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今年,浙江率先在全国作出了取消粮食定购任务,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的决定,其主要内容是:“取消粮食定购任务,放开粮食市场,放开粮食价格。”这是浙江省政府根据全国粮食供求形势,结合浙江实际,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浙江粮食流通体制又一次重大的历史性改革,这必将给浙江的经济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那么粮食购销市场化的实行,与目前强调的粮食安全之间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呢?它对粮食安全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相似文献   

2.
粮食始终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基础,是关系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在任何情况下,粮食安全都处于极端重要的位置。完善粮食储备体系,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3.
随着物质供应的日益丰富和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为确保储备粮的质量良好,避免粮食陈化。粮食始终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基础,是关系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在任何情况下,粮食安全都处于极端重要的位置。完善粮食流通体系,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探索建立完善粮食储备体系,加强日常管理,应对突发事件,确保粮食安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采取有效措施逐步解决。本文就如何安全做好国家粮食质量和检测的重要意义,指出我国粮食储备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进行了浅议。  相似文献   

4.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和目标。当前我国粮食产量遭遇“天花板”制约,国际粮食市场的不稳定性倒逼国内必须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然而,种粮成本上升和比较效益下降、纵向种粮补贴力度不足和横向产粮利益补偿缺位、主产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粮食安全贡献失衡问题,导致种粮积极性下降。针对当前粮食安全蕴含的新风险,应当明确产销区粮食生产政治责任,完善粮食生产利益补偿体系,设立“粮食安全发展基金”,探索新型产销协作关系,在提高主产区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实现种粮农户增收和主产区抓粮积极性提升的有机统一,有效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5.
人口、水资源、土地三个因素叠加在一起,使中国粮食生产压力仍存。粮食产业化不啻为一个减压阀。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广东粮食发展战略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粮食生产区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使我省粮食生产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严格控制占用耕地,切实保护农田;加强基本农田建设,提高生产能力;调整粮食生产结构;建立粮食安全预警制度,增强应对能力是我省粮食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构建浙江粮食安全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五届五次会议指出:"人口增加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将对农业生产提出更高的要求。要高度重视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稳定的商品粮基地,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粮食安全体系,确保粮食供求基本平衡。"虽然浙江粮食生产水平较高,但自80年代中期以后,粮食生产长期处于下降或徘徊局面,粮食供给对外部的依赖性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8.
贺军 《中国报道》2014,(2):95-95
中国未来强化粮食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着眼干粮食产业系统来提升能力。将发达国家的情况和我们国家的粮食生产、加工、销售、科研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对比就可以看出,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归根结底是需要有现代的粮食产业体系。只有这样,中国的粮食产业才能降低成本,保证品质,才有竞争力,在国内和国外的市场上和发达国家的粮食产品打拼时才能掌握主动权。  相似文献   

9.
为促进粮食生产和稳定市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2004年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加强和改善粮食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其主要特点:一是政策措施出台及时,针对性强;二是政策措施力度大,涉及面广;三是多管齐下,以经济手段为主。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还将面临粮食安全问题的严峻挑战。因此,建立和完善粮食宏观调控体系至关重要。完善粮食宏观调控体系,应遵循“明确目标,完善手段,适时适度,综合效应”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0.
粮食安全是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甚至关系到国家存亡的重大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粮食生产的基本形势,指出了我国粮食安全存在的主要隐患,提出了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稳定粮食安全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浙江经济》2004,(15):1-1
2003年入秋以来,国内粮食市场价格全面上扬,这是粮食多年供大于求后顺应市场规律的一种价值回归,其背后是供求关系变化。在肯定粮价上涨的合理性、积极性的同时,要正视国内粮食供求关系正在发生的新变化。供给减少是此轮粮价上涨的主因,如果粮食继续减产,我国粮食供求偏紧的局面  相似文献   

12.
粮食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改革、稳定、发展大局,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的大事。我市作为粮食生产大市和消费大市,发展粮食加工业是做好粮食安全工作的客观要求。为了解和掌握我市粮食加工业发展状况,我们对全市粮食加工业发展情况作了一个调查,重点调查研究了互利达实业有限公司、文君  相似文献   

13.
粮食安全关系到人民基本生活和社会稳定。在粮食安全的范畴内,尤为重要的是粮食流通领域的安全,粮食流通是否顺畅,不仅关系到粮食产销的衔接,而且关系到粮食安全。本文从粮食安全的视角,论证了粮食流通领域中粮食信息与粮食安全的关系。同时提出健全粮食价格形成体制,完善粮食储备体系,强化政府职能作用,完善粮食补贴制度加强国际合作等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近一个时期粮食价格的稳步走高,粮食问题再次成为我国一个时期内最热切的话题。我国粮食是否已经过关?随着中国逐步向世界敞开大门,作为关乎中国国计民生的粮食是否安全?这是一个值得全中国人思考的大课题。  相似文献   

15.
把握粮食市场化改革与粮食安全的内在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化是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总趋势,作为已经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福建省,其粮食安全问题如何解决?本旨在强调要在把握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与粮食安全内在统一的基础上,考虑粮食安全战略,并对此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列为今年经济工作六大任务之首,彰显了中央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决心。粮食批发市场承担着国家粮食宏观调控载体的职能作用,具有调剂余缺、联系产销、发现价格、实现价格等重要职能,是调控、生产、储存、流通等各环节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因此积极行使好粮食批发市场职能作用,尤其是在"粮安工程"建设中充分发挥好批发市场在流通环节中的优势,就更显得重要了。本文对粮食批发市场的产生及发展、职能与定位、地位和方向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探索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粮食批发市场体系,保证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7.
随着2003年入秋以来粮食价格的稳步走高。粮食问题再次成为热门话题。粮食问题,说到底就是粮食安全和保护种粮农民利益问题。“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始终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首要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提高我国粮食安全水平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在新的形势下如何以发展眼光,未雨绸缪,筑牢粮食安全体系,保持粮食供需总量的平衡尤为重要。本文从粮食安全体系中的储备、生产加工、批发到零售市场及行政管理等方面,探讨粮食安全的完善方法及对策。  相似文献   

19.
2003年10月,已经多年基本保持平稳的中国粮食市场,突如其来地出现了粮食涨价现象,并且持续到年底才逐渐趋于平稳。但是,与上年同期相比,全国三种主要粮食(小麦、玉米、大米)的价格上涨10%~20%。2004年春节过后,粮食价格再次出现上涨,三  相似文献   

20.
现如今,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餐桌上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不再缺吃挨饿,人们对粮食的重要性也看得越来越淡。但粮食永远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需品,解决好粮食生产和销售的稳定,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才能健康和稳定。就粮食工作在新时期的战略性问题,记者采访了省粮食局局长贾建文。 问:目前陕西省粮食工作的形势是怎样的? 答:从生产形势上讲,我省粮食生产做到了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粮食年产量大体在210亿斤左右,夏秋各占一半。农民平均占有粮700斤。每年对外销售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