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是旅游可持续发展宏观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机制,从社区角度来思考旅游开发问题有可能为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找到可行的途径。然而,国内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进程中却暴露出很多问题,引起了各界特别是旅游学界的密切关注。本文试图对近年来社区参与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做一回顾和总结。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北京胡同旅游为研究对象,从政府、胡同旅游开发商、社区居民三个视角,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北京胡同进行了社区参与的分析研究。研究表明,作为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北京胡同文化,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着文化选择、旅游承载度、管理力度、社区居民参与利益分配等诸多现实问题。在此基础上作者以北京胡同旅游个案为视角,以民族旅游为视野,探讨了我国目前的民族旅游发展。文章提出,民族旅游要发挥民族传统文化的比较优势,以政府、开发商、社区居民、游客为一体,在强调政府的宏观指导的同时推进社区居民的参与度,鼓励开发商和社区居民的双赢的开发。最后,作者探讨了社区参与研究对民族旅游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在旅游业的发展中社区居民是旅游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的主要承担者,社区居民承担了旅游发展的环境、社会、文化等各种成本,却没有因此获得应有权益,所以旅游发展中还要致力于对当地居民获益的全面考虑。因此,应用文献查阅法、实地调查法及问卷调查法,以天山天池景区为个案,对基于居民对旅游影响态度进行了研究,最后针对目前天池社区居民在参与文化旅游发展中面临的诸如居民文化素质较低、缺乏旅游教育培训等问题提出了结论。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日趋强烈,文化旅游也随之火热。五台山佛教文化旅游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是社区参与缺失。五台山旅游发展应该抓住机遇,大打“五台山佛教文化旅游”这张牌,在发展佛教文化旅游的过程中有效地引入社区参与机制,使当地居民有机地融入旅游发展的开发、管理、监督和保护的过程中,在旅游发展中受益。  相似文献   

5.
杨琴  田银华  童乙伦 《经济地理》2020,40(2):233-240
基于世界自然遗产地与所属地社会、经济、生态大系统环境的互动演化关系,文章将社区参与促进自然遗产地开发保护的作用,纳入市场供需均衡的内生约束里,考察在供需均衡的内生约束下,遗产地生态位提升的优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社区参与通过确权、保权、设权和增权的四方面作用,改变了遗产地的需求、资源、技术及制度等活化因子变量;提高了世界遗产地生态位及旅游发展质量。最后,结合崀山的案例分析,为世界遗产地的旅游保护开发提供一条社区参与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6.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森林的存在,同样,森林的保护与发展也离不开社会,特别是当地社区的广泛参与.社区林业近年来在广西得到了较好的实践和发展.本文简略地叙述了社区林业产生的背景,分析了当前社区林业在广西的发展形势和机遇,对广西林业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社区是民族旅游发展的依托,在以往的民族旅游发展中,社区参与是民族旅游发展的一种形式,社区参与民族旅游和文章的主旨——社区导向民族旅游发展两者主要的区别在于民族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程度。文章在探讨民族旅游发展中实施社区导向的必要性的基础上,针对以往社区参与民族旅游发展进程中凸显的相关问题,探讨了社区导向的民族旅游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新疆少数民族社区参与旅游的实地调研,以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的理论研究为切入点,对新疆少数民族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的模式进行了探讨,为新疆少数民族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更清晰、更系统的思路,并为中国其他地区少数民族社区参与旅游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贺小荣  陈雪洁  郭红  张杨 《经济地理》2019,39(12):195-203
文章将旅游增权作为遗产地治理绩效和经济增长的中介变量,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索遗产治理绩效、旅游增权和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构建互动关系模型。并以黄龙洞景区、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德夯苗寨为研究对象,对3个不同管理模式的治理绩效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国有民营"遗产管理模式绩效最高;经济绩效、社会绩效正向影响遗产地旅游增权;遗产地治理绩效直接正向影响遗产地旅游增权;旅游增权对遗产地经济增长具有直接正向影响;遗产地治理绩效对遗产地经济增长无直接影响,需要通过社区增权的中介作用才可促进经济增长。最后,文章提出了加强遗产管理,强化旅游增权,促进经济增长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生态旅游发展中,社区是三个相关群体之一。本文试图从社区居民的角度提出生态旅游发展的一些对策,其中包括当地社区居民参与社区管理。  相似文献   

11.
基于现代以利用为中心的物权理论,从社区旅游吸引物权的不同利用方式入手,建构了乡村社区景区化响应模式,结合西部典型案例的分析,指出由“社区自助”走向“社区参与”,进而从“经营性参与分配”或“福利-经营性参与分配”转向“股权性参与分配”模式演进的优化路径,并提出了学界理论建构、政府法制建设、企业体制创新、社区能力培养、第三方力量助推等保障机制,以助于从根本上解决社区旅游发展中效率与公平、参与权益与资源保护等协调问题.  相似文献   

12.
刘丽梅 《经济论坛》2012,(4):129-130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被作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和评判依据,其重要性日益凸显.为了促进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有必要对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加以探究.本文认为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包括思想观念、政府部门、参与机制、经济水平、利益冲突、信息渠道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粗略介绍了曲阜的旅游资源及旅游业发展情况,通过一些游客的反应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然后用利益相关者的观点分析了问题的症结,得出解决途径: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及旅游发展回馈社区,最终促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目的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通过对近十年国内有关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文献进行梳理,总结相关文献研究进展和研究的主要内容,以期了解目前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研究状况,为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社区的有效参与对民族村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社区村民参与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估,将促进社区村民理解并自觉地按照可持续发展理念来参与村寨旅游活动,且评估结果更切合村寨实际并易于村民认可.从社区参与视角出发,以贵州黔东南郎德上寨为例,根据系统性、科学性、可操作性与动态性原则,在与村民充分沟通的背景下,设计了由25个指标构成的村寨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框架及调查问卷.研究了社区参与的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估方法,为其他村寨的社区参与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石程远 《城市建设》2010,(3):306-306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森林的存在,同样,森林的保护与发展也离不开社会,特别是当地社区的广泛参与。社区林业近年来在广西得到了较好的实践和发展.本文简略地叙述了社区林业产生的背景,分析了当前社区林业在广西的发展形势和机遇,对广西林业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旅游产品设计是旅游规划的核心内容.文章通过对少数民族乡村社区生态旅游产品设计中存在问题的分析,以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少数民族乡村社区为例,提出社区生态旅游产品设计构想,结合我国生态旅游市场现状,初步设计了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少数民族社区生态旅游产品体系.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社区旅游的开发研究中,少数民族社区旅游开发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但仅仅考虑社区旅游开发是远远不够的,社区建设也是一个必须考虑的研究内容。因此,将少数民族社区旅游开发与和谐社区建设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强调社区参与、社区居民利益分配问题、和谐社区建设更具有现实的价值和意义。基于典型案例的社区旅游开发与和谐社区建设的实证研究,就是围绕这些问题进行的。  相似文献   

19.
在乡村旅游如火如荼发展的同时,它也面临着诸多尴尬.乡村旅游的发展导致乡村旅游地城市化、商业化与飞地化.这些反过来又在摧毁它的发展基础乡村性.这就使乡村旅游陷入了其发展的"围城"之中乡村旅游在发展中自己摧毁自己.文章在分析乡村旅游所面临的尴尬和其"围城"效应的基础上,提出了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在于社区(当地)居民能够从乡村旅游发展中受益,其中社区(当地)居民受益的主要机制有低成本运营的制度化、产业链本地化、经营者共生化、投资途径多元化、乡村旅游生态化.  相似文献   

20.
社区居民参与旅游业发展获得经济利益,是促进社区居民保护旅游景区环境的前提,但社区居民参与旅游业发展的经济利益冲突,对环境保护会造成负面影响。拓展多渠道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途径,有助于解决社区利益冲突和旅游业持续发展,本文从实证经济学的角度,以中甸碧塔海旅游景区社区参与状况为例,阐述社区参与旅游业发展对环境保护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