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苏南模式”的议论由一个时期的沉寂到再次升温,是件好事。这正说明了:如何在客观评价“苏南模式”历史功绩的同时,科学看待人在缺陷,推动其创新演进,是值得经济界、学术界以及各级领导共同关注的问题。我在《“苏南模式”:是已经历史终结,还是在创新演进?》一文的基础上,再略陈浅见。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中国处于经济转轨时期为背景,以苏南模式的区域化研究为贯穿,围绕发扬苏南模式在改革初期超前起步的机制优势、再创区域经济整合发展领先优势等问题,分层次展开论述。一是从对苏南模式形成和演进的来龙去脉的概括中,阐明其超前开拓城乡经济协同转型之路的迫切性及其对全国的指导意义;二是跟踪实践,指出苏南模式应以城乡经济一体、区域整合发展为创新演进方向;三是透过市县、城乡经济发展中体制矛盾的剖析,揭示行政区经济的行为方式将是苏南模式区域化演进的深层障碍;四是就县域经济与大中城市群的关系,对苏南模式区域化演进中的改革难点作探讨;五是联系苏南城乡区域整合的实践,针对若干现实矛盾,从对策思路上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3.
本文充分肯定了“苏南模式”的历史功绩,提出了“苏南模式”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和对策。即促进和引导乡镇企业提升和转型,产学研相联合在乡镇企业中形成一批创新企业,加快建设与国际接轨的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4.
再论苏南模式的创新演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苏南模式的议论由一个时期的沉寂到再次升温,是件好事。这正是说明了如何在客 观评价苏南模式历史功绩的同时,科学看待其内在缺陷,推动其创新演进,是值得经济界、 学术界以及各级领导共同关注的问题。我在《苏南模式:是已经历史终结,还是在创新演进 ?》一文的基础上,再略陈浅见。  一  对苏南模式,过去尽管也是贬褒不一,但比较起来,还是对它肯定、推崇的声音多些 。现在来说,主要不是对它的历史功绩有异议,争论的焦点集中在今后苏南模式还有没有指 导、推动实践的积极作用上,用明确的语言说,就是苏南模式是否过时失效,…  相似文献   

5.
对苏南模式,人们通常用“三为主一共同”来概括.所谓“三为主一共同”就是所有制结构以乡镇村社区集体为主,经济结构以乡镇工业为主,经济运行以市场调节为主,农民共同富裕.其实这种概括早已不能准确反映苏南农村的实际了.苏南模式与其他模式一样,是农村改革开放的产物.它的历史功绩如日到中天,早已载入史册;它的发展活力,如春回大地,永远生机勃勃.尤其是进入90年代,苏南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6.
该文全面回顾和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苏南地区不断进行发展模式创新、并以发展模式不断创新推动小康社会建设的历史进程与生动实践;深刻地提出苏南发展模式进一步创新和建设更高水平小康基本实现现代化,其核心是"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社会",必须在经济转型升级的高度、经济区域的广度、经济改革的深度、社会发展的力度、实现最终目标的程度等5个维度上全方位展现其创新。在此基础上,高度提炼出苏南以发展模式创新推动小康和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建设所给予的若干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7.
“苏南模式”的理论和实践30年回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80年代,苏南以创办乡镇企业为发端,以农村工业为引擎,带动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繁荣,其经验被概括为"苏南模式"。经过30年的发展,苏南人所创造的辉煌虽然已不是传统的"苏南模式"所能涵盖,但苏南曾经的发展历程,无疑是今天跨跃的基石。从苏南模式到新苏南模式,再到苏南的第三次转型,立体地展现了苏南地区改革开放30年来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变迁。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我们重新回顾这一段历程,对国内区域经济未来发展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历史地、辩证地、前瞻地审视苏南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苏南模式引发一场争论。据网上扫描,涉及此一课题的文章在千篇之上,其中否定和基本上否定苏南模式的约占 90%。苏南的同志大多不赞同,尤其是市县和乡镇的新老干部感到惶惑甚至伤心。有人问我持什么看法 ?我认为,只要历史地、辩证地、前瞻地给以审视,应当还苏南模式的真面目,并对其未来怀有坚定不移的信心。历史功绩不容埋没  苏南模式的内含有一个不断充实和向纵深发展的过程。 70年代,首先是乡镇企业 (当时称社队企业 )的异军突起; 80年代,延伸为农村经济的综合发展; 90年代,提升为走向现代化的具体道路。作为城乡结构…  相似文献   

9.
“苏南模式”在相当长时期里促进了苏南地区的经流星 社会发展,其示范效应还对全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但是,“苏南模式”也包含有一晨市场化因素,是苏南经济第二资创业和经济腾飞的障碍,本育办南模式“非市场化因素以及模式中压力与矛盾的分析,指出了“苏南模式”的市场化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随着苏南开发区的不断发展和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苏南开发区发展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特征,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凸显出开发区高歌猛进背后存在的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等突出问题,面临着在发展模式转变、产业转型升级等新的严峻挑战。苏南开发区能否健康发展,能否走上转型发展之路,能否承担探索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任,将影响着苏南经济整体水平的提升。必须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更加注重依靠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提升开发区的质量效益,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发挥区域经济的引领作用,带动区域经济不断增长,成为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的新阵地。  相似文献   

11.
苏南模式的新发展——兼与温州模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关于发展模式的几个理论假说   改革开放以来,以苏州、温州为代表的东部沿海地区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快和最活跃的地区,其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径被概括为“苏南模式”、“温州模式”。所谓“模式”或“发展模式”,其基本涵义是指“在一定地区,一定历史条件,具有特色的经济发展的路子”,也就是对特定时空经济发展特点的概括。根据此定义,我们先要澄清以下问题:   1、模式是不变的吗 ?我们认为,发展模式都是特定约束条件下微观行为的宏观表现,条件的可变性决定模式内涵的可变性。对同一模式的不同发展阶段不加区别的模式观,实…  相似文献   

12.
简论苏南乡镇企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南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名闻天下。它的重要历史地位与意义,注定要成为经久不衰的研究课题。一 苏南乡镇企业,原名苏南社队企业,是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办的工业企业。在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社队办了一批农机具厂、农产品加工厂,在调整时期,绝大部分下马了,但也留下了几个企业。在“文革”期间,社队企业又悄悄兴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乡镇企业迅猛发展。如果说,大跃进、人民公社有那么一点好处的话,就是为苏南社队企业在“文革”中的兴起开了个头。 苏南乡镇企业有两方面内涵:一是由苏南农民农村干部办的工…  相似文献   

13.
同一切事物都在变化和发展一样,苏南的发展模式也在不断地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九十年代以前,苏南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主要体现在原有的苏南模式上。进入九十年代以后,特别是九十年代后半期,苏南再也不囿于此,而是进行了激烈的变革,变革的结果形成了一套全新的实践做法。其中最为突出的一根主线就是:在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移过程中,城市化正在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也就是说,苏南已摆脱了过去的传统的乡村经济的老格局,逐步跟城市、大城市、国际经济接轨,已逐步溶入国际化的经济发展潮流。与乡村经济相比,苏…  相似文献   

14.
陈国辅 《江南论坛》2010,(10):10-13
按照省定全面小康标准,2005—2007年,苏南五市率先在全省相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人了加快实现第二个率先的新阶段。根据各市党代会确定的目标,苏锡在2010年、常州南京2011年、镇江2012年就要力争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但对照世界中等发达地区平均水平及发展趋势,苏南地区重经济轻社会的现象仍未转变,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已达到甚至超过世界中等发达地区平均水平,社会现代化转型与社会管理创新呈现出严重滞后,值得各级党委政府关注。  相似文献   

15.
必须顺应我国推进经济转型以及对外国际接轨的时代潮流,突破块块为主、壁垒分明的传统观念和惯性行为,按照市场经济要求,推进城市群的空间整合,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和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
苏南地区历史上就是富庶丰饶之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文化传统源远流长,素有“人文荟萃”、“鱼米之乡”和“东南财赋地”之美誉,近代又是我国民族工业的重要发祥地,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上创造了许多辉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苏南又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开乡镇企业发展之先河,抢开放型经济发展之先机,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之潮头,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都取得了骄人业绩,经济和社会发展一直位居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经过“九五”的发展,从总体上看,苏南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人民开始过上比较宽裕…  相似文献   

17.
苏南是我团长江三角洲地区最为富饶的地区之一,曾以苏南模式和乡镇企业的发祥而闻名邂迩。多年来,苏南人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齐头并进,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全而协调发展,给人们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8.
高峰 《江南论坛》2004,(10):22-24
改革开放二十余年来,苏南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从地区的实际出发,不断开拓创新。伴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开放型经济的纵深发展,他们以城乡工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为基础,走出了一条以大中城市为主导、以小城市为纽带的城市化之路。在苏南,城市化既是减少农村向城镇大量转移的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创业机会、促进解决“三农”问题的过程,同时又是城市规摸不断扩大、城市文明不断普及、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城乡发展逐步协  相似文献   

19.
促进苏南产业向苏中和苏北转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南、苏中、苏北的经济发展差距严重制约着江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苏南产业向苏中、苏北转移是解决地区经济不平衡的有效途径。该文认为苏南部分产业向苏中、苏北转移有其必然性和可能性,但也有其阻力和粘性,因此政府推动是苏南产业转移的重要力量;苏中和苏北接受苏南产业转移中也应当做好长期发展规划,培养好人力资本,以取得地方经济、企业效益和政府的"三赢"。  相似文献   

20.
“苏南模式”在实践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南模式”,也可以说是苏南特色,这种特色与苏南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的进程相符合,其内涵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和完善。在新世纪新阶段,理性思考“苏南模式”,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苏南模式”,对于加快苏南乃至长三角地区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