产生共鸣。与舞台上的另一个“我”体验着同一个悲欢离合。而怎样能使自己的表演获得成功呢?我认为演员本身对角色的塑造应拿捏好尺度,过之或不及都会影响到舞台角色塑造的状态,以下是我的几点小小认识。  相似文献   

10.
张雪丽 《魅力中国》2013,(16):98-98
这个“度”,指的是尺度,或者说是限度。比如通常的量体裁衣,最讲究的就是尺度,倘若尺度合理,衣服穿在身上就得体,美观,反之就别扭,难看;比如我们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个限度,超出了这个限度,事物的性质就会发生变化。演戏也如此,戏曲演员要想在戏曲舞台上成功塑造舞台艺术形象,就务必在表演过程牢牢把握住这个“度”,“度”把握住了,艺术形象就丰满,就完美,就成功,就能给观众带来美的艺术享受,反之则失败。那么,怎样才能把握住这个“度”呢?  相似文献   

11.
司鼓与指挥     
何富伟 《魅力中国》2013,(16):93-93
在我国传统戏曲艺术的呈现上,有着三分演唱,七分伴奏的说法。由此可见,在整个戏曲的演出环节中,戏曲伴奏所处位置的重要和必要性。戏曲伴奏是指通过弦乐、弹拨乐、吹管乐、打击乐和代表剧种特色的主胡等乐器的伴奏、合奏、重奏及协奏,在演出中起至Ⅱ托腔保调,衬托表演的作用。演员唱、念、做、打的表演,无不需要以上器乐的伴奏。戏曲伴奏是一出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演员表演的组成部分,是为剧情服务、为演唱服务的,必须统筹考虑全剧的接口,以及各个演员的具体声腔特色,伴奏要配合演员充分体验角色的心态、情绪的微妙变化,不仅要对音乐本身进行诠释,而且需要对剧情、演唱演员的个性特点进行详细研究和了解,通过音乐刻画人物形象,揭示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剧中人物性格的对比与冲突,推动戏剧矛盾和情节的展开与发展,这样才能相得益彰,珠联璧合。  相似文献   

12.
张少良 《魅力中国》2013,(14):78-78
灯光作为照明工具,一旦合理、巧妙、有的放矢地运用与戏曲舞台艺术,与舞台艺术有机地融为一体,行之有效,恰到好处地服务戏曲舞台上的剧情发展和演员表演,就会给戏曲舞台上增辉添彩,变单一的戏曲表演为绚丽多彩。多彩多姿,美轮美奂的综合性戏曲舞台艺术效果,从而增添戏曲舞台艺术的可视性、艺术性、真实度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13.
宋金勇 《魅力中国》2010,(19):66-66,57
戏曲艺术是集戏曲、歌舞、话剧、武术、杂技等综合性艺术表演体系。舞台灯光则是戏曲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同导演和舞美设计一道对剧本进行二度创作,为演员进行照亮舞台,提供表演的二度立体空间,描绘舞台上剧情的环境和过渡时间,对剧情的发展进行渲染、烘托、递进和转变,塑造和刻画剧中人物的形象和性格以及内心世界的变化。因此而谓之“戏曲艺术的灵魂”。  相似文献   

14.
胡晓亮 《魅力中国》2013,(34):50-50,52
在戏曲艺术表演的天地里,我们常常看到,一些优秀的戏曲演员所塑造的舞台形象,总是闪耀着与众不同的艺术光彩,感人至深。但也常常看到有的演员,练就了各种基本功,甚至还能完成各种高难度的技巧,但到了舞台上,他们所塑造的人物艺术形象却不够感人。  相似文献   

15.
闫平信 《魅力中国》2010,(25):124-124
所谓的韵辙,就是在戏曲语言中.把文字归纳化分为十三道韵。作为研究吐字归韵的规范。辙,即规律的意思。在戏曲界里往往把辙也叫做韵,以此来研究和处理唱词和念白的韵脚,这是我们戏曲从业人员(包括编剧、音乐设计、演员演唱、乐队伴奏等)所必须弄懂弄清的至关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陈新杰 《魅力中国》2013,(32):86-86
戏曲舞台上的万千气象,主要是靠演员的歌舞化的虚拟表演来表现,但是也需要一定的实具的配合,马可虚,马鞭要保留,船可虚,船桨还要用,门窗可虚,桌椅还要有;夜色可虚,烛台往往不可缺…不是一切皆虚,不是排斥一切实具。那么这两者是怎样联系到一起呢?在戏曲虚拟表演和实具的结合上有三点经验值得我们注意。  相似文献   

17.
戏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一部戏曲作品的魅力,最终要通过演员的表演来体现。演员艺术形象的创作过程,就是观众对这部作品的鉴赏过程,一位成功的演员,只有正确把握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认真体验和创造角色,才能使戏曲作品有感染力,才能打动观众,让观众叫好。古今中外所有的优秀剧目,都离不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戏曲离不开人物的塑造,人物是戏曲的灵魂。  相似文献   

18.
李宝霞 《魅力中国》2010,(22):57-57
中国戏曲属于通俗化的范畴,它主要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一种表演艺术体系。作为一名戏曲演员,对“表演”这个词汇是最熟悉不过的。而我则是在越调表演艺术的一个青年后辈,主攻旦行,在戏曲舞台上度过了二十多个春夏秋冬,对艺术的追求孜孜不倦。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时光流逝、年龄的增长,在戏曲艺术天地中,自己也曰益成熟。我认为要想成为一名好演员,  相似文献   

19.
朱艳丽 《魅力中国》2013,(22):121-121
戏曲艺术是融歌、舞、剧、技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并突出载歌载舞,虚实结合的特点,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对戏曲演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塑造古往今来千姿百态的人物形象及幻觉形象(神、仙、鬼、怪)时,戏曲演员不但要有一个好的扮相,而且既要说又要唱,还要有行动。戏曲演员除自身必备的三个自然条件(容貌、嗓音、体型)外,  相似文献   

20.
蒋卫平 《魅力中国》2010,(25):180-181
表演艺术是以演员自身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演员本人的素质高低、优劣决定着艺术作品的高低、优劣。一个演员要创作出具有审美价值,达到真、善、美和谐统一的人物形象来,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创作素质,只有这样,所创作出来的人物形象才能使观众获得真正的艺术享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