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邦建  宋平 《经营者》2004,(10):100-101
未来10年,跨国公司和本土企业如何取长补短,化“竞争”为“竞合”?9月24日,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领袖及本土企业首脑500人汇聚中国大饭店,参加了主题为:“决胜中国,共享未来黄金10年”的2004环球企业家高峰论坛,共同研讨跨国公司融人中国市场,本土企业完成国际化之路等话题。  相似文献   

2.
《经营者》2004,(Z1)
<正> 未来10年,跨国公司和本土企业如何取长补短,化“竞争”为“竞合”?9月24日,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领袖及本土企业首脑500人汇聚中国大饭店,参加了主题为:“决胜中国,共享未来黄金10年”的2004环球企业家高峰论坛,共同研讨跨国公司融人中国市场,本土企业完成国际化之路等话题。在高峰论坛中,企业家就“中国未来10年,分享商业未时代”、“中国能否持续领跑新兴市场”、“跨国公司如何在中  相似文献   

3.
跨国公司、中国本土企业都在抢食“乡下”市场,对于他们而言,这是一场饕餮盛宴,还是一块难消化的硬骨头,要看各自“修行”的本事。  相似文献   

4.
内需功夫     
《功夫熊猫》竟然火起来了,国内同行感觉很不是滋味。好莱坞的中国功夫这些年看来长进不少,能把这样一个中国元素的题材拍得“这么中国”。其实不单是好莱坞.跨国公司整体上的中国功夫这些年一直在长进,“深耕本土市场”做的比本土企业还要扎实有效。  相似文献   

5.
王琦 《中国企业家》2006,(17):78-83
全球化之风正越来越强烈地吹拂中国大地。作为中国最早萌发现代工商业的上海,依靠先天的地域优势和现代商业传统的熏陶,上海正在成为中国商业全球化的风向标。那些闻风而来的跨国公司似乎禅透了“得上海者得天下”的中国商界法则,100余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设立在上海,从上海觊觎中国市场,进而到全球市场。对中国本土企业来说,他们是否感受到了这种趋势?他们还会信奉“得上海者得天下”的信条吗?  相似文献   

6.
从百思买到芭比娃娃,从百事中国到达能、雀巢,数家跨国公司正在收缩中国阵线。部分跨国公司的撤离折射出中国经济环境发生的变化一尽管有着诱人的机遇但已经不再是“新兴市场”,相对过去依靠便宜地价、廉价劳力、优惠政策吸引外企的时代,如今的企业的运营环境日渐艰难,他们必须要面对本土企业的强劲挑战和政府的严格监管。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之风正越来越强烈地吹拂中国大地。作为中国最早萌发现代工商业的上海,依靠先天的地域优势和现代商业传统的熏陶,上海正在成为中国商业全球化的风向标。那些闻风而来的跨国公司似乎禅透了“得上海者得天下”的中国商界法则,100余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设立在上海,从上海觊觎中国市场,进而到全球市场。对中国本土企业来说,他们是否感受到了这种趋势?他们还会信奉“得上海者得天下”的信条吗?上海会成为中国本土企业走向全球的总部基地吗?  相似文献   

8.
世界变了,之前跨国公司的计算公式是“中国市场=中国人口×人均消费量”,如今它或许要变为“中国市场=本土创新×本土运营能力”  相似文献   

9.
本土手机企业的崛起,渠道带来的"前端优势"是最重要的 一个原因。 最近两年来,在与国产手机竞争过程中,跨国公司发现本土 企业在应对本土市场的复杂性上很有一套:比如保姆式营销渠 道和三四级市场的全面覆盖。跨国公司当然不笨,几年来他们一 直在不声不响地学习。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加入WTO,跨国公司如狼似虎地抢滩中国市场,给本来就有点脆弱的本土企业带来严重威胁.然而,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要生存,要抗争,中国本土企业不畏强暴,揭竿而起,瞄准跨国公司的软肋,使出克敌制胜的招术,虎口夺食,拼抢一杯"羹".目前,在中国市场上正活跃着一大批对跨国公司形成强烈狙击之势的本土企业,比如在微波炉市场,格兰仕打垮了Whirlpool和LG;在饮料市场上出现的非常可乐,至少在农村市场上已和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在彩电市场,本土品牌也一步步将日本品牌的高端市场份额夺了过来;手机市场经过短短几年的拼抢,本土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包括诺基亚、摩托罗拉在内的外资品牌.  相似文献   

11.
全球环境中的中国企业既是弱小者,又是后来者。全球化条件下中国企业的成长战略要关注有4种类型:针对外国跨国公司“无心关注”市场的“利基”战略、针对外国跨国公司“被迫放弃”市场的“承接”战略、针对外国跨国公司“严防死守”市场的“嵌入”战略和针对“新技术带来的新市场”的“抢先”战略。  相似文献   

12.
中国广阔的农村市场一直是本土品牌的天下。然而,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到农村去”成了所有在华跨国公司趋之若鹜的目标。固守三四级农村市场的拉芳们想向上冲击一线市场;在一线城市占尽优势的宝洁们难抵诱惑,从未停止过“下乡”的脚步。这两股力量正在为我们上演一出现代版的“围城”。  相似文献   

13.
跨国公司在华经营新趋势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跨国公司利用其自身经营多年的经验,充分分析中国市场的特殊环境,采用了灵活多变的经营战略,在中国市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本文主要从投资规模等七个方面详细分析了跨国公司在华经营的新动向,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把握跨国公司的经营理念。同时,对于我们本土企业进行企业经营管理有着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毫无疑问,跨国公司进入20余年来,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确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某些表现也受到了国人的质疑。其中,滥用知识产权就是一例。不久前,商务部条法司司长尚明曾公开表示:“尽管跨国公司对我国的经济和竞争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他们也可能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实施某些限制竞争的行为,影响我国企业发展。”近日,国家科技部一份《在华跨国公司知识产权滥用情况及其对策研究报告》,更引起人们对该问题的关注。该《报告》不仅列数了跨国公司在华滥用知识产权的主要表现形式,同时亦有针对性地就微软、思科、英特尔、美国通用、飞利浦等DVD“6C”和“4C”联盟成员等多家厂商展开个案调查。种种迹象表明,知识产权滥用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在华拓展市场的“利器”,其后果已严重影响到中国本土企业的发展。在此严峻背景下,相关政府部门该扮演什么角色?本土企业又应该如何进行反击?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运用公益营销进行宣传和塑造企业的品牌和形象,跨国公司早已是技艺娴熟。但是,对于大部分本土企业而言,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因此,如何有效地利用好“公益营销”这张牌进行企业品牌的提升,成为时下不少本土企业关心的话题。”  相似文献   

16.
在本土企业逐渐成熟同时,跨国企业也熟悉了中国营销之道,一场本土企业与跨国公司对决的恶仗已经开始。但目前本土企业竞争水平不佳,形势已经比较严峻,本土品牌基本都还处于平衡状态发展,有影响力的国际品牌十分匮乏,品牌集成效应也非常薄弱。面对跨国企业的收购和渗透无法作出有力还击。随着“WTO后过渡时期”的行将结束,本土贸易壁垒的优势正随着跨国企业的强势竞争在逐步缩小,在这个弱肉强食的环境中,本土企业的出路究竟在哪里呢?文中对本土企业如何应对跨国企业在三四线城市的竞争,写的不是很清楚,应做进一步的分析和阐述。望在今后杂…  相似文献   

17.
“巨人正在过河。”在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眼里,海外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大戏仅仅是拉开了序幕。中国刚刚步入WTO的后过渡期,敏感的服务行业也将陆续对外开放。“等国内的所有行业都对外开放了,才是外资巨头登陆的时候。”也就是说,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市场换技术”的失败多年以来,中华民族在与外资合作的时候都怀着如此良好的宿愿:“拿我的市场换你的技术”。在很多行业,比如电信、汽车等,海外的跨国公司们要想进入中国市场,只能和本土企业合资,并且外资不能控股。而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跨国公司们已没有必要再借中方这座桥而踏上中…  相似文献   

18.
《英才》2007,(6):31-31
在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企业涌现出了许多管理创新。许多从“短缺市场”中成长起来的中国现代企业,经过对西方管理的借鉴后,在今天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微利时代,面对跨国公司的巨大冲击,已经开始基于中国实际进行观念变革和原创性探索,而进入中国内地的外资企业,不仅带来了全球性的前沿管理思想,也在中国本土化经营中创造出独特的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9.
本土品牌为何能在30亿功能型饮料市场占据先机?独占饮料业鳌头的跨国公司为什么没能在功能型饮料市场同样笑傲江湖?全球化时代来临,本土功能型饮料品牌要如何深耕功能型饮料市场,进而出兵世界?本土企业该安排下一步棋?策动未来的成功?  相似文献   

20.
评选说明     
界定跨国公司在中国经济与社会系统中的新角色、新地位,识别跨国公司2012年度在华发展趋势是我们制作“跨国公司本土化指数”榜单的目标.今年在样衣企业的选择上,我们将财富500强作为重点考察目标,在兼顾行业特性、细分市场冠军的基础上,筛选出100家在华发展最具代表性的跨国公司作为指数企业,通过对它们的本土化评价全面反映跨国公司整体在华发展的实力与运营现状;并重点推出“本地创新20强”,表彰那些“为中国而创新”,做出突出贡献的跨国公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