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言不只是一种表达工具,它跟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思维方式密切相关,它记录了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踪迹,成为该民族延续历史与未来的血脉主要载体.本文将就汉语语言的符号功能;汉语语言是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汉语作为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作为旅游资源大省的新疆,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应该充分挖掘和利用好自己的文化资源优势,把文化资源优势与旅游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转化成经济优势,促进新疆旅游经济的大发展。新疆自古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多元民族文化交汇的地方,有着独特的文化、优越的区位和丰富的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3.
编者按: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的体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的趋向决定了科技的发展方向.纵观历史,科技与文化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关系.连云港作为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当今现代科技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大潮中,如何挖掘和发挥好连云港的文化优势,把文化创新与科技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一个值得探索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文化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底色和历史印记,在推进国家发展、民族进步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当前国家提倡文化复兴的大背景下,文化产业化发展如火如荼。G县作为一个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的文化大县,却没有跟上文化产业化发展的时代浪潮。为此,基于G县固有的文化资源、潜力挖掘等现状,结合新时期党和国家对促进文化产业化发展的新部署、新要求,对G县的文化资源和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够对G县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5.
少数民族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它凝聚着各个民族的智慧。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有着极高的旅游价值,它是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基础。挖掘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既能保护旅游资源,又能增强民族地区旅游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以及现代滨海休闲文化的旅游名城,秦皇岛如何在新的环境下打造独特的旅游亮点的问题正变得日益严峻.文章重点从文化资源因素着手,在关注作为旅游吸引物的客观文化的同时,积极挖掘整合其中的主观文化,寻求主观文化中体现民族文化深刻内涵以及民族凝聚精神的因素,打造以文化为主的特殊的旅游品味.既做到以历史文化教育国民的目的,同时又积极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保持民族文化的特色,使民族文化在旅游产业健康和谐发展中更好的得到传承.  相似文献   

7.
促进国学文化产业发展是大力弘扬国学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要求。我国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研究机构,加强国学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优势,我们要着眼文化发展的战略全局,抓住机遇充分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发挥国学文化的优势,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国学文化产业,为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创新发展,作贡献。  相似文献   

8.
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的体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的趋向决定了科技的发展方向。纵观历史,科技与文化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关系。连云港作为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当今现代科技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大潮中,如何挖掘和发挥好连云港的文化优势,把文化创新与科技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一个值得探索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2014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APEC会议上首次提出"亚太梦"的概念,中国与日本、越南的关系稍有缓和,东亚正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前进。因此,研究欧盟这一成熟的共同体对东亚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对比了欧洲与东亚在经济、政治、文化、民族多方面的异同,以此发现欧盟对东亚一体化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云南多民族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被誉为民族文化宝库和民族艺术海洋,是海内外旅游者梦想的圣地.云南绚丽的民族文化,推动着云南旅游经济的发展.云南民族文化旅游与地方文献建设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本文拟对地方文献在云南民族文化旅游中的作用,以及为云南民族文化旅游构建地方文献保障体系作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11.
厉雪辉 《经济论坛》2013,(12):116-117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密不可分.民族地区地域文化特色鲜明,是发展会展经济、塑造会展品牌的基础与手段,会展品牌反过来又促进地域文化的发展、创新与传播.研究地域文化与会展品牌的互动关系对于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资源殷厚独特,有巨大的潜在经济价值.因此西部地区民族文化产业化发展有着十分广阔的前景.发展西部文化产业必须从西部大开发以至整个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制定正确的战略和规划,并且借助已经起步的旅游业进一步推动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化,从而使其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13.
娄子丹 《江南论坛》2012,(12):33-35
历史文化资源是城市的根脉,是城市建设的基本依据,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和宝贵财富,是打造魅力无锡不可忽视的因素。在推进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今天,加强历史文化资源挖掘,促进魅力无锡建设,已成为一个紧迫而又现实的课题。笔者近日到浙江绍兴调研,就学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绍兴模式”,开发利用无锡历史文化资源作如下思考。  相似文献   

14.
傣族是我国有着上百万人口的,并且有着悠久历史的边疆少数民族.在历史上,傣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傣族历史法律制度是傣族文化的重要部分,与傣族社会的历史上的经济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傣族的生产关系变革导致傣族社会政治、刑事法律制度变迁.傣族的商品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使得傣族商品经济法律制度显现出简单,层次较低的状况.傣族经济生活的发展程度低导致了傣族社会没有常备军的简单军事法律制度.元明时期,特别是明代以后傣族社会经济的发展致使傣族社会的按经济标准而划分的社会等级制度在刑法上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体现.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即将走过的第40个年头,回首过去,我们不难发现,中国正以其独特的魅力昂首走在社会主义阵营的前列.但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发展环境的日趋激烈,我们更应该总结中国经济改革的历史经验,以此来为我国未来的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本文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重点分析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改革取得成功的举措,剖析当前中国经济改革面临的问题,并对于未来中国经济的改革发展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6.
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才能更好地发展我国的先进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于处在发展中的我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崇高精神与民族心理和文化传统相结合就形成一定的民族精神,与时代特征和社会发展要求相结合就会形成一定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时代精神是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方向。不论是民族精神,还是时代精神,都是一定社会的思想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因而是思想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7.
福州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城对于发展旅游业来说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在现代城市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处理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及其旅游价值的开发,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以"闽都文化"四大品牌为例,分析了福州历史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基本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了促进名城历史文化保护与现代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三亚回族以其独特的民族历史文化、语言引发了关于其族性与身份认同的理论争议.本文通过在三亚回族社区进行田野工作,发现三亚回族在社会实践中随自身的文化特殊性有着鲜明的自觉,但三亚回族并没有以此为理由质疑自己作为中国回族的身份,相反,他们通过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自己社会文化的表达与展演,不断强化着自己同时作为少数民族和国家公民的并行不悖的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19.
林业对于改善我国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林业经济的发展主要是依赖于政府投资.显然,政府性的支出对于林业经济增长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本文就以此为主要内容,详细论述了这些影响主要包括哪些内容,然后详细阐述了如何改善这种影响,促进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丝绸之路是一条以中国为起点的中西交通大动脉,是我国古代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世界经济文化发展的干道,在促进国家和民族之间经济交流、文化融合等方面曾发挥重要作用。纵观历史,中国西域屯垦兴衰关乎丝绸之路的通绝和中亚经济发展;同时,丝绸之路的畅通保障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促进了西域发展和屯垦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