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在中国历史上有三次影响重大的改革载入史册,它们分别是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北宋的王安石变法和清末的戊戌变法。无论成功与否,三次重大改革留下的经验教训值得认真探讨。三次改革对我们进一步改革的启示有:营造自由活泼的思想环境,实现言论自由;广纳群贤,知人善任,不拘一格选用人才;重视制度建设,确保改革有保障;严肃法纪,向政治癌症宣战;合理调节各阶层利益,重视和解决民间疾苦;改革官员激励机制,完善考核官员政绩。  相似文献   

2.
丁强强 《魅力中国》2013,(28):116-116
昊起固其在楚国的变法而广为人知,他仕途壤蚵,书聋、魏均不得志,在楚国担任令尹后,因变法的失败而身败名裂,他的改革措施使旧贵族势力深受打击.我们绝不能因其在楚国改革的失败而忽视其对于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19世纪末康有为和梁启超领导的维新变法运动,是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的一场政治改革运动,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积极宣传鼓动和参与变法改革,虽然只是其中的一个小角色,但从中可以看出其对中国近代社会命运的同情与关注。然而,由于传教士的特定身份和长期以来历史研究中政治因素.对其历史评价严重偏颇。本文通过对李提摩太在维新变法前后的主张、言行和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探讨,肯定了其人在维新变法中的地位和作用,努力给以公正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的经验教训。从历史中探寻当代社会改革和发展的规律和方法,也是习总书记一再强调领导干部要学习历史、了解历史的深意所在。王安石变法在我国古代改革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以史为鉴,以王安石变法的得失来探讨当今社会改革方法论问题具有无疑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贺晶华 《魅力中国》2014,(22):300-300
庚子事变后清政府宣布开始新政,要求各大臣广献计策。在此情形之下张之洞与刘坤一联合上奏《江楚会奏变法三折》。推动了清末新政的开展,成为清政府实施新政的蓝图。清政府实施的新政以《江楚会奏变法三折》为基础而展开。《江楚会奏变法三折》对于研究张之洞的法律思想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改革的事业是显赫的,但改革的背影往往是悲凉的。“改革大多没有好下场”,这是人们从历史中得来的智慧,想想也是,从管仲、商鞅到范仲淹、王安石,结局都不怎幺美妙,以商鞅、王安石为例,而鞅辅佐秦孝公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但秦孝公一死,商鞅即被秦惠王追杀,  相似文献   

7.
张蕊蕊  夏舒洋 《魅力中国》2010,(26):310-311
戊戌时期,袁世凯从时局考虑,提出了以用人、理财、练兵为中心的变法思想,且把练兵思想具体实践,编练了一支现代化的新式陆军。客观评价,他的变法主张比维新派的变法方案更加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8.
陈洁琼 《黑河学刊》2013,(8):49-50,58
分析《左传》、《史记》中有关秦移民的记载,发现商鞅变法后,秦国移民在种类、数量、规模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表现为传统移民方式战争性移民的发展,以及新式移民种类政策性移民出现并日益成为主流;商鞅变法规定"令民为什伍,相牧司连坐",表达了对移民控制的要求,同时移民已经被用作排除变法阻力的一种政治手段。关于商鞅变法中招徕三晋之民的争议,笔者认为是存在的。商鞅变法与秦移民存在很大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读经典     
《今日重庆》2009,(12):10-10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宋史·王安石传》感悟:北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力主变法,提出了这著名的“三不足”论断。不仅简明扼要地说出了王安石变法的决心,而且表现出他变法的巨大勇气,成为许多改革者自我激励的豪言壮语。  相似文献   

10.
由光绪皇帝亲自领导的维新变法昙花一现,百零三天惨遭失败,这一结局是必然的,其变法措施和变法内容直接导致这一结果.戊戌变法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一场变法,它是维新派与守旧派就权力的剧烈较量,是夺权与保权的搏斗,是两大力量的大决战.  相似文献   

11.
《浙江经济》2013,(15):61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吴晓波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7月版49.00元在经济史,乃至整部国史上,王安石变法都是一个转折点,在变法之前是一个中国,变法以后是另外一个中国。这场变法持续到第57年,北宋就灭亡了。变法之前的中国,是一个充满自信的国家,是一个开放的国家,是一个敢于攻击别人的国家。变法以后的中国,就变成了一个谨小慎微的国家,一个更愿意闭关锁国的国  相似文献   

12.
商鞅与王安石、张居正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早期、中期、晚期“三大改革家”,其历史地位在历代改革家中首屈一指。说到商鞅变法,历代史家均赞扬其成功的、积极的一面,同情其惨遭车裂的悲剧,而没有用一个成熟政治家的眼光,认真总结商鞅变法本身存在的缺陷和不当,特别是他实施残酷的恶法及偏激的执法行为所带来的消极作用及教训。  相似文献   

13.
张庆勇 《魅力中国》2010,(29):268-268
商鞅是战国时代的著名法家代表人物,他通过总结早期法家代表人物的思想和实践,收集各国变法的经验,对我国古代法治思想作了系统的论述;其法治恩想使秦法保持了社会的公平性,使奏国实现了较高的公平与正义。  相似文献   

14.
徐旸 《发展》2014,(3):86-88
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励精图强在短暂的约一百年时间内,由地处西陲国力落后的蛮夷小国一跃成为战国后期霸主并一统各诸侯国,建立了第一个封建制王朝的史实说明法律对促进区域政治、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所以,追溯商鞅变法建立秦帝国的历史路径,考量关中—天水经济区立法兴邦策略的现实意义巨大。  相似文献   

15.
微话题     
《中国报道》2013,(1):9-9
秦始皇统一天下,除了商鞅变法的“制度性优势”以外,能够吸引各国人才是最重要的原因。今天很多企业家、技术人才移民海外,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战略性命题。对此,我们应该反思国内软硬件环境。  相似文献   

16.
蒙木 《中国报道》2008,(2):91-91
不要被历史教科书误导。纵观中国历代王朝,我们永远不该小视皇帝的能力。例如宋朝的皇帝,其智商绝非常人所及。赵匡胤从一文不名到黄抱加身,然后坐稳江山后“杯酒释兵权”。太宗、真宗、仁宗都是聪明人。宋神宗用王安石变法,使得国库到北宋灭亡还充实得很,当然祸国的罪名有王安石顶着。宋徽宗的高智商有字画为证,自不用怀疑。  相似文献   

17.
北宋元丰官制改革成效分析·葛桂莲北宋中叶,随着阶级矛盾的激化,民族危机的加深,积贫积弱之势日益严重。为了挽救赵宋王朝的统治,王安石在宋神宗支持下,进行了一场历史上著名的变法运动,即“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着重经济、军事方面的改革。继其之后,在元丰年...  相似文献   

18.
郭陈 《宁波通讯》2013,(19):79-79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是作者近年来研究中国经济变革史的集大成著作,对中国历史上十数次的重大经济变法的种种措施和实践作了系统的概述和比照,指明因革演变,坦陈利害得失,既高屋建瓴地总括了中国式改革的历史脉络,又剖析了隐藏在历代经济变革中的内在逻辑与规律。辩驳得失,以史为鉴,不失为一部简明的“中国经济史”。——编辑推荐语  相似文献   

19.
从公元999年到1999年,在中国千年史上,有三次影响颇大的改革:公元1069年的王安石变法;清末的戊戌维新变法;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前两次变革均以失败告终,改革者也没有好下场:王安石遭贬受辱,悲忿而终;戊戌六君子被捕,血染帝京。唯独1978年...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历史上绝大多数统治者都重农抑商,但宋朝开国就对工商业经济十分重视,这也使宋代的社会经济文化获得了空前繁荣。宋神宗时任用王安石变法,将商业化社会的建设推向了高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