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干部"下"难的原因 近几年,我们党对干部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一方面按照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通过竞争机制,把优秀的年轻人选拔到各级领导班子.另一方面,干部能上能下也已经开始形成了小气侯,特别是推行公务员制度以来,人们的思想观念起了一定变化,用人机制不断建立并逐步完善.尽管如此,干部从较高的职务改任较低的职务,甚至不再任职,即所谓"下",仍然是干部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难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影响干部"下"难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2.
改革人事制度 促进企业发展重庆市金属回收总公司郑树清,范时权企业的人事、用工制度改革.主要是干部实行聘任制。建立干部能上能下制度.搬掉“铁交椅”:用工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全员劳动合同制.实行“三岗制”的动态管理办法。这是深化企业内部人事用工制度改革的客...  相似文献   

3.
高祥云 《魅力中国》2014,(27):16-16
干部能上能下的问题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加强对干部能上能下的思想教育,分析其原因,认识其危害。逐步建立一套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充满生机的干部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  相似文献   

4.
张慧 《魅力中国》2014,(4):38-38
文章针对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国有企业人事干部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进行了论述。研究认为,现阶段国有企业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难点。因而,提出了逐步完善群众参与机制,进一步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创新选拔机制,形成一种良性竞争,完善企业干部考察制度,建立领导职务任期制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刘日 《乡镇经济》2010,1(2):24-29
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重要的是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一套科学、民主、公正、实效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是造就德才兼备、清正廉洁干部队伍的关键所在。当前,我国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建议遵循以下原则:德才兼备、不拘一格、能上能下、民主票决。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了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用好的制度和作风选人用人问题。认为:首先,必须全面贯彻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其次,必须加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进程,有效解决干部能上能下问题;再次,必须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第四,必须进一步完善干部考核制度和方法;第五,必须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7.
全省干部监督工作会议强调:干部监督的重点对象是领导干部,重点环节是干部选拔使用,根本要靠健全机制、完善制度。当前要进一步搞好《干部任用条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切实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的监督和对群众信访举报反映问题的调查处理工作。重点查处“跑官要官”、“买官卖官”和防止、杜绝干部“举病上岗”、“带病提职”问题。  相似文献   

8.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切实解决好干部能上能下的问题。要加强对干部的长期思想教育;要教育干部消除特权思想;要消除干部的“下”就是犯错误的思想;要完善干部人事制度。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上明确提出:“加快干部制度改革步伐,扩大民主,完善考核,推进交流,加强监督,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尤其要在干部能上能下方面取得明显进展o选拔干部,必须全面贯彻德才兼备原则,坚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防止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要把群众公认是坚决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干部及时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党的干部素质如何,关系到党的政治路线能否实行,关系到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谈话中强…  相似文献   

10.
国有企业的历史、现状和前途可用三句话来概括,即过去功劳大,现在奉献多,始终是主导,前途更美好;情况复杂,矛盾深,困难多,改革难度大;应该搞活,有条件搞活,能够搞活,将会活得更健壮。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我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有了较大进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国有企业和国有经济还没有从总体上搞活。当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主要有政企难分开,国有资产投资主体难明确,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科学管理体系)难确定,三项制度改革进展慢,“三铁”难破除,企业债务、冗员、社会负担等历史包袱难卸掉,企业内部和外部改革难配套等几大难点和重点。这些难题怎样解决,国有企业怎样才能搞活?  相似文献   

11.
乔军 《当代陕西》2010,(6):38-38
“四项监督制度”把选人用人的重要方面、关键环节都纳入监督范围,置于严格的监督之下,在健全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体系,破解干部选拔任用工作重点难点问题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和创新,为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提供了制度保障,是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12.
当前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中,不少企业愿意选用“国有独资公司”的形式觉得选用这种形式改制,操作比较简单、缓解了募集资金难等困难,无论是主管部门对企业的领导还是企业内部的领导体制等,变化都比较小,各方面较易接受。但是,不少人对此现象提出疑义,认为“国有独资公司”不是公司制的一种普遍形态,不宜在国有企业、特别是竞争性行业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中普遍推广。到底对“国有独资公司”的形式怎么看、它的适用性如何、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应如何把握等,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思考。由于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改建为公司的实施步骤…  相似文献   

13.
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的视野和渠道,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要求。近年来,我们陈仓区针对以往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存在的选人视野不够开阔、干部晋升机遇不均、群众参与面较窄、部分人才被埋没等问题,积极探索和创新干部初始提名方式、推荐考察方法和新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从2005年8月以来,采用“三推一考察”的办法,先后7次在教育、  相似文献   

14.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若干问题综述刘正林一、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下降的原因(一)“条件论”第一种代表观点叫“利润分流”。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国有企业经济资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各种外部条件的变化,使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体现指标:“利润”向其他方面过多地“分流...  相似文献   

15.
作为政治体制改革“重头戏”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一向深受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关注.《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实施方案》26项改革举措中,针对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就提出了13项,占到总数的一半,涵盖了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评价、管理监督、教育培训、激励保障等环节. 中组部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指出,在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上,《实施方案》重点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深化干部选拔任用和考核评价制度改革,解决“唯票、唯分、唯GDP、唯年龄”取人问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干部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观念逐步为大多数干部群众接受,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竞争择优、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也正在形成之中,但在现实中,只要不犯大的错误,有些人往往都能保住位置,逍遥自在地继续平庸下去。  相似文献   

17.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把国有企业的改革同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构造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高效运行的微观基础,从而标志着我国的企业改革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领域。山东省烟草行业在全体干部员工的共同努力下,生产经营、专卖管理、科技进步和社会主义精神明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显成绩。  相似文献   

18.
由于种种因素,我国的国有企业在20多年的改制进程中已经表现出明显的“先进”和“落后”。笔者将率先进行改革并在企业制度方面有较大突破的国有企业定义为“新型国有企业”,将那些在制度上仍然保留着原来计划特征的国有企业称作“改革滞后型国有企业”。“新型国有企业”由于较早和较好地进行了制度转换,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制度风险,基本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竞争要求。“改革滞后型国有企业”由于资本、技术和市场等方面的约束而使经营状况不理想。“改革滞后型”国有企业首先面对的是来自其基本制度的约束。在市场经济不可阻挡的渗透下,市场经济的许多规则在这些企业内部以非正式的、扭曲的方式发挥着作用,这种作用的结果进一步加深了企业制度与行为的矛盾和扭曲,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制度性风险。  相似文献   

19.
当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普遍碰到三个难题,即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债务如何消?怎样解决这三个难点呢?谈点粗浅的看法。一、钱从哪里来国有企业资金供求矛盾日益突出,成了制约改革深化和经济发展的一大因素。因为改革是要有成本的。推行养老、待业保险,企业要出钱;住房实行公积金制度,单位要出钱;改革用工制度,富余人员再就业,也得有钱;兼并、收购利的企业……都得有钱。企业要维持生产,上规模自我发展,调整产品结构,进行技术改造,开发新产品……更需要有钱。钱是企业的“血液”,“贫血”、“缺血”,企业这个“肌体”就…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工作》2002,(9):4-5
2002年7月9日,中共中央正式颁布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干部任用条例》),并在印发《通知》(中发[2002]7号)中强调指出,《干部任用条例》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了中央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新要求,吸收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新成果,是我们党关于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规章,也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