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莉  大里 《首都经济》2005,(11):66-68
普洱茶热骤然升温。近日.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上.最引人注目的展商非云南茶商莫属了。为迎接此次博览会.云南茶叶商会特别组织100个茶叶商家包机进京.大规模地推介和宣传云南的普洱茶,这成为云南迄今最大的一次省外大型茶事活动。  相似文献   

2.
普洱茶自2003年被炒热起,一直活跃于茶叶市场。分析普洱茶的历史、文化,普洱茶走红的原因是传统茶文化在中国有着很深的根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百姓的消费观念转变了,茶在社会交往中起着重要作用,普洱茶资源稀缺,在中国传统茶文化中,与众不同。  相似文献   

3.
寻源普洱茶     
在中国,普洱茶是一个堪与龙井、大红袍媲美的名字,也是云南茶叶的招牌. 普洱茶之名源于云南南部的普洱县,成名于清朝中后叶,是由大批内地汉人茶商跨越原始丛林,经过数百年的种植摸索并经由马帮贸易开始走向外界的.当年它的最大市场不在江南,不在内地,而在欧洲、印度、东南亚以及香港、台湾等地.普洱茶贸易鼎盛时,其主要产品"七子饼茶"畅销全世界,乃至今天成为收藏珍品.  相似文献   

4.
李恂 《中国经贸》2008,(5):89-89
云南是世界公认的茶树原产地和天然基因库,发展茶叶产业的潜力和优势得天独厚。驰名中外的普洱茶、滇红茶、沱茶就诞生在云南。去年,全省茶叶种植面积突破421.4万亩;总产量达17.2万吨,其中,普洱茶产量9.9万吨,种植面积和产量跃居全国第一。茶叶综合产值达201亿元,其中,农业产值65.4亿元。全省600万茶农来自茶叶的经济收入人均达1090元。  相似文献   

5.
在云南茶叶的制成品中最著名的是普洱茶,普洱茶乡主要指现今普洱市、西双版纳和临沦地区的部分.在这一地区主要居住着汉、哈尼、彝、傣、拉祜、佤、布朗、基诺、回、瑶、傈僳、白、苗、壮等民族.最早对普洱荼进行培植的是布朗族、德昂族的先民,自古普洱茶就被云南少数民族所运用,茶与人们的生活习惯、生活习俗、思想观念、宗教信仰、文化艺术密切相关.表现为:少数民族有成熟的饮茶习俗和茶艺,普洱茶是社会交往中重要的礼物,是宗教活动中的祭品,是葬礼中必备的物品,是治病的良药,经济活动中重要的商品.普洱茶文化为云南民族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短短几年间,中国普洱茶市场上演了一幕跌宕起伏的悲壮大戏。先是一番"热炒"。2002年,20克普洱茶拍卖出165万元天价。2005年,一提七子饼普洱茶创造了  相似文献   

7.
2005年5月1日,一支由120匹骏马组成的马队,从云南出发,要赶在10月初到达北京,将具有茶马古道文明和马帮运输自然发酵韵味的普洱新茶和下关茶厂的沱茶,在北京拍卖.  相似文献   

8.
《西部大开发》2008,(6):10-11
普洱茶曾经一度"普"遍全国,享有"能喝的古董"之美誉,价格曾飙升至一公斤数万元的天价.然而,2005年至2007年,从马背上走下来的云南普洱茶登上一辆史无前例的"过山车",体验着高峰、低谷的"极度疯狂".但2007年3月以来,普洱茶市场风云突变、身价狂跌.  相似文献   

9.
李恂 《中国经贸》2007,(10):19-19
2007年9月13日,云茶(普洱茶)产业战略联盟在昆明召开会议,会议由云南省茶叶商会会长、云茶(普洱茶)产业战略联盟执行主任马顺友主持,首批50家联盟成员出席了会议并在以下几个方面达成了共识:一是签署了产业战略联盟自律公约;二是确定了产业战略联盟纪念茶的实施方案;三是支持产业战略联盟发言人制度和产业战略联盟品牌连锁店(超市)等。于8月22日成立的云茶(普洱茶)产业战略联盟是由云南省普洱茶协会、云南省茶叶商会牵头,茶企、茶商及昆明各大茶叶交易市场参加的民间组织,旨在针对目前云茶(普洱茶)出现的问题,实现抱团活市,诚信经营,行业自律,共同打造普洱茶大品牌,  相似文献   

10.
当前,云南普洱茶的火爆用“全民普洱运动”来形容是一点不为过。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同样有着悠久产茶历史的赣茶却发展步伐不快。普洱茶的成功经验对赣茶的振兴有着不少的有益启示:应提高对赣茶振兴的重视程度;应加快推进赣荼企业集团化经营,实施名牌战略;应着力创新市场营销策略;应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加快江西茶叶产业的对外合作;应充分挖掘赣茶的历史文化内涵,加大宣传推广力度,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