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太华群位于秦岭北段,是该区最老的变质基底,经 Nd—Sr 同位素研究,测得模式年龄为2.6Ga。太华群原岩为一套火山—沉积建造,火山岩主要为富铁拉斑玄武岩,经变质作用形成角闪岩、斜长角闪岩以及紫苏辉石角闪麻粒岩等角闪质岩石。变质岩系受到了混合岩化作用。角闪石的矿物化学和结构特点为 Mg/(Fe~(2+)+Mg)>0.5,(Ca+Na)_B>1.34,N_(aB)<0.67,C_(aB)>1.34,Si 以6.5~7.25为主,根据国际分类,应属于钙质角闪石亚族,主要为镁普通角闪石,其中一个样 Si>7.50,为阳起石。同时取得了角闪石的光性、X 光衍射及红外光谱资料。角闪质岩石从低级角闪岩相到角闪麻粒岩相,属于中压相系,并以角闪岩相为主。形成的温压条件为:压力>5 kb,温度550℃~600℃。太华群变质岩系从年龄、建造、岩类、岩石化学以及含矿性等各方面特点与世界上广泛发育的绿岩带颇为相似,亦应属于绿岩带。只是变质程度较高,以角闪岩相为主,而不是绿片岩相。太古代基性岩有自己的特点,类似于大洋中脊拉斑玄武岩,但也不尽相同,其地壳构造、岩石圈厚度和运动机制与当代均有差异。  相似文献   

2.
杏树台矿区层状硫化物矿床产于太古代变质岩系中,变质程度达绿帘角闪岩相,含矿岩系原岩为玄武岩及中基性火山成分的杂砂岩。通过变质岩构造分析,确定了含矿岩系层序及三期叠加褶皱。硫化物矿床产于块状斜长角闪岩与含铁硅质岩层的薄层互层带之间的固定层位内,矿石具与火山沉积同生和受变形变质的构造结构,变质热液对矿床的改造比较明显.富碱质流体伴随构造变形的出现是变质热液成矿作用的有利因素.硫化物矿床与含铁建造有明显的共生及过渡关系.磁铁矿—磁黄铁矿—黄铁矿矿石的分带可能是在沉积形成的基础上,受变质热液局部改造的结果,铜矿体的形成主要是变质热液作用的产物。本区硫化物矿床与近火山相的加拿大块状硫化物矿床在构造环境、矿体类型、金属组合等方面有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良岗一带出露的变质表壳岩主要为阜平岩群元坊岩组及宋家口岩组。通过野外岩性组合特征并利用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对其原岩恢复展开探讨。河北良岗一带元坊岩组整体为一套片麻岩夹斜长角闪岩的岩石组合,局部见磁铁石英岩,原岩建造属中性火山岩夹基性火山岩及陆源碎屑沉积岩建造。该岩组形成环境属于消减带岛弧—前陆盆地构造环境。宋家口岩组可分为三个岩段,一岩段为浅粒岩夹少量钙硅酸盐,二岩段以钙硅酸盐为主,三岩段主要为大理岩,顶部出现少量的变粒岩。原岩建造应为一套陆源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其原岩应形成于岛弧-前陆盆地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4.
中条山北段刘庄冶—胡家峪一带中条群中发育一条以篦子沟组为滑脱层的韧性滑脱剪切带。在该剪切带剪切变形过程中伴随发生了相应的变质作用。变形变质作用依次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早期阶段以低温高应变速率为特征,整个韧性滑脱剪切带均遭受了强烈的剪切变形和中高压型低绿片岩相的变质作用;高温变形阶段,在韧性滑脱剪切带的主界面及其附近发生以高绿片岩相为主、低角闪岩相局部的中压型变质作用;晚期阶段以稳态重结晶为特征,仅在韧性滑脱剪切带主界面形成了低压型低角闪岩相的变质作用。  相似文献   

5.
华北陆台北缘的张宣地区所出露的太古代桑干群变质岩系退变质作用比较普遍。退变质作用使麻粒岩相岩石退变到角闪岩相,保留的麻粒岩成为“残骸”状、“孤岛”状存在于角闪岩相的“海洋”中。并且由于退变质作用影响变质岩类型较多,矿物共生关系复杂,常出现反应生成矿物与反应残留矿物共存。矿物变化主要是单斜辉石,其次是角闪石、斜方辉石、石榴石等暗色矿物退变生成新的矿物,最终形成新的岩石组合类型。Rb—Sr 等时线年龄是退变存在的较为可靠的证据,所测该区的变质作用年龄为28亿年左右,退变质作用年龄大大晚于28亿年,或许靠近20亿年甚至更晚一些。经研究认为,靠近20亿年的年龄代表使麻粒岩相岩石向角闪岩相岩石转变的较大规模的退变质作用的年龄。  相似文献   

6.
该变质带大地构造上处于中朝板块边界北侧,蒙古地槽褶皱带南缘,包括巴特敖包群、温都尔庙群、白乃庙群、吉林省的呼兰群、青龙村群、下二台子群、桃山组等变质岩群,时代从650Ma—430Ma,其上为志留统一上古生界地层所覆。由于地台区在17亿年前大区域变质作用业已结束,其北的地楷区无前寒武系基底、上古生界又未变质、突出了早古生代变质岩带造构地质上的重要意义。该带变质岩剖面有两种类型:第一种剖面下部主要由超基性—基性杂岩、基性熔岩组成,上部为绿片岩或硅泥质岩类,属蛇绿岩套变质杂岩系,在温都尔庙群,变质岩呈假层序,变质相突变。由下到上为角闪岩相、绿片岩相、蓝闪片岩相,它们包含着一系列高压或中压的变质矿物,如蓝闪石、硬柱石、硬绿泥石、多硅白云母、文石、迪尔石、石榴石、蓝晶石、十字石等。但缺乏高温变质矿物,构成双变质带的一支。在第二种剖面中,主要由岛孤拉斑玄武岩、安山岩、凝灰岩、流纹英安岩及沉积硅泥质岩组成,变质相局限于低级角闪岩相到高级绿片岩相,出现黑云母、白云母、堇青石和红柱石等低压高温矿物,红柱石片岩中红柱石可达20~70%,但又缺少高压矿物,构成双变质带的另一支,高温变质带更靠近陆壳。  相似文献   

7.
中条山北段变质岩系中:绛县群变质原岩是由一套滨海相、浅海相陆源碎屑沉积为主的岩石组成;中条群变质原岩是由一套滨海相、浅海相陆源碎屑沉积和浅海内源复成分碳酸盐岩沉积岩组成,两者均伴有一定量的火山喷发物质和岩浆侵入活动。中条群泥质变质岩随着变质作用条件的改变,出现由绿泥石带至十字石带的递增变质带序列,呈北东向分布的短轴复合“热向斜”形态。中条群变质岩石成因网格表明:区域递增变质带主要是由于温度值升高引起的,变质作用条件大体为 PH_2~O=2~5千巴,T=350 ℃—580℃,变质相为低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地热梯度为17℃~20℃/km,为偏低的中压相系类型。  相似文献   

8.
虎什哈一带的变质侵入岩中见有细粒合石榴二辉斜长麻粒岩和中细粒二辉斜长麻粒岩。前者主要分布于变质酸性侵入岩中,后者主要分布于中基性侵入岩中。其围岩均为角门岩相的变质侵入岩。宏微观资料及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表明,两种麻粒岩成因不同。细粒含石榴麻粒岩为变质酸性侵入岩中的捕虏体,中细粒麻粒岩为岩浆成因的变质基性岩脉。尽管二者用二辉石地质温度计得到了相近的温度,后者只反映脉岩的逆变质温度。  相似文献   

9.
邯邢式铁矿时控层控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邯邢式铁矿的地质特征极为相似,主要产於中奥陶统含膏盐层的碳酸盐岩系与燕山期中性岩浆岩的接触部位,和钙质或镁质矽卡岩伴生,严格地受地质时代及地层层位控制,是典型的层控时控铁矿床。本文仅从板块构造、围岩建造、岩浆演化及矿源层等问题,分析邯邢式铁旷的时控层控成因机理。一、层控和时控的地质特征华北地区邯邢式铁矿分布很广,除晋、冀、鲁、豫等地外,还有苏、皖二省均有蕴藏。成矿围岩除极个别矿点为石炭系灰岩(如晋南北峰铁矿),其余皆赋存在中奥陶系的地层  相似文献   

10.
人们认为含铁沉积物有以下两种类型:1.通过化学沉淀形成的铁建造主要由薄层燧石条带和铁矿物所组成;2.含有相当数量的粘士和碎屑成份,通常由鲕绿泥石—菱铁矿—针铁矿组成的泥铁矿层。这两种类型都是在大范围的沉积环境中形成的,并且都具有各自不同的岩相和矿物相。硅质铁建造依其沉积盆地的特征以及伴生岩石的种类可分成两种主要类型即苏必利尔湖型和阿尔戈马型。其中,苏必利尔湖型是:在大陆架环境中,沉积有石英岩、白云岩和黑色页岩;而阿尔戈马型则是:沿着火山弧,断裂带以及深成断层和破裂系,沉积有火山岩和硬砂岩的组合。与铁建造中铁和硅化学沉淀的沉积环境分类有关的因素有:浅海环境、大陆架环境和深海盆地环境;靠近火山中心的断裂带和断层系;伴生沉积物和火山岩的类型;矿物学、沉积特征和铁建造岩相。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新疆前寒武纪托格拉克布拉克杂岩各岩类的常量、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以及锶、硫稳定同位素等特征的分析与研究,认为原称的“托格拉克布拉克群”实际上为一套由晚太古和早元古岩石组成的变质杂岩体。杂岩体内的奥长花岗岩(或斜长片麻岩)以高铝(大于15%)、富Ba、Sr等LiL元素,贫Cr、Ni、Co、V、Ti,无Eu异常或正Eo异常为特征,具TTG岩系的地球化学特点,斜长片麻岩类为较标准的太古宙TTG质片麻岩.从地球化学角度证实了塔里木盆地北缘出露有典型的太古宙岩石。  相似文献   

12.
以冀南西石门铁矿作为研究对象,对蚀变岩中与磁铁矿伴生的金云母进行Rb-Sr等时线测年研究,测年结果显示,该矿床成矿年龄为126.12±0.44 Ma(MSWD=0.75),初始值(~(87)Sr/~(86)Sr)为0.68964±0.00028。结合前人已发表的邯邢地区武安岩体的成岩年龄127 Ma(二长岩)和134 Ma(闪长岩)以及西石门铁矿金云母~(40)Ar-~(39)Ar的成矿年龄133±1.3 Ma,成矿年龄与成岩年龄具有明显的一致性,表明本区矽卡岩型铁矿的成矿与岩体的侵位具有密切的时空联系,与邯邢地区两期成岩活动相对应,可能存在两期成矿作用,并建立两期成矿模式,进一步丰富了"邯邢式铁矿"成矿模式和完善西石门铁矿成因的年代学证据以及找矿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在岩矿分析工作中,广大技术人员希望有一种简便的方法,测定岩石中各矿物的准确含量。特别是对于非金属矿床的有用矿物和脉石显得更为重要。而化学分析只能给出元素的百分含量,虽也包括了有用矿物和脉石矿物的成分,但不能指出该元素的存在形式。岩矿鉴定虽能查出视域中矿物的大致含量,但不能用以固定非金属矿的品位及计算储量。在寻找兰晶石基地的工作中,我们对河北省某地上寒武系黑云母斜长片麻岩中的兰晶石进行了 X 射线物相定  相似文献   

14.
阜平地区的太古宙地壳,主要由变质表壳岩和变质深成岩(约占50%)组成。变质表壳岩即阜平岩群可分为上、下两个岩组:下部叠卜安岩组;上部宋家口岩组。变质深成岩分为钠质和钾质两个系列。在其形成和发展演化过程中经历了三期褶皱变形及其相伴的两期韧性剪切变形:第一期褶皱变形发生于下部表壳岩麻粒岩相变质阶段;第二期褶皱形成于钠质深成岩侵位之后;第三期褶皱群形成于太古宙末期。在二、三期褶皱变形过程中形成两期韧性剪切带。他们共同造就了阜平穹状复合褶皱群的构造面貌。  相似文献   

15.
内蒙集二线朱日和一带 1945年发现有铁矿广泛分布,1957年开始进行普查评价,其中大敖包地区工作程度接近达到初勘。以大敖包为代表的这些铁矿称为内蒙式或温都尔庙式。由于在一个时期里对这一类型铁矿的特点认识不够,因而对该区铁矿的远景也一直存在不同看法。1977年本区被重新作为寻找富铁矿基地地区之一,进行矿区与异常的检查评价,同时开展了较系统的研究工作。在此期间,我们配合内蒙一0三队进行过本区1:5万地质填图,从基础地质研究着手为进一步搞清温都尔庙群内的构造、层序和含铁层位做了一些工作。这里仅就这一类型铁矿床的成因特征和形成环境作一简要分析,并对有关的近期研究成果略作评介。  相似文献   

16.
华尖金矿矿床特征成因及找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华尖金矿的一床地质特征。通过对矿体特征、矿化类型、矿石物质成分及其结构构造、金的赋存状态、富集规律、围岩蚀变等的研究,认为华关金矿是在富金的太古界斜长角门岩中,通过燕山早期的重熔岩浆作用使金富集定位成矿的,据此提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7.
从区域地质背景、水文地质条件、水化学特征等出发,对秦皇岛都山Sr型矿泉水的赋存条件和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该矿泉水形成和赋存于花岗岩与三屯营组片麻岩接触带部位,泉水附近有挤压带、断裂带数条,为地下水提供了贮存空间和运移通道,F2正断层是控制矿泉水的主要构造带,控制着矿泉水的富水性;都山岩体中的中心相黑云母花岗岩和过渡边缘相斑状花岗岩中存在大量的斜长岩和钾长石,大气降水渗入地下后,通过裂隙向下运移,与长石类矿物作用,长石解体,Sr又极易与钙产生类质同象置换现象进入含钙矿物中。水中Sr通过岩石中Sr元素的溶滤作用产出,随着溶滤时间增加,锶在水中不断富集,最终达到标准而形成含锶型矿泉水。  相似文献   

18.
与德兴斑岩铜矿床具成生联系的侵入岩体,主要是由花岗闪长斑岩(Ⅰ)、花岗闪长斑岩(Ⅱ)、闪长岩、石英闪长玢岩、长英质细晶岩和闪斜煌斑岩组成的“杂岩体”.在矿田的三个主侵入岩体中,铜厂岩体是具代表性的一个。在这里,二次入侵的花岗闪长斑岩确实是存在的,它以小型岩脉入侵在主斑岩体(Ⅰ)内.石英闪长玢岩以岩脉广泛出现,它在成矿作用期间和在主斑岩体之后产出,并入侵于主斑岩体.作者认为,铜厂主斑岩体本质上系花岗闪长斑岩。由于斑岩本身岩石化学上略偏基性和局部岩性的演变,它可以在斑岩体上部部分地演变为石英二长闪长玢岩,而且在斑岩体边部局部地段可递变为石英闪长玢岩.由于涉及矿床成因的研究以及该类斑岩铜矿的勘查,本文作者特强调了这一主侵入体的岩石类型.  相似文献   

19.
本文所讨论的范围是北纬35°12′20″以北中条山地区下元古界绛县群和中元古界中条群的变质岩系,该区是我国重要的铜矿资源基地之一。笔者试图在变质岩原岩类型恢复的基础上,对绛县群和中条群变质岩原岩建造特点及其演化和中条群铜矿赋存条件进行探讨。文中的地层划分均采用孙大中等同志1979年提出的划分方案(表1)。一、绛县群变质岩原岩建造的特点 (一)原岩类型反映的相型特点绛县群变质岩的主要沉积原岩有:长石石英质砾岩、砂砾岩、石英砂岩、泥质岩、泥质砂岩(泥质粉砂岩)和中基性、中酸性凝灰岩。各原岩类型的相型特点如下: 1、长石石英质砾岩、砂砾岩:位于平头岭组底部,直接覆盖于溂水杂岩之上,厚度  相似文献   

20.
论文在八卦庙金矿详细露头构造解析的基础上,系统采集该矿床蚀变岩矿石标本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八卦庙金矿床中蚀变岩中普遍发育的斑点主要分布在千枚岩、或蚀变泥灰岩的泥质条带中,以石英、铁白云石、黄铁矿、磁黄铁矿、黑云母、绿泥石为主,遭受动力变质而发生变形,受成矿热液交代而矿物组成发生变化,以上二者及泥质岩中石英的含量是约束斑点状构造蚀变岩品位的重要因素;递进变形的程度及热液交代斑点的强弱与构造蚀变岩的品位呈正相关关系,泥质中石英的含量与斑点变形程度、斑点的密度及构造蚀变岩的品位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