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能源系统与经济系统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发展关系,通过构建能源—经济—环境(3E)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灰色关联分析,计算山东省3E系统发展水平,建立起山东省3E系统协调度评价模型,定量分析山东省能源—经济协调发展演进规律。结果表明,山东省各子系统协调度高,能源和经济子系统发展水平高于环境发展子系统,综合协调度低。通过实证研究证明该模型能够定量化的表达3E系统协调发展状况,从而为3E系统协调发展策略的制定与选择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经济建设转型向科技创新驱动的形势下,高耗能企业的经济、科技(科技创新)与环境(节能减排)三维系统的协调发展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为此构建了高耗能企业经济-科技-环境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实证比较分析我国三家著名钢企的经济-科技-环境系统的一维以及二维和三维系统协调度演变状况。结果表明,尽管在研究期间企业经济效益出现较大波动,但企业三维系统的协调度均呈现平稳增长的态势,科技与环境系统的协调度良好。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评价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景涛 《北方经济》2008,(10):61-63
本文在构建了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与回归分析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环境系统发展的协调性进行分析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环境系统发展的协调性呈阶段性上升的趋势,但总体水平仍较低。  相似文献   

4.
旅游产业、区域经济和生态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构成一个开放复杂的复合系统。以旅游产业-区域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机理为基础,选择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收集2011—2019年的相关数据,对河北省旅游产业-区域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旅游产业-区域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总体呈上升趋势,耦合协调达到良好水平;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略低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生态环境治理改善缓慢,是制约三者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立足京津冀基本区情,明晰京津冀“科技-经济-水资源”耦合系统发展目标体系,系统设计京津冀“科技-经济-水资源”耦合系统协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加权综合指数法和协调度模型,动态度量京津冀地区科技、经济、水资源三大系统发展指数变化趋势,综合评价京津冀“科技-经济-水资源”耦合系统协调发展水平。研究表明,京津冀地区“科技-经济-水资源”耦合系统发展指数均呈现持续增长态势,按增速排序依次为河北、北京、天津,其中科技系统增长最快,水利系统增长最慢。京津冀地区科技系统受地方财政科学技术支出、国内专利申请受理数、技术市场成交额、每万人专利拥有量的影响较大;经济系统受人均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工业增加值、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影响较大;水资源系统受万元农业增加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万元服务业增加值用水量、降水量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赵珍 《北方经济》2009,(14):81-8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日益明显,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文章在对舟山经济与环境现状进行分析后,利用经济与环境协调度评价模型综合评价了舟山市经济与环境发展的状况,提出舟山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苏素  韦泓 《特区经济》2014,(7):194-197
本文通过对能源(Energy)-经济(Economy)-环境(Environment)系统指标评价体系进行优化筛选,增加对居民健康水平的考察指标。利用主成份分析法和协调系数对中国省级地区进行协调度测算并借助灰色系统相关理论对测算结果进行评价分析,发现2002-2011年间,山西、内蒙古、浙江等11个省级地区处于优质协调状态,辽宁、吉林、安徽等10个省级地区处于良好协调状态,北京、天津、重庆等6个省级地区处于不同程度的不协调状态之间,黑龙江、上海、河南则处于严重不协调状态。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贸易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开放经济下的贸易、环境与城市化三者之间的协调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现有研究对其协调发展评价的定量研究和情景模拟关注并不够,由此导致不便于对这种发展状况进行定量性评判.因此,文章以我国开放度程度较高、经济相对发达的长三角(16城市)为例,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和协调度评价方法对其协调发展状况进行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引入情景分析方法设计3大类9种方案对其未来情景进行政策模拟和比较,由此提出了贸易、环境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环境经济协调度、社会经济协调度以及文化经济协调度的论述以及计算,对2007年以及2008年云南省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经济与社会系统以及经济与文化系统间的协调发展关系进行评价和预警。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2001-2010年呼和浩特市统计年鉴城市发展与环境的原始数据为依据,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算出城市发展和环境评价指数,并采用协调发展度模型计算城市发展与环境协调发展度,对呼和浩特市发展和环境的关系做出评价. 一、主成分分析法 为了对呼和浩特市的城市发展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度进行评价,需要先求得城市发展系统和环境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本文对评价指数主要通过用SPS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求得.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协调与协调度的概念,把这一概念应用于团体贷款、农业经济和外在环境三个子系统所组成的复合系统的协调度研究,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得出系统发展指数,计算出系统协调度,且对该系统进行协调评价,最终得出团体贷款、农业经济和外在环境三个子系统所组成的复合系统发展处于基本协调水平。  相似文献   

12.
以资源衰退型城市——双鸭山市为例,基于1995—2020年土地利用及社会经济数据,通过灰色关联度模型验证土地、人口对产业的影响及其阶段差异性,采用土地基尼系数方法从人口、产业单指标角度定量分析城市用地效率,进一步构建评价“人口-土地-产业”系统耦合协调程度的指标体系,探究资源型城市整体及各区(县)在发展进程中人口、土地与产业三者之间协调程度时空变化特征及转型效果。结果表明,双鸭山市“人口-土地-产业”之间的推进关系表现为产业发展影响土地布局,土地布局影响从业人员结构。就人口、产业单指标而言,研究区的城市用地效率在空间与质量结构层面整体趋于均匀状态,仍处于较低利用效率状态。“人口-土地-产业”的耦合协调度在三产之间及不同区(县)也迥然有异。第一产业系统耦合协调度经历了协调-失调-协调变化规律,其中市区和友谊县协调状态提升明显;第二产业受资源限制与煤炭行业市场的影响,经历了由协调到失调的状态变化,2010年后集贤县呈断崖式下降;第三产业发展整体处于失调状态,后期城市转型升级初见成效,耦合协调程度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13.
罗松 《特区经济》2013,(11):195-197
生态工业园是为响应我国可持续发展要求而建立、基于循环经济理论和产业生态学原理的一种新型工业园区。本研究通过构建生态工业园经济、资源、环境与社会复合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度评价模型,并根据协调发展度等级标准,分析评价了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工业园区2001—2010年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度。  相似文献   

14.
研究清水江流域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分异及耦合发展模式,可为岩溶城市规划与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参考。通过构建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与耦合协调模型对清水江流域2012-2016年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协调水平、分异状态及耦合模式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经历了“中度失调—轻度失调—勉强协调—中级协调”4个阶段,耦合演进呈现“拮抗—磨合—高水平耦合”模式,当前城市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发展处于高水平耦合中级协调生态滞后状态;3个小城市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分异显著,其中福泉市综合水平较优、凯里市居中、都匀市滞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市生态经济系统优质协调发展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陕西省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经济协调发展,建立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经济协调发展指标体系,采用AHP法和均方差决策法揭示了2003-2012年陕西省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子。计算陕西省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经济协调发展度,结果表明:陕西省经历了濒临失调-勉强协调-初级协调-中级协调-良好协调时期,但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经济的发展响应存在滞后性,仍需要合理利用和保护农业水资源,使其与经济共同步入良好协调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6.
张海瑜  占绍文 《改革与战略》2013,29(2):37-41,66
文章选取了2010年榆林市12区县的经济发展、人口社会和资源环境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隶属度等分析方法构建了榆林市区域经济-人口社会-资源环境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各区县系统间的协调程度进行测度,分析了榆林市各区县经济发展、人口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现状.结果显示,2010年榆林市各区县系统之间总体处于弱协调状态,南部六县的协调发展程度相对较北六县要高,但分析说明这种协调是处于低水平发展基础之上的.因此,要加快推进榆林市可持续的协调发展水平,消除局部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崔寅 《天津经济》2022,(1):11-17
工业化在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也对环境承载力产生了较大影响.同样,环境承载力水平也制约着工业化的发展质量.因此,它们之间的协调发展程度对于各自的发展水平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天津市为例,在对其工业化与环境承载力发展水平进行组合评价的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其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天津市的工业化与...  相似文献   

18.
基于协调发展理论及协调发展度评价模型,对2001—2012年北京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水平及其动态演变过程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①2001—2012年北京市旅游经济效益函数g(x)与生态环境效益函数g(y)均呈明显的增长态势,但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滞后于生态环境发展水平;②2001年以来,北京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状态不断改善,协调发展度呈明显上升趋势,2006年之后已步入良好协调发展状态;③2003年的"非典"对北京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效益的综合评价指数(T)、"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系统协调度(C)及协调发展度(D)3个指标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但3个指标总体呈明显上升的趋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海南低碳经济的实际状况,利用多元统计方法选取低碳经济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首先,计算其能源、经济和环境三个指标的综合发展水平值以及协调关系,然后,建立综合评价模型方法,并结合实际需求提出海南省低碳经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构建长江经济带经济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的指标体系及协调度发展模型,对2004-2013年协调发展度进行计算及时空演变分析。结果表明:在时间上,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环境综合协调发展度呈"U"型特征,先下降,后上升;区域综合协调发展度整体呈阶段性特征。在空间上,综合协调发展水平呈现由东向西递减的趋势,东部的上海、浙江、江苏的综合协调发展度最高,中部次之,西部的云南、贵州的综合协调发展度最低,且各城市之间的空间差异性逐渐缩小。此外,还从宏观政策调控、产业结构升级、区域布局优化等进行时空分析,指出了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经济与环境的协调性逐渐提高,但由于长江经济带所辖城市较多、区域差异较大、产业同构等现象的存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突破行政壁垒,实现长江经济一体化建设,进而推动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仍是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